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高丽王傻眼了,比起祖父和父亲,他算是个绣花枕头了,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从生下来就在享乐,还是几个王子贴心,当场就冒出三个要投降的,被决心反抗的那个杀了,决心反抗的大王子把父亲朝美人怀里一推,决定出门登高一呼,带领顽强的高丽人民反抗晋军。
晋军募兵二十万,装甲齐备,骑兵三万前头开路,高丽募兵八万,没有骑兵,大部分的高丽兵身上还穿着厚实的衣物防止流矢,两军相逢,高丽军队很快就崩溃了,甚至很多晋兵都比划着难以下手,毕竟这些高丽兵看上去实在太……可怜了。
高丽兵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呆滞,不像是活人,反而像是如今晋国里时兴的用来烧给先人的纸扎人,又像是提线的木偶,轻轻一推就能推个跟头,甚至也不主动拼杀,刀刃到了面前才知道要躲,更没有什么阵型,很快就被骑兵冲得七零八落。
哪怕算上上辈子,王翦也没见过这么没血性的军队,或者说都不能算是一支军队了,活脱脱是一群被驱赶到战场上的骷髅架子。
一战三天,其实基本上没怎么打,到后面只需要让会高丽语的士卒大声叫嚷几句投降不杀,就会有一大批高丽兵跪倒在地,这三天时间里,大部分都是在捆绑俘虏,记录名姓,统计战后物资之类。
至于带兵来反抗的高丽大王子,早在第一天就被亲卫护送着跑路了,将这近八万俘虏安顿下来之后,王翦点了一万精骑为先锋,直奔高丽王宫。
高丽王早早听闻风声,他享乐了一辈子,最怕的是受到折磨,也过不了隐姓埋名的苦日子,一杯毒酒送自己上了路,至于那个逃走的大王子,谁都没有管他。
第116章 晋人的东西真香
自古得天下易, 守天下难,想要长期治理一个地方,靠武力是行不通的, 姬越一直以来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缺少地方性的人才, 导致不得不把边郡的老郡官派遣出去,如今国子监倒是可以稳定输出人才了,也是杯水车薪。
缺乏人才, 也是韩信的心病,他自认有本事,但还不到自己打一块地方自己治理好的地步, 他要是有萧何的本事,张良的谋断, 他自己就收拾收拾做皇帝了。
姬越给韩信划封地的时候也考虑过现实情况,一个人才不给是不可能的, 但也不能给太好的人才,韩信的封地不小, 治理得太过富庶容易生乱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 姬越不相信任何人,她觉得一个人之所以忠诚,是因为各种原因叠加而成的,只要满足条件, 任何人都有可能反她。
所以韩信封地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没什么太大的本事,最多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其实就连这种人才都是姬越急需的, 她那么多的地盘, 不是每一块地都需要有本事的人来管理, 她顶尖人才确实不少,最缺的就是这种中下层普通官员。
如果把韩信换成海鹰,海鹰就不会有任何埋怨心理,因为他也没见过真正的人才是啥样的,觉得东瀛管得挺不错的,大事小事都来征询他一声,搞得就很有面子,对于一个最多管理过两三万人的大水贼来说,简直跟做梦一样,很是满足,但韩信不同,韩信见识过萧何和他的战后管理团队,对于这种中规中矩搞建设的普通人就不大看得上。
过去的一年间,萧何只做三件事,第一,公平,第二,公平,第三……咳,萧何只做了三件事,退伍,卖田,买官。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在军中也有些年头了,手里攒了不少银钱,这次被分到封地上来,他觉得自己待不长久,就把钱寄回晋国老家让妻子多买些良田,还剩下一些,就在封地买了新建的较为便宜的房屋居住,这是普通人的想法,萧何完全看不上,他托了即将归乡的一名将官,许以三成的谢银,请他将田地卖了,没过多久他收到了一笔银钱,那将官说是抽三成,其实最少抽去了四成,但萧何并不在意这个,贪好处是人之常情。
手头上重新有了钱,萧何第一时间就去拜访了新到的几位地方官员,他事先已经做过考察,知道如今封地上的官员大多是墨法两家出身,而他挑选的是一名老儒官,除此之外,他也没有直接用银钱去打动上官,而是先以妻子无所出为由,假装看中了这家的婢女,以买妾为名头,给了三倍的价钱为媒礼。
钱给出去了,萧何仿佛这才反应过来,他已经不在行伍,没有军官名头,是无法纳妾的,老儒官闻弦知意,为他安排了一个末等官员的闲职,还认了婢女为义女,萧何“万般感激”之下,时常来到岳父家中尽孝。
同时脱离了行伍的身份,萧何在人际关系上的掣肘又小了许多,虽然是在宁侯的封地上,但封地再小,宁侯不可能整天在所有地方待着,还是有一层山高皇帝远的意思,萧何很善于识人,也很会结交朋友,没过多久就靠着小官的职权和许多晋国来的人交上了朋友,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听闻了原身和宁侯旧事,不动声色远离的,但大多数人是没这个心眼的。
萧何一开始想过换个地方生活,但在了解到晋国内的局势之后,他犹豫了一段时间,和年轻时候不同,他已经是个没什么野心的老头子了,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既然在封地就能做到的事情,何必还要去到繁华名利场里再搏一回命呢?
姬越观察过萧何几次,见他的所有“主动上进”都带着一层利己的味道,并且丝毫没有离开韩信封地的意思,就知道这个人才白抓了,比李白都不如,李白虽然光喝酒不干活,至少还会写两首骚诗来赞扬她的功绩,萧何简直就像是给韩信抓的人才,完全没有报效国家的意思。
晋军募兵二十万,装甲齐备,骑兵三万前头开路,高丽募兵八万,没有骑兵,大部分的高丽兵身上还穿着厚实的衣物防止流矢,两军相逢,高丽军队很快就崩溃了,甚至很多晋兵都比划着难以下手,毕竟这些高丽兵看上去实在太……可怜了。
高丽兵一个个面黄肌瘦,眼神呆滞,不像是活人,反而像是如今晋国里时兴的用来烧给先人的纸扎人,又像是提线的木偶,轻轻一推就能推个跟头,甚至也不主动拼杀,刀刃到了面前才知道要躲,更没有什么阵型,很快就被骑兵冲得七零八落。
哪怕算上上辈子,王翦也没见过这么没血性的军队,或者说都不能算是一支军队了,活脱脱是一群被驱赶到战场上的骷髅架子。
一战三天,其实基本上没怎么打,到后面只需要让会高丽语的士卒大声叫嚷几句投降不杀,就会有一大批高丽兵跪倒在地,这三天时间里,大部分都是在捆绑俘虏,记录名姓,统计战后物资之类。
至于带兵来反抗的高丽大王子,早在第一天就被亲卫护送着跑路了,将这近八万俘虏安顿下来之后,王翦点了一万精骑为先锋,直奔高丽王宫。
高丽王早早听闻风声,他享乐了一辈子,最怕的是受到折磨,也过不了隐姓埋名的苦日子,一杯毒酒送自己上了路,至于那个逃走的大王子,谁都没有管他。
第116章 晋人的东西真香
自古得天下易, 守天下难,想要长期治理一个地方,靠武力是行不通的, 姬越一直以来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缺少地方性的人才, 导致不得不把边郡的老郡官派遣出去,如今国子监倒是可以稳定输出人才了,也是杯水车薪。
缺乏人才, 也是韩信的心病,他自认有本事,但还不到自己打一块地方自己治理好的地步, 他要是有萧何的本事,张良的谋断, 他自己就收拾收拾做皇帝了。
姬越给韩信划封地的时候也考虑过现实情况,一个人才不给是不可能的, 但也不能给太好的人才,韩信的封地不小, 治理得太过富庶容易生乱子, 严格意义上来说, 姬越不相信任何人,她觉得一个人之所以忠诚,是因为各种原因叠加而成的,只要满足条件, 任何人都有可能反她。
所以韩信封地上的官员基本上都没什么太大的本事,最多按部就班完成任务, 其实就连这种人才都是姬越急需的, 她那么多的地盘, 不是每一块地都需要有本事的人来管理, 她顶尖人才确实不少,最缺的就是这种中下层普通官员。
如果把韩信换成海鹰,海鹰就不会有任何埋怨心理,因为他也没见过真正的人才是啥样的,觉得东瀛管得挺不错的,大事小事都来征询他一声,搞得就很有面子,对于一个最多管理过两三万人的大水贼来说,简直跟做梦一样,很是满足,但韩信不同,韩信见识过萧何和他的战后管理团队,对于这种中规中矩搞建设的普通人就不大看得上。
过去的一年间,萧何只做三件事,第一,公平,第二,公平,第三……咳,萧何只做了三件事,退伍,卖田,买官。
这具身体的原主人在军中也有些年头了,手里攒了不少银钱,这次被分到封地上来,他觉得自己待不长久,就把钱寄回晋国老家让妻子多买些良田,还剩下一些,就在封地买了新建的较为便宜的房屋居住,这是普通人的想法,萧何完全看不上,他托了即将归乡的一名将官,许以三成的谢银,请他将田地卖了,没过多久他收到了一笔银钱,那将官说是抽三成,其实最少抽去了四成,但萧何并不在意这个,贪好处是人之常情。
手头上重新有了钱,萧何第一时间就去拜访了新到的几位地方官员,他事先已经做过考察,知道如今封地上的官员大多是墨法两家出身,而他挑选的是一名老儒官,除此之外,他也没有直接用银钱去打动上官,而是先以妻子无所出为由,假装看中了这家的婢女,以买妾为名头,给了三倍的价钱为媒礼。
钱给出去了,萧何仿佛这才反应过来,他已经不在行伍,没有军官名头,是无法纳妾的,老儒官闻弦知意,为他安排了一个末等官员的闲职,还认了婢女为义女,萧何“万般感激”之下,时常来到岳父家中尽孝。
同时脱离了行伍的身份,萧何在人际关系上的掣肘又小了许多,虽然是在宁侯的封地上,但封地再小,宁侯不可能整天在所有地方待着,还是有一层山高皇帝远的意思,萧何很善于识人,也很会结交朋友,没过多久就靠着小官的职权和许多晋国来的人交上了朋友,其中虽然也有一些听闻了原身和宁侯旧事,不动声色远离的,但大多数人是没这个心眼的。
萧何一开始想过换个地方生活,但在了解到晋国内的局势之后,他犹豫了一段时间,和年轻时候不同,他已经是个没什么野心的老头子了,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既然在封地就能做到的事情,何必还要去到繁华名利场里再搏一回命呢?
姬越观察过萧何几次,见他的所有“主动上进”都带着一层利己的味道,并且丝毫没有离开韩信封地的意思,就知道这个人才白抓了,比李白都不如,李白虽然光喝酒不干活,至少还会写两首骚诗来赞扬她的功绩,萧何简直就像是给韩信抓的人才,完全没有报效国家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