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李白这一年多在外游历,日子过得不知道多逍遥,他上辈子应该是有过类似经历的,游历时很有经验,一个人时沉稳不惊,一行人时还能带路,知道哪儿风景最好,什么时辰看什么景色,什么时节去什么地方,有时候姬越想看看风景,就专门找李白去过的地方,也算是李白的另外一种用途了。
去年年景好,粮食丰产的同时各地都没什么大的灾害,到今年更是风调雨顺,李白的脚步也抵达了乐浪郡,他想要去高丽看一看战后重建情况。
得知李白到来,乐浪郡守热情地招待了李白,开玩笑,这可是一代文豪,大晋第一才子,没准随便写个什么诗带上他的名字,他在后世就火了!比起老老实实做官名留青史,蹭李白的诗明显更容易留名。
李白对于这种心态看得很透,别人求诗是为了什么他一清二楚,他是经常在诗里名里加别人名字的人。
乐浪郡守热情招待了李白半个多月,还亲自送李白去高丽,又给李白一行配备了一百名守军护卫,这也在郡守的职权之内,谈不上公器私用,李白大为感动,当场就写下了一首《别乐浪》,乐浪郡守捧诗而归,决定把这篇文豪真迹收藏起来,作为传家之宝。
千年之后的学生们浑身一凛,感受到了一种名为全篇背诵的大恐怖。
李白来到高丽之后不久,就被护送着和新的高丽郡守李远见了一面,李远是曲沃大士族李家的一名嫡支子弟,今年三十二岁,曾任淮南郡守,广陵郡守李瑜是他的堂妹,如今被安排来高丽主持战后重建工作,李远带着人拆除了高丽王宫大半的逾制建筑,在原址上建起高丽郡城,说是战后重建,实际上就是帮扶,高丽人以村落聚居,住的是最破烂的泥巴房,高丽王宫是土木结构,说明高丽权贵手中有更好的建筑方式,但没有普及到底层人民,如今换了李远,李远下令重建,于是哗啦啦全部推倒重建。
起初高丽人十分惧怕,认为这些晋国人是要把他们全部杀死,死人是用不到房子的,被带去劳作时一个比一个卖力,生怕晋国人觉得他们力气小了浪费食物,慢慢才反应过来,拆除旧屋是为了建造新屋,那整整齐齐的青砖砌的砖瓦屋,简直就是贵族才能住的房子!
李远花费了两个季度的时间,才把基础建筑建成,当然,他本也不用这么急,高丽的环境很不错,三面临海,一面临着乐浪郡,这么一个小国之所以能保留到如今,也和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其他的海上强国不敢打,打了高丽,是不是对晋国有想法?啊?对晋国没想法打高丽干什么?
狐假虎威,不外如是。
如今高丽成了高丽郡,那就是自己人,姬越对自己人一向很好,拨款给人……虽然给人的时候心疼了一点,但到底还是给了,李远也很争气,去年冬日打下的高丽郡,到今年夏天的时候看上去已经和正常的贫瘠一点的晋郡相差不远了。
李白甚至没怎么看出来高丽原先的贫瘠,这只能从高丽人相较晋人显得瘦巴巴的轮廓看出一点端倪。
事实上很多高丽人已经觉得自己这辈子没这么圆润过了,晋人没来之前,他们一度认为只有贵族老爷身上才会有肉,毕竟粗粮杂面的,谁能吃胖了?只有老爷吃得上肉,所以只有老爷是胖的。
高丽人的长相和晋人的区别不大,就连高丽话都有些像是边郡方言,很容易弄懂,李远来了之后,废去高丽原本的语言,这一点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因为高丽平民基本上都不认识字,语言沟通这方面,多交流就懂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会对这一点痛心疾首的,也只有原先的高丽权贵了。
流亡中的大王子并没有遭遇想象中的可怕追杀,晋人丝毫不以放走了一个流着王室鲜血的王子为意,跑了就跑了,比跑了头牛都轻松,毕竟大王子又不能耕田,价值很有限。
大王子隐姓埋名又重新回到高丽王宫一带,并且因为流亡不怎么吃得到肉食,他看上去很瘦,晋人也没能从那张和饥民相差不多的瘦黑脸上看出什么王子威严,很是随意地把他招来修郡城。
大王子流亡途中已经失去了他的护卫军,这会儿硬着头皮,饿着肚子,犹豫许久之后还是扛上耙子去工作了,他负责把碎石块耙到规定的地方去,这是个细活,晋人没有让高丽人做苦力的意思,还得养养,因为耗力一头栽下去再也醒不过来的苦役人多的是。
辛苦工作了半天,大王子得到了一碗菜粥,两个窝窝头,除此之外,还因为是高丽人的缘故,得到了一小把珍贵的碎肉卤。
呵,晋人的东西。
大王子吃了一口,神情立刻就变了,他看向碗里的碎肉卤,真香。
大王子吃得呼哧呼哧,吃到一半才反应过来,自己蹲在地上吃食的样子竟然和普通的高丽人没有任何区别!
第117章 娶夫纳妾第一人
吃, 还是饿着,这是一个问题。
大王子没有犹豫多久,还是决定先忍辱负重, 保全有用之身以待来日,于是他不仅继续吃了,还吃得很香,当然, 他内心深处十分唾弃这种行为。
高丽被强行改造成晋国的形状, 并且因为高丽朝廷几代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去搞建设, 改造进行得十分顺利, 现在去大街上随便抓个高丽平民来,人都会用生涩的晋语表示自己是个晋国人。
去年年景好,粮食丰产的同时各地都没什么大的灾害,到今年更是风调雨顺,李白的脚步也抵达了乐浪郡,他想要去高丽看一看战后重建情况。
得知李白到来,乐浪郡守热情地招待了李白,开玩笑,这可是一代文豪,大晋第一才子,没准随便写个什么诗带上他的名字,他在后世就火了!比起老老实实做官名留青史,蹭李白的诗明显更容易留名。
李白对于这种心态看得很透,别人求诗是为了什么他一清二楚,他是经常在诗里名里加别人名字的人。
乐浪郡守热情招待了李白半个多月,还亲自送李白去高丽,又给李白一行配备了一百名守军护卫,这也在郡守的职权之内,谈不上公器私用,李白大为感动,当场就写下了一首《别乐浪》,乐浪郡守捧诗而归,决定把这篇文豪真迹收藏起来,作为传家之宝。
千年之后的学生们浑身一凛,感受到了一种名为全篇背诵的大恐怖。
李白来到高丽之后不久,就被护送着和新的高丽郡守李远见了一面,李远是曲沃大士族李家的一名嫡支子弟,今年三十二岁,曾任淮南郡守,广陵郡守李瑜是他的堂妹,如今被安排来高丽主持战后重建工作,李远带着人拆除了高丽王宫大半的逾制建筑,在原址上建起高丽郡城,说是战后重建,实际上就是帮扶,高丽人以村落聚居,住的是最破烂的泥巴房,高丽王宫是土木结构,说明高丽权贵手中有更好的建筑方式,但没有普及到底层人民,如今换了李远,李远下令重建,于是哗啦啦全部推倒重建。
起初高丽人十分惧怕,认为这些晋国人是要把他们全部杀死,死人是用不到房子的,被带去劳作时一个比一个卖力,生怕晋国人觉得他们力气小了浪费食物,慢慢才反应过来,拆除旧屋是为了建造新屋,那整整齐齐的青砖砌的砖瓦屋,简直就是贵族才能住的房子!
李远花费了两个季度的时间,才把基础建筑建成,当然,他本也不用这么急,高丽的环境很不错,三面临海,一面临着乐浪郡,这么一个小国之所以能保留到如今,也和这个独特的地理环境有关,其他的海上强国不敢打,打了高丽,是不是对晋国有想法?啊?对晋国没想法打高丽干什么?
狐假虎威,不外如是。
如今高丽成了高丽郡,那就是自己人,姬越对自己人一向很好,拨款给人……虽然给人的时候心疼了一点,但到底还是给了,李远也很争气,去年冬日打下的高丽郡,到今年夏天的时候看上去已经和正常的贫瘠一点的晋郡相差不远了。
李白甚至没怎么看出来高丽原先的贫瘠,这只能从高丽人相较晋人显得瘦巴巴的轮廓看出一点端倪。
事实上很多高丽人已经觉得自己这辈子没这么圆润过了,晋人没来之前,他们一度认为只有贵族老爷身上才会有肉,毕竟粗粮杂面的,谁能吃胖了?只有老爷吃得上肉,所以只有老爷是胖的。
高丽人的长相和晋人的区别不大,就连高丽话都有些像是边郡方言,很容易弄懂,李远来了之后,废去高丽原本的语言,这一点没有遇到太大阻力,因为高丽平民基本上都不认识字,语言沟通这方面,多交流就懂了,也不是什么大事,会对这一点痛心疾首的,也只有原先的高丽权贵了。
流亡中的大王子并没有遭遇想象中的可怕追杀,晋人丝毫不以放走了一个流着王室鲜血的王子为意,跑了就跑了,比跑了头牛都轻松,毕竟大王子又不能耕田,价值很有限。
大王子隐姓埋名又重新回到高丽王宫一带,并且因为流亡不怎么吃得到肉食,他看上去很瘦,晋人也没能从那张和饥民相差不多的瘦黑脸上看出什么王子威严,很是随意地把他招来修郡城。
大王子流亡途中已经失去了他的护卫军,这会儿硬着头皮,饿着肚子,犹豫许久之后还是扛上耙子去工作了,他负责把碎石块耙到规定的地方去,这是个细活,晋人没有让高丽人做苦力的意思,还得养养,因为耗力一头栽下去再也醒不过来的苦役人多的是。
辛苦工作了半天,大王子得到了一碗菜粥,两个窝窝头,除此之外,还因为是高丽人的缘故,得到了一小把珍贵的碎肉卤。
呵,晋人的东西。
大王子吃了一口,神情立刻就变了,他看向碗里的碎肉卤,真香。
大王子吃得呼哧呼哧,吃到一半才反应过来,自己蹲在地上吃食的样子竟然和普通的高丽人没有任何区别!
第117章 娶夫纳妾第一人
吃, 还是饿着,这是一个问题。
大王子没有犹豫多久,还是决定先忍辱负重, 保全有用之身以待来日,于是他不仅继续吃了,还吃得很香,当然, 他内心深处十分唾弃这种行为。
高丽被强行改造成晋国的形状, 并且因为高丽朝廷几代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没有怎么去搞建设, 改造进行得十分顺利, 现在去大街上随便抓个高丽平民来,人都会用生涩的晋语表示自己是个晋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