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叶钊起身,礼貌问好。
主编连忙道:“叶钊老师,你坐。”
再见故友,难免叹光阴蹉跎。茶杯见底又续满,方才进入正题。
主编说:“三部一起再版,正好十五年,比较有意义……前几年你拿回版权那会儿我就提过。相对来说,还是卖得不错。出版社正在推行数字出版,趁这次再版,我们希望你也加入。”
叶钊沉吟说:“数字这一块儿……”
如今大批机构追着作家签约数字版权,将收入吹得天花乱坠。可一旦作家签下数字版权,实际获得的收入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少部分拿到预付金的作家,后续再见不到合同约定的版税分成。市场乱象,出现了不少纠纷,传统作家一直对数字版权心存芥蒂。原本,作家与出版社及合作公司,既是盟友亦是争夺利益的敌人。
“我知道你肯定有顾虑,我们为了找到传统作家适合的数字出版途径,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就是希望能做得更规范化。”[13]
“我考虑考虑。”
“不急于一时。”
责任编辑适时说:“另外还有一件事,王宇舒老师给《蒲草》写过序言,这次能否请他作荐言?最近流行的放在书封或封底那样的。”
问题接连而至,叶钊太久没同出版社方面打交道,有些不习惯。
照常规来说,序言或荐言大多由出版社安排,除却一些作家的私人交情。王宇舒就属于后者,他是《春生文学》杂志上一任主编,更早的时候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比较文学专业授课。
《野鸽子》出版后,叶钊与出版社的合约亦到期,没再续约、没再写作。王宇舒对此十分遗憾,但知道他处境艰难,还借给他一笔钱;若是知道他其实写了不少无聊的短篇小说,却不为杂志写稿,定然会不高兴。
王宇舒对于他既是伯乐,也是恩人,他今次回来,确定要上门拜访,但不想带着目的性去。
叶钊说:“十分必要?”
责任编辑说:“这……”
主编摆了摆手,笑道:“叶钊老师刚来,其他的先放一放。”
责任编辑点头,“后面的话,您的事物都由我负责……”说到这儿,底气竟有些不足,看了看主编,又说,“不知道您有没有安排,正好一起吃饭。”
叶钊抿了口茶,将茶杯放正,“行。”
责任编辑心里有数,叶钊选择他们出版社,不过是有往日情分在,没签订合同之前,别说数字版权,再版都是未知数。业内没有人不知道叶钊的名字,以及过去缔造的辉煌销量,若再版的消息传出去,别的出版社也会来争取机会。
责任编辑热爱这行不假,也是彻头彻尾的关系户,得以分到这位“客户”。主编能做的都做了,能不能拿到稿子,剩下的全看他自己
。
*
夜幕降临,游人离去,鼓楼东大街抛却庄重的样貌,擦上霓虹脂粉。
穿西装的白领、拿着相机的学生、趿拖鞋的青年、戴眉钉的女孩、纹花臂的外国人……认识或不认识的男男女女,聚在巷子里闲聊。
初来乍到的异乡客徘徊其间,略显拘谨。不知谁先去搭话,“来看错觉?”于是对上暗号,找到归属。
更多人不为乐队,每周光临,如同回家。八点在Live House看演出,十一点去酒吧蹦迪,凌晨两点吃宵夜;音乐与酒精,老熟人新朋友,狂欢不散场。
此时,虹膜还未营业,场馆里冷冷清清。
试音之后,错觉乐队回到后台。
廊道里,李琊倚着墙在吸烟,见到来人颔首示意。
其他人进了休息室,傅川走近她,瞥见她手里把玩的打火机,笑了笑,“听说达蒙又惹事了?”
李琊耸了耸肩,“他嫉妒我。”
“我代他道歉。”傅川捏了捏她的脸颊。
她稍稍偏头,“不用,跟你没关系。”
他确有歉意地说:“我知道他说的什么,都闹到网上去了。”
“五哥,我可不想帮你那些女孩顶替罪名。”
“那……落实罪名怎么样?”
李琊顿了顿,笑道:“你这一三五二四六满满当当,我怕你吃不消。”
傅川端详她片刻,“我这是舍己为人,说不定哪天儿你就成了一块儿石头。”
“望夫石那也要有夫,您替我找找。”
“我这又要帮你找父母,又要替你寻夫。嗬,姑娘会使唤人啊。”
“诶,我哪儿能使唤您,这事儿您得跟我老板讨说法。”
“完了聚一聚?”
“行。”
*
演出开始,几百上千人涌入场馆。李琊守在吧台后,为客人开酒。
除了如错觉乐队等为数不多的几支尚在活动的知名乐队,或梦旅人这样历经时间磨练仍留下来的“中坚力量”,大多数乐手都有别的主要工作,否则难以糊口。
波落落卡无疑很幸运,顾襄是家住长安街的富家千金,季超的母亲有闲钱为他买乐队用的商务车,庞景汶的生活费超过平均水平,唯有李琊需要在Live House兼职。
因为物质上的从容,还有虹膜老板的照顾,他们比大多乐队好得多,不用苦苦求唱片公司青睐,倒贴钱借演出场地;可以独立发行唱片,有计划地推出周边(体恤、海报等)。
主编连忙道:“叶钊老师,你坐。”
再见故友,难免叹光阴蹉跎。茶杯见底又续满,方才进入正题。
主编说:“三部一起再版,正好十五年,比较有意义……前几年你拿回版权那会儿我就提过。相对来说,还是卖得不错。出版社正在推行数字出版,趁这次再版,我们希望你也加入。”
叶钊沉吟说:“数字这一块儿……”
如今大批机构追着作家签约数字版权,将收入吹得天花乱坠。可一旦作家签下数字版权,实际获得的收入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少部分拿到预付金的作家,后续再见不到合同约定的版税分成。市场乱象,出现了不少纠纷,传统作家一直对数字版权心存芥蒂。原本,作家与出版社及合作公司,既是盟友亦是争夺利益的敌人。
“我知道你肯定有顾虑,我们为了找到传统作家适合的数字出版途径,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就是希望能做得更规范化。”[13]
“我考虑考虑。”
“不急于一时。”
责任编辑适时说:“另外还有一件事,王宇舒老师给《蒲草》写过序言,这次能否请他作荐言?最近流行的放在书封或封底那样的。”
问题接连而至,叶钊太久没同出版社方面打交道,有些不习惯。
照常规来说,序言或荐言大多由出版社安排,除却一些作家的私人交情。王宇舒就属于后者,他是《春生文学》杂志上一任主编,更早的时候曾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比较文学专业授课。
《野鸽子》出版后,叶钊与出版社的合约亦到期,没再续约、没再写作。王宇舒对此十分遗憾,但知道他处境艰难,还借给他一笔钱;若是知道他其实写了不少无聊的短篇小说,却不为杂志写稿,定然会不高兴。
王宇舒对于他既是伯乐,也是恩人,他今次回来,确定要上门拜访,但不想带着目的性去。
叶钊说:“十分必要?”
责任编辑说:“这……”
主编摆了摆手,笑道:“叶钊老师刚来,其他的先放一放。”
责任编辑点头,“后面的话,您的事物都由我负责……”说到这儿,底气竟有些不足,看了看主编,又说,“不知道您有没有安排,正好一起吃饭。”
叶钊抿了口茶,将茶杯放正,“行。”
责任编辑心里有数,叶钊选择他们出版社,不过是有往日情分在,没签订合同之前,别说数字版权,再版都是未知数。业内没有人不知道叶钊的名字,以及过去缔造的辉煌销量,若再版的消息传出去,别的出版社也会来争取机会。
责任编辑热爱这行不假,也是彻头彻尾的关系户,得以分到这位“客户”。主编能做的都做了,能不能拿到稿子,剩下的全看他自己
。
*
夜幕降临,游人离去,鼓楼东大街抛却庄重的样貌,擦上霓虹脂粉。
穿西装的白领、拿着相机的学生、趿拖鞋的青年、戴眉钉的女孩、纹花臂的外国人……认识或不认识的男男女女,聚在巷子里闲聊。
初来乍到的异乡客徘徊其间,略显拘谨。不知谁先去搭话,“来看错觉?”于是对上暗号,找到归属。
更多人不为乐队,每周光临,如同回家。八点在Live House看演出,十一点去酒吧蹦迪,凌晨两点吃宵夜;音乐与酒精,老熟人新朋友,狂欢不散场。
此时,虹膜还未营业,场馆里冷冷清清。
试音之后,错觉乐队回到后台。
廊道里,李琊倚着墙在吸烟,见到来人颔首示意。
其他人进了休息室,傅川走近她,瞥见她手里把玩的打火机,笑了笑,“听说达蒙又惹事了?”
李琊耸了耸肩,“他嫉妒我。”
“我代他道歉。”傅川捏了捏她的脸颊。
她稍稍偏头,“不用,跟你没关系。”
他确有歉意地说:“我知道他说的什么,都闹到网上去了。”
“五哥,我可不想帮你那些女孩顶替罪名。”
“那……落实罪名怎么样?”
李琊顿了顿,笑道:“你这一三五二四六满满当当,我怕你吃不消。”
傅川端详她片刻,“我这是舍己为人,说不定哪天儿你就成了一块儿石头。”
“望夫石那也要有夫,您替我找找。”
“我这又要帮你找父母,又要替你寻夫。嗬,姑娘会使唤人啊。”
“诶,我哪儿能使唤您,这事儿您得跟我老板讨说法。”
“完了聚一聚?”
“行。”
*
演出开始,几百上千人涌入场馆。李琊守在吧台后,为客人开酒。
除了如错觉乐队等为数不多的几支尚在活动的知名乐队,或梦旅人这样历经时间磨练仍留下来的“中坚力量”,大多数乐手都有别的主要工作,否则难以糊口。
波落落卡无疑很幸运,顾襄是家住长安街的富家千金,季超的母亲有闲钱为他买乐队用的商务车,庞景汶的生活费超过平均水平,唯有李琊需要在Live House兼职。
因为物质上的从容,还有虹膜老板的照顾,他们比大多乐队好得多,不用苦苦求唱片公司青睐,倒贴钱借演出场地;可以独立发行唱片,有计划地推出周边(体恤、海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