第46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忙活了一上午,许媛媛一个人洗的腰酸背痛,董三林负责挑水,负责烧水,还负责到处搭竹竿,家里还有的竹竿也要晒各房的衣裳。

  竹竿不够,许媛媛就让董三林再搭竹竿。

  今天的董家院子里,晒的满满当当,全是床上几件套还有衣裳。

  家里吃早食她就没有吃,洗完被子,一个人挑着空箩筐走了出去。

  出去干什么,董家人都不知道。大榕树村离府城不远,就在离一方城门口不远的几里地。

  她一个人穿戴整齐,挑着空箩筐背着背篓一个人哒哒的朝城里走。

  一路上没少遇到熟人,原主一直是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人,也不与熟人多打招呼。

  目中无人的人一个人孤独的进了城,从空间从拿出来银稞子,一顿采买。

  米面粮油盐还有刷牙的青盐,以及家里能用的胰子,重要的是还有被子。此方世界已经有了棉花,一位穿越前辈不知道从哪儿带来的棉花种子,一百多年的发展,棉被肯定是有的。但北方不多,很稀少。

  只是北方种棉花的少,种了也能种好的也难。种好了产量低,不如南方那边,划不来。

  但棉被是有的,只是价格有些贵,谁家也不能每年都置办上棉被。

  北方许多人家盖的被子还不是棉被,还是古老的絮做被胎。

  买了六床厚棉被,买了不少细布,还有给自己与董三林买了现成的做好的棉衣棉袍以及棉鞋。

  给董三林买,也是没有办法,一个男人翻来覆去就那么两套布都快稀掉的破旧衣裳,也是可怜。

  但在古代穷苦人家,董家每个人还有两套属于自个儿的冬衣,已经是非常不错的。

  还有不少人家一家男的就一套冬天出门的衣衫,女的也是一样,大家轮换着穿。

  只是董家这样的条件,对许媛媛来说还是很差很差。

  买的物件太多,一个人弄不回来,雇了辆牛车拖回来。

  还置办了一个小泥炉,红泥炉,富贵人家马车上能置放烧热水的小炉子。

  配套的她全买了还买了木炭。

  原主的箱子中陪嫁银子还有值钱的物件全让她塞进了空间中,她唯一没有想到的是,原主还有一个私房木盒,那是原主的曾祖父在临终前留给她的。

  这个木盒全家人都知道,但没有人知道木盒重不重,里面装了什么。

  这是许媛媛能扯谎的理由之一。

  曾祖父在原主的一家的兄妹几个中,最喜欢的就是原主。

  原主虽然懒,但唯一一点就是对曾祖父特别的亲近。也特别的孝顺曾祖父,这可能是原主身上唯一值得全村人称颂竖大拇指的地方。

  这个盒子原主一直藏的紧紧的,就是梁家人也没有摸过盒子。

  许媛媛没有打开盒子瞧,没时间,等晚上再说吧。

  忙碌一下午,许媛媛回村的时候,夕阳已经落山,只有一点点的余晖还映照在远处的高山之巅。

  梁家懒姑奶奶董家懒媳妇坐在牛车进村,惊到不少在村口大榕树下缩着脖子冻的冷的直跳脚还不回家的一些喜欢扯闲篇的长舌妇长舌男们。

  “媛丫头,这是打城里采买回来的呀?”

  一位年龄很大的婶子,跟在牛车后面,套着双手,羡慕的问道。

  “嗯。”许媛媛学着原主以前的待人模样,眯着眼睛,双手插进棉服的口袋中。

  “哎呀,这是发财了呀?”一位黑脸还有皱纹能夹死苍蝇的婶子,羡慕嫉妒恨阴阳怪调的说。

  “嗯发财了,在河边清洗被子的时候,捡了宝贝,下午进城换了银子置办了家伙什儿。”许媛媛眯着眼睛,笑的邪乎。

  “真的呀?”

  “真的。”

  “难怪。”

  一群人还有不少人真相信了。

  今儿村里还议论呢,说梁媛媛勤快了,家里洗洗刷刷一个上午,在家里洗好,还到没有完全河边清涮衣裳。

  河边有码头,在冰没有冻上几尺厚的时候,天天都有人锤开来挑水洗衣服洗菜。

  全村就那么几个码头还在一条线上,第一个码头入冬以后不许洗衣裳,只能挑水。

  为此,洗衣裳洗菜的,全集中在下面的码头。

  想不瞧见都不行。

  不少老婶子心里骂老天不公,她们家的儿媳天天去码头一次也没有捡到宝贝,凭什么梁媛媛去一次就能捡到,老天不公啊!

  也有人不信。

  许媛媛还没有到家,就看到跑来的亲娘乔氏。

  乔氏还是蛮疼小闺女的,听人说小闺女大包小包的从城里回来,路上还有人说小闺女上午在码头清衣裳的时候,捡了宝贝,发了大财。

  乔氏不放心,跑过来悄悄,乔氏身后还跟着怕娘摔倒的大儿子梁金铭。

  第131章 贫家懒媳(01)

  “媛媛, 媛媛。”乔氏挥舞着黑瘦的手大声的喊道。

  不大声不行,一群人跟在牛车后边儿。

  “把式等下,我娘唤我。”许媛媛让车把式停下牛车,她移动身体到车尾(全景式敞篷牛车), 伸手一把拉住亲娘。

  “娘, 慢点慢点。”一把把乔式拉上牛车。

  “唉, 傻闺女哟, 你这是不过日子了。哎呦,怎么买了这么些东西?”乔氏看着就眼晕, 全是好东西。你猜她看到了什么, 居然有南方的白花花的大米,糟心的玩意儿, 这大米多贵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