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夏啊,怎么了?”
何夏摇了摇头,坐在了何树国昨天才给她打好的新沙发上。
女儿大了,都会有自己想小秘密,何夏不说,关琼英也不追问,她坐到何夏的边上,牵着何夏的手。
“夏啊,有什么事儿别憋着,跟妈讲,要是不想讲啊,就想开一点,这人生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何夏望着彭文慧,一直憋着的眼泪在这一刻就那么夺眶而出,让何夏没有一点点的准备。
何夏手忙脚乱地擦眼泪。如果不重生一次,何夏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这么脆弱。
或许每一个孩子面对母亲的安慰都会感觉到委屈吧。
都掉金豆子了,彭文慧觉得事情不算小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今天去哪里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何夏张了张嘴,想将所有事情都说出来给彭文慧听,可她怎么说呢她难道要用那种漏洞百出的梦见来说吗?说出来彭文慧会信她吗?
何夏上辈子活到九十岁,早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自己找的那些借口连她自己都不会信,又怎么能够说服别人呢?
何夏擦干眼泪,摇了摇头,道:“今天我到县城去了,没人欺负我,就是回来的路上听到有人在议论我,我心里难受。”
听了这话,彭文慧松了一口气,她伸出食指指了一下何夏的脑袋:“你啊,可把我吓死了。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你别听就是了,嘴长在她们身上,还能去把她们的嘴巴缝起来啊?”
“世上谁人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她们越说,你就越要活得精彩一些,把她们都踩在脚下,那样她们就不敢说你了。行了,快去洗把脸,马上就要吃饭了。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彭文慧说完便风风火火的出去了。
何夏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等心情平复过去了才出去。
洗了脸进屋,关琼英已经把饭盛了上来了。
今晚彭文慧做的饭菜并不丰盛,都是很平常的家常小菜,给何爷爷他们爷仨准备的下酒菜只有一盘炸得焦香的黄豆米。
黄豆米下酒爷仨也不挑,吃一口黄豆米,再喝一口米酒,美滋滋的。
他们家喝的酒都是年前粮食刚下来时何爷爷用陈年糯米酿造的,经过一遍一遍的过滤后酒虽然并不如外面卖的白酒那么清澈,但依旧酒香浓郁。喝到嘴里,味道也不比外面买来的差。
何夏看他们喝得痛快,也想尝一尝。
何爷爷给何夏倒了一杯:“这酒啊,咱们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酿,但只有咱们家酿的酒才是最好喝的。”
何爷爷看何夏对酿酒有兴趣,便略带自豪的跟何夏侃侃而谈。
“酿酒的酒曲咱们都是在镇上供销社买的,但是放多放少都有讲究。酒曲放多了,酒就甜了,这样子无论过滤多少遍味道都会甜,味道就不足。要是放得少了,发酵得不好,那酒就会寡淡无味,所以这个量是的最不好把握的。”
“除了酒曲的用量,另外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过滤,米酒三天就能做好,做好了以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米酒滤出来,滤一次不够,要滤两三次。”
“滤出来了还要用最干净的桶来装,还要放在没有太阳晒得的的地方储存,要不然米酒也得坏。”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七点多吃了饭睡了一觉,才刚刚睡醒,更新迟了,不好意思哈~~~~·感谢在2020-06-14 20:24:51~2020-06-16 01:0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霜雪千年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章
这一晚上何夏到很晚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
第二天何夏和往常一样的早起准备摆摊的东西。
女儿找不到,固然伤心,但是日子还得过。
何夏如往常一般早早的就起来准备要摆摊的东西。
依旧是何弘超跟着她一起去。
两人到了惯常摆摊的地方,却发现她惯常摆摊的地方已经被人占了去了,占他们的地方的人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她身前的小推车上也摆着一个炉子,没盖锅盖的洋锅子正在咕噜咕噜地冒泡。一个个黄褐色的鸡蛋随着热汤翻滚。
见到何夏他们来了,老太太朝他们笑了笑,一句话也不说。
茶叶蛋的生意好做,被跟风早就在何夏的意料之中,但她没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来。
何夏淡定了,何弘超却气愤不已:“姐,那老太太跟你一样都卖茶叶蛋,抢咱们生意!”
何夏低着头将洋锅子端到炉子上:“这个地儿也不是咱们租下来,咱们能摆,别人也能摆,这茶叶蛋也不是你姐我发明的,我能卖,人家也可以卖。”
何夏说的道理何弘超都懂,何弘超就是气不过。他就坐在何夏的边上,眼风一直往老太太那边嗖嗖嗖地刮。
镇上的车站就那么点大,人流量虽然多,但购买力却还是不太够。何夏往常一天煮60个鸡蛋有时候都卖不完。
而车站的特殊地点意味着她卖的茶叶蛋几乎不会有回头客。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太太也在门口摆摊,将本来就不大的市场瓜分了一半,味道好还是不好,并不是特别重要。
就像现在,明明老太太煮的茶叶蛋比何夏煮的茶叶蛋味道要差上一大截,但因为是一锤子买卖,加上鸡蛋金贵,不好吃大家最多是说上几句也就完了。
何夏上午煮了三十个茶叶蛋,到了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还剩下八、九个。
何夏回到家,何树国和何弘义在院里给人家做沙发。
做出去卖的沙发和做给自家用的不一样,像何夏那么简单粗暴的直接用圆木来做的肯定是不行的。
何树国都是将木头刨好,再细细的拼接,沙发座和沙发靠背也是用新的一大块的木头做的。
做好后上上桐油,再放上彭文慧做好的沙发垫,和外面买的沙发也没什么不同了。
凭借着这份做沙发的手艺,何树国又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村里有要嫁娶的人家来找他定沙发也就算了,外村也有闻讯而来的。
订单有些多,何树国一个人做不来,便将何弘义拉来做了义工。
何弘义作为家里的老大,何树国的做家具的手艺早就传给了他。
父子俩联手,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实在忙的时候,何爷爷也是要过来帮忙的。在他们忙的时候,家里的小卖部都是让关琼英来管的。
一家人各有各的事业,一时间气氛好极了。
何夏剩了那么多鸡蛋回来,彭文慧都惊了:“夏啊,今天鸡蛋不好卖吗?”
何夏将手推车推到房檐下放着,那头一回来就跑到水缸边打水喝的何弘义道:“车站那里又来了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我姐生意被她抢走了。”
彭文慧皱着眉头:“车站才那么大点儿地方,两个人卖茶叶蛋,以后生意肯定不会好了。”
何夏只卖了一个星期的茶叶蛋,除掉卖鸡蛋的本钱和卖料的本钱,她才挣了十块钱左右。往后生意不好了,肯定就挣不了这么多了。
但何夏也并不着急,她从后市而来,会做的小吃并不少,随便做出一样出来在这个时代都能赚到钱。
回来的一路上,何夏想了很多个目前这个阶段既轻省又赚钱的小吃。
何夏想到的是做包子。
她们这个地方地处南方,计划经济时代才刚刚过去,包子馒头在他们这个小镇上还是没影儿的。
而包子馒头也是十分公认的方便便捷。
何夏手里有这几天做生意攒的钱,有之前没花的存款,也有何爷爷赞助的那十块钱。何夏也去供销社问过面粉的价格。
这个时候的面粉分为三种,分别为富强牌,建设牌、生产牌,其中富强粉为精细面粉,也被称为饺子粉,价格高昂,另外两样便是普通面粉,比起富强粉,这两样面粉的价格便低了很多。
包子馒头用普通面粉就能做。
下午何夏煮了十个茶叶蛋,加上早上剩下的也有二十个了。卖完这二十个鸡蛋何夏就收摊了。这时候买面粉这样的精细粮食还是需要票的,何夏不是城里人,她没有票,但每个供销社都会有一些超出供应外的商品,在和销售员你来我往的暗示一番后,何夏以两毛钱一斤的价格买到了二十斤面粉。
再花钱买了十包酵母粉后何夏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花两毛钱买一斤面粉何夏并不亏,要知道面发好了一斤能做四五个馒头呢,要是馒头再小一些,一斤甚至能做七八个,一个馒头卖五分钱那还有的赚呢,要是做成了包子,那利润就更多了。
傍晚回到家,何夏去后院砍了两颗包菜回来,又去割了一小篮子的韭菜放在厨房里,睡觉之前她将面揉好放在灶台上醒着。
第二天她起得比平时更早一些,她先到厨房将包菜剁成末,加了菜籽油盐巴酱油五香粉等东西调味。鸡蛋打散热油下锅,蛋液还没凝固之时便开始翻炒,炒到所有的蛋液都凝固了便迅速出锅装盆放凉。
韭菜洗干净切成末后和炒好的鸡蛋拌在一起,加盐酱油十三香菜籽油调味备用。
发酵了一夜的面粉满是蜂窝状,何夏将吃饭用的八仙桌洗了擦干,在桌子上面撒上一些面粉,将发好的面从盆里扒出来揉开排气,揉好后用将面粉分成几个等份揉成条,切成剂子后往手里一摊,两边来回倒腾,一个包子皮就好了。
调好的馅儿往包子皮上一放,何夏左手捏皮,右手捏褶子,一送一拢,一个漂亮的包子就做成了。何夏做什么动作都很麻利,包包子的动作快极了。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何夏便将十斤面粉包完了,她包的包子不算小,皮薄馅儿大,到最后,何夏包了二十个包菜馅儿的,三十个韭菜鸡蛋馅儿的,还有十五个什么馅儿也没有的。
灶上的水早就烧开了,蒸包子要用的篦子也早就放在了锅里面。何夏将包好的包子一个个的摆进锅中盖上锅盖开始蒸,一锅包子需要蒸十五分钟左右。等六十五个包子馒头都蒸好,外面的天也已经蒙蒙亮了。
何夏留了八个带馅儿的包子放在橱柜里给彭文慧他们做早餐,将剩下放进早就准备好的泡沫箱中,上面再放上一块不大不小的棉被包裹上保暖。
将包子搬上小推车,何夏想了想,又将炉子升了起来,往锅里放了十五个茶叶蛋慢慢煮着。
卤茶叶蛋的汤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却需要在每次卤的时候再加一些料和水下去,否则卤汁味道就不好了。
何树国他们这几天都累了,何夏在厨房叮叮当当忙了这么久他们都没听到动静。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起夜的关琼英倒是听到动静了,但她却没有来厨房看,也没有一点要去帮忙的念头。
都说远香近臭,何夏出门子时偶尔才回来一次,每次回家都待不了多久,关琼英和她相处得不多,何夏对她又一向尊敬,关琼英对何夏的感官自然是千好万好的。
可何夏离婚在家,关琼英看何夏是越来越不顺眼,特别是何夏在各种折腾后。以往,关琼英因嫁过来两年多一直没生孩子的事儿有些自卑,自觉在家里直不起腰杆,她总感觉自己是这个家里最卑微的人。
但何夏离婚后关琼英就不那么觉得了。原本何夏被抛弃,关琼英对此是十分气愤的。可听多了村里老娘们儿的议论后,关琼英渐渐地被她们说服了。她觉得何夏之所以会被曾文越抛弃,肯定是她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好。
这样的思想一扎根,便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天还没亮,关琼英便睡不着了,她一直想着隔壁王家的巧英嫂子说的话。
巧英嫂子说,何夏在家里折腾来折腾去,话的都是她公婆的钱,她们一家又还没分家,既然没分家,那花的也是她关琼英的钱啊。如果何夏嫁出去就不一样了,何夏是二婚,嫁出去何家连嫁妆都不用出。
关琼英越想越激动,便在心里开始琢磨起适合何夏的人选出来。
天亮后吃完何夏留在家里的包子,关琼英便说要回趟娘家。媳妇儿要回娘家,彭文慧便给她准备了一些回娘家的礼。
关琼英拿上后也不用何弘义送,自己便走回去了。
不到中午,关琼英便带着一脸笑意的回来,回到家时正好赶上中午饭。何夏今天头一天卖包子,她带的包子多,一个早上没卖完,她便没回来吃饭。
关琼英见小姑子没在家,觉得这真是一个说这事儿的好时机,扒拉了一碗饭解了饿后,关琼英笑眯眯地对彭文慧道:“娘,我今天早上回去,我娘说我娘家村里有一个去年刚死了媳妇儿的汉子,人老实又能干,虽然说家里兄弟多,下面一个三岁和一个五岁的闺女,她媳妇儿是生第三胎死的。咱们小妹要是嫁过去生了儿子,站稳了脚跟,那家里不还是她说了算?”
“娘,我是真的觉得人家不错,你看什么时候让咱们小妹和那个人相看相看,人家说了,给五十块钱彩礼,咱们这边不需要出嫁妆。”
关琼英的话音刚落,一只碗便沿着她的耳边飞过。
彭文慧捏着筷子,死死地看着关琼英:“所以你今天忽然要回娘家,为的就是这个事儿?”
关琼英被飞过去的碗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她见自家婆婆脸色阴沉,家里其他人的脸色也不好后那些到了嘴边的理直气壮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生了儿子就能站稳脚跟?关琼英,你什么时候给我们老何家生个孙子。”
何夏摇了摇头,坐在了何树国昨天才给她打好的新沙发上。
女儿大了,都会有自己想小秘密,何夏不说,关琼英也不追问,她坐到何夏的边上,牵着何夏的手。
“夏啊,有什么事儿别憋着,跟妈讲,要是不想讲啊,就想开一点,这人生啊,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何夏望着彭文慧,一直憋着的眼泪在这一刻就那么夺眶而出,让何夏没有一点点的准备。
何夏手忙脚乱地擦眼泪。如果不重生一次,何夏永远不会知道自己会这么脆弱。
或许每一个孩子面对母亲的安慰都会感觉到委屈吧。
都掉金豆子了,彭文慧觉得事情不算小了:“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今天去哪里了?是不是有人欺负你了?”
何夏张了张嘴,想将所有事情都说出来给彭文慧听,可她怎么说呢她难道要用那种漏洞百出的梦见来说吗?说出来彭文慧会信她吗?
何夏上辈子活到九十岁,早就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自己找的那些借口连她自己都不会信,又怎么能够说服别人呢?
何夏擦干眼泪,摇了摇头,道:“今天我到县城去了,没人欺负我,就是回来的路上听到有人在议论我,我心里难受。”
听了这话,彭文慧松了一口气,她伸出食指指了一下何夏的脑袋:“你啊,可把我吓死了。别人爱说什么就说什么,你别听就是了,嘴长在她们身上,还能去把她们的嘴巴缝起来啊?”
“世上谁人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被说?她们越说,你就越要活得精彩一些,把她们都踩在脚下,那样她们就不敢说你了。行了,快去洗把脸,马上就要吃饭了。多大的人了,还哭鼻子。”
彭文慧说完便风风火火的出去了。
何夏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等心情平复过去了才出去。
洗了脸进屋,关琼英已经把饭盛了上来了。
今晚彭文慧做的饭菜并不丰盛,都是很平常的家常小菜,给何爷爷他们爷仨准备的下酒菜只有一盘炸得焦香的黄豆米。
黄豆米下酒爷仨也不挑,吃一口黄豆米,再喝一口米酒,美滋滋的。
他们家喝的酒都是年前粮食刚下来时何爷爷用陈年糯米酿造的,经过一遍一遍的过滤后酒虽然并不如外面卖的白酒那么清澈,但依旧酒香浓郁。喝到嘴里,味道也不比外面买来的差。
何夏看他们喝得痛快,也想尝一尝。
何爷爷给何夏倒了一杯:“这酒啊,咱们村里大多数人家都会酿,但只有咱们家酿的酒才是最好喝的。”
何爷爷看何夏对酿酒有兴趣,便略带自豪的跟何夏侃侃而谈。
“酿酒的酒曲咱们都是在镇上供销社买的,但是放多放少都有讲究。酒曲放多了,酒就甜了,这样子无论过滤多少遍味道都会甜,味道就不足。要是放得少了,发酵得不好,那酒就会寡淡无味,所以这个量是的最不好把握的。”
“除了酒曲的用量,另外一个最关键的步骤就是过滤,米酒三天就能做好,做好了以后,要用干净的纱布把米酒滤出来,滤一次不够,要滤两三次。”
“滤出来了还要用最干净的桶来装,还要放在没有太阳晒得的的地方储存,要不然米酒也得坏。”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七点多吃了饭睡了一觉,才刚刚睡醒,更新迟了,不好意思哈~~~~·感谢在2020-06-14 20:24:51~2020-06-16 01:05: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霜雪千年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章
这一晚上何夏到很晚才迷迷糊糊的睡过去。
第二天何夏和往常一样的早起准备摆摊的东西。
女儿找不到,固然伤心,但是日子还得过。
何夏如往常一般早早的就起来准备要摆摊的东西。
依旧是何弘超跟着她一起去。
两人到了惯常摆摊的地方,却发现她惯常摆摊的地方已经被人占了去了,占他们的地方的人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她身前的小推车上也摆着一个炉子,没盖锅盖的洋锅子正在咕噜咕噜地冒泡。一个个黄褐色的鸡蛋随着热汤翻滚。
见到何夏他们来了,老太太朝他们笑了笑,一句话也不说。
茶叶蛋的生意好做,被跟风早就在何夏的意料之中,但她没想到这一天会这么早来。
何夏淡定了,何弘超却气愤不已:“姐,那老太太跟你一样都卖茶叶蛋,抢咱们生意!”
何夏低着头将洋锅子端到炉子上:“这个地儿也不是咱们租下来,咱们能摆,别人也能摆,这茶叶蛋也不是你姐我发明的,我能卖,人家也可以卖。”
何夏说的道理何弘超都懂,何弘超就是气不过。他就坐在何夏的边上,眼风一直往老太太那边嗖嗖嗖地刮。
镇上的车站就那么点大,人流量虽然多,但购买力却还是不太够。何夏往常一天煮60个鸡蛋有时候都卖不完。
而车站的特殊地点意味着她卖的茶叶蛋几乎不会有回头客。
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太太也在门口摆摊,将本来就不大的市场瓜分了一半,味道好还是不好,并不是特别重要。
就像现在,明明老太太煮的茶叶蛋比何夏煮的茶叶蛋味道要差上一大截,但因为是一锤子买卖,加上鸡蛋金贵,不好吃大家最多是说上几句也就完了。
何夏上午煮了三十个茶叶蛋,到了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还剩下八、九个。
何夏回到家,何树国和何弘义在院里给人家做沙发。
做出去卖的沙发和做给自家用的不一样,像何夏那么简单粗暴的直接用圆木来做的肯定是不行的。
何树国都是将木头刨好,再细细的拼接,沙发座和沙发靠背也是用新的一大块的木头做的。
做好后上上桐油,再放上彭文慧做好的沙发垫,和外面买的沙发也没什么不同了。
凭借着这份做沙发的手艺,何树国又迎来了事业的第二春。村里有要嫁娶的人家来找他定沙发也就算了,外村也有闻讯而来的。
订单有些多,何树国一个人做不来,便将何弘义拉来做了义工。
何弘义作为家里的老大,何树国的做家具的手艺早就传给了他。
父子俩联手,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多。实在忙的时候,何爷爷也是要过来帮忙的。在他们忙的时候,家里的小卖部都是让关琼英来管的。
一家人各有各的事业,一时间气氛好极了。
何夏剩了那么多鸡蛋回来,彭文慧都惊了:“夏啊,今天鸡蛋不好卖吗?”
何夏将手推车推到房檐下放着,那头一回来就跑到水缸边打水喝的何弘义道:“车站那里又来了个卖茶叶蛋的老太太,我姐生意被她抢走了。”
彭文慧皱着眉头:“车站才那么大点儿地方,两个人卖茶叶蛋,以后生意肯定不会好了。”
何夏只卖了一个星期的茶叶蛋,除掉卖鸡蛋的本钱和卖料的本钱,她才挣了十块钱左右。往后生意不好了,肯定就挣不了这么多了。
但何夏也并不着急,她从后市而来,会做的小吃并不少,随便做出一样出来在这个时代都能赚到钱。
回来的一路上,何夏想了很多个目前这个阶段既轻省又赚钱的小吃。
何夏想到的是做包子。
她们这个地方地处南方,计划经济时代才刚刚过去,包子馒头在他们这个小镇上还是没影儿的。
而包子馒头也是十分公认的方便便捷。
何夏手里有这几天做生意攒的钱,有之前没花的存款,也有何爷爷赞助的那十块钱。何夏也去供销社问过面粉的价格。
这个时候的面粉分为三种,分别为富强牌,建设牌、生产牌,其中富强粉为精细面粉,也被称为饺子粉,价格高昂,另外两样便是普通面粉,比起富强粉,这两样面粉的价格便低了很多。
包子馒头用普通面粉就能做。
下午何夏煮了十个茶叶蛋,加上早上剩下的也有二十个了。卖完这二十个鸡蛋何夏就收摊了。这时候买面粉这样的精细粮食还是需要票的,何夏不是城里人,她没有票,但每个供销社都会有一些超出供应外的商品,在和销售员你来我往的暗示一番后,何夏以两毛钱一斤的价格买到了二十斤面粉。
再花钱买了十包酵母粉后何夏心满意足的回去了。
花两毛钱买一斤面粉何夏并不亏,要知道面发好了一斤能做四五个馒头呢,要是馒头再小一些,一斤甚至能做七八个,一个馒头卖五分钱那还有的赚呢,要是做成了包子,那利润就更多了。
傍晚回到家,何夏去后院砍了两颗包菜回来,又去割了一小篮子的韭菜放在厨房里,睡觉之前她将面揉好放在灶台上醒着。
第二天她起得比平时更早一些,她先到厨房将包菜剁成末,加了菜籽油盐巴酱油五香粉等东西调味。鸡蛋打散热油下锅,蛋液还没凝固之时便开始翻炒,炒到所有的蛋液都凝固了便迅速出锅装盆放凉。
韭菜洗干净切成末后和炒好的鸡蛋拌在一起,加盐酱油十三香菜籽油调味备用。
发酵了一夜的面粉满是蜂窝状,何夏将吃饭用的八仙桌洗了擦干,在桌子上面撒上一些面粉,将发好的面从盆里扒出来揉开排气,揉好后用将面粉分成几个等份揉成条,切成剂子后往手里一摊,两边来回倒腾,一个包子皮就好了。
调好的馅儿往包子皮上一放,何夏左手捏皮,右手捏褶子,一送一拢,一个漂亮的包子就做成了。何夏做什么动作都很麻利,包包子的动作快极了。
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何夏便将十斤面粉包完了,她包的包子不算小,皮薄馅儿大,到最后,何夏包了二十个包菜馅儿的,三十个韭菜鸡蛋馅儿的,还有十五个什么馅儿也没有的。
灶上的水早就烧开了,蒸包子要用的篦子也早就放在了锅里面。何夏将包好的包子一个个的摆进锅中盖上锅盖开始蒸,一锅包子需要蒸十五分钟左右。等六十五个包子馒头都蒸好,外面的天也已经蒙蒙亮了。
何夏留了八个带馅儿的包子放在橱柜里给彭文慧他们做早餐,将剩下放进早就准备好的泡沫箱中,上面再放上一块不大不小的棉被包裹上保暖。
将包子搬上小推车,何夏想了想,又将炉子升了起来,往锅里放了十五个茶叶蛋慢慢煮着。
卤茶叶蛋的汤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但却需要在每次卤的时候再加一些料和水下去,否则卤汁味道就不好了。
何树国他们这几天都累了,何夏在厨房叮叮当当忙了这么久他们都没听到动静。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起夜的关琼英倒是听到动静了,但她却没有来厨房看,也没有一点要去帮忙的念头。
都说远香近臭,何夏出门子时偶尔才回来一次,每次回家都待不了多久,关琼英和她相处得不多,何夏对她又一向尊敬,关琼英对何夏的感官自然是千好万好的。
可何夏离婚在家,关琼英看何夏是越来越不顺眼,特别是何夏在各种折腾后。以往,关琼英因嫁过来两年多一直没生孩子的事儿有些自卑,自觉在家里直不起腰杆,她总感觉自己是这个家里最卑微的人。
但何夏离婚后关琼英就不那么觉得了。原本何夏被抛弃,关琼英对此是十分气愤的。可听多了村里老娘们儿的议论后,关琼英渐渐地被她们说服了。她觉得何夏之所以会被曾文越抛弃,肯定是她自己做得不对,做得不好。
这样的思想一扎根,便越想越觉得有道理。
天还没亮,关琼英便睡不着了,她一直想着隔壁王家的巧英嫂子说的话。
巧英嫂子说,何夏在家里折腾来折腾去,话的都是她公婆的钱,她们一家又还没分家,既然没分家,那花的也是她关琼英的钱啊。如果何夏嫁出去就不一样了,何夏是二婚,嫁出去何家连嫁妆都不用出。
关琼英越想越激动,便在心里开始琢磨起适合何夏的人选出来。
天亮后吃完何夏留在家里的包子,关琼英便说要回趟娘家。媳妇儿要回娘家,彭文慧便给她准备了一些回娘家的礼。
关琼英拿上后也不用何弘义送,自己便走回去了。
不到中午,关琼英便带着一脸笑意的回来,回到家时正好赶上中午饭。何夏今天头一天卖包子,她带的包子多,一个早上没卖完,她便没回来吃饭。
关琼英见小姑子没在家,觉得这真是一个说这事儿的好时机,扒拉了一碗饭解了饿后,关琼英笑眯眯地对彭文慧道:“娘,我今天早上回去,我娘说我娘家村里有一个去年刚死了媳妇儿的汉子,人老实又能干,虽然说家里兄弟多,下面一个三岁和一个五岁的闺女,她媳妇儿是生第三胎死的。咱们小妹要是嫁过去生了儿子,站稳了脚跟,那家里不还是她说了算?”
“娘,我是真的觉得人家不错,你看什么时候让咱们小妹和那个人相看相看,人家说了,给五十块钱彩礼,咱们这边不需要出嫁妆。”
关琼英的话音刚落,一只碗便沿着她的耳边飞过。
彭文慧捏着筷子,死死地看着关琼英:“所以你今天忽然要回娘家,为的就是这个事儿?”
关琼英被飞过去的碗吓了一跳,回过神来,她见自家婆婆脸色阴沉,家里其他人的脸色也不好后那些到了嘴边的理直气壮的话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了。
“生了儿子就能站稳脚跟?关琼英,你什么时候给我们老何家生个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