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要是梁家是清白的,朝廷一定会还他们家清白的。要是他们真的跟蒋郡守有所关联,安平王世子不可能放过他们的。”
安平王世子一直镇守在济康郡,直到如今都不曾离开。
他接到的命令主要还是安抚济康郡的百姓们,还要将赈灾工作全部安排妥当。等这头的事情都搞定了,最好是能看到春耕如时完成,他才会带着蒋郡守以及其他官员南下回南陵郡。
尽管以前不了解安平王世子是个什么人,但经过这段时间后,没人会觉得他只是一个勋贵子弟。
没人敢小看他。
自然也不可能从他手头上救人。
跟梁姓同窗关系好的几人,其实都是或多或少接受过他的恩惠的,因为那人就是这种长袖善舞的性子。但问题是,眼下事情太严重了,那几个同窗都是普通的秀才,就算是廪生好了,谁又能在安平王世子跟前说得上话呢?
“唉,摊上这样的事情,也是梁兄……”
“不可能!他在我跟前说了好多次蒋郡守的坏话,如果他家是跟蒋郡守站一遍的,他为什么要说那些话?”窝头就算年纪再小,也不至于分辨不出来话的真假。
况且,梁同窗有什么必要在他跟前故意说假话呢?
“我知道。”那人长叹一口气,“年前,蒋郡守故意抬高粮价,发了一笔黑心钱的事儿,还是他告诉我的。可我知道又能如何?还是得看最终的调查结果……看圣上怎么说吧。”
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远不是他们区区几个秀才能插手的。
窝头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从同窗的脸上看到了一个词。
听天由命。
作者有话要说: 同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给梁兄祈福了。
窝头:……
哒哒哒的跑回家。
窝头:奶!奶!奶!我给你说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第082章
梁宅。
位于省城内城范围内的梁宅, 是由两座五进大宅院合并而成的。梁家虽不能跟南陵郡的八大世家相提并论,却也是传承了上百年的大家族。
不过,跟梁家惯常对外宣称的, 本家在南陵郡,济康郡这边只是旁支不同。事实正好相反, 留在这里的才是本家, 去了国都的却是旁系分支。
这也是为什么,杨冬燕想破头都没想出来,南陵郡那头有什么姓梁的大家族。真相却是,梁家因为虚荣,也因为需要一个背景靠山,才故意对外放出消息,暗示本家在南陵郡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大破天的那一种。
假话说多了,有时候不光外人相信了,连他们自家人都忍不住信了这话。
然而, 这却是在太平年间。
当日子过得平顺无忧的时候, 甭管这牛皮怎么吹, 都是无伤大雅的。像梁家这样的人家,放在国都虽然是不值一提的, 但搁在济康郡这一亩三分地上, 却是实打实的地头蛇。
又因为本朝并不限制商户人家的子嗣科举入仕,他们家不光有钱也有权势, 还习惯了跟历任郡守打好关系。
官商相互勾结,这属于地方常态,只要事情别那么过分,就算是当今圣上, 那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所谓的别太过分,指的当然是不能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
这一点,梁家做得挺好的,尽管家大业大,在省城的权势也大,却一贯秉持着乐善好施的做派。其子嗣多是入了省学、府学的,但他们家本身也开办了好些个学堂,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向平头百姓开放。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也会顺势给自家的佃农减免一些佃租。
总的来说,梁家是属于那种良心还在的富贵人家。
其实,家族若想长时间的保持兴盛,那么低调才是最重要的。像那些耀武扬威的纨绔子弟,多半都是家中发达不久的,但凡是传承超过了百年的人家,都深谙为人处世之道。
而这一次,梁家是真的承受了无妄之灾。
梁家嫡出五少爷梁俭兴,即窝头的同窗,这会儿正茫然的坐在书房内,面前是摊开的书本,却已经许久不曾翻页了。
梁俭兴……
温良恭俭让,他这辈儿的名字中间字便出自于此,也就是说,他们家发家至今已经至少第四代了。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取名可就没那么讲究了,老魏家就是个典型,取名随心所欲。
可惜,就算是传承已久的大家族,也不一定就真的能一帆风顺。
譬如梁家。
梁俭兴是家中的嫡幼子,打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他前头有哥哥们顶门立户,不需要他多努力。偏巧,他的读书天赋不错,才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倒是比不上当初的窝头,但窝头那是发奋苦读,而他只是得闲了随便读读,毕竟家里人也没将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般顺顺利利的走下去,兴许他能考上举人,从此走上仕途。如若不能,那就再念两年,到了年纪,家里自会安排相看亲事,成亲生子,像他父兄那样安心过日子。
谁知,蒋郡守突然出事了。
没出事时,梁家这边也有预感了,毕竟蒋郡守那些作为实在是算不得隐秘。或许是因为他一早就明白事情已经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便索性疯狂敛财,仅仅是稍作掩饰。但那又怎么可能隐瞒住在祖祖辈辈都待在济康郡的梁家呢?
安平王世子一直镇守在济康郡,直到如今都不曾离开。
他接到的命令主要还是安抚济康郡的百姓们,还要将赈灾工作全部安排妥当。等这头的事情都搞定了,最好是能看到春耕如时完成,他才会带着蒋郡守以及其他官员南下回南陵郡。
尽管以前不了解安平王世子是个什么人,但经过这段时间后,没人会觉得他只是一个勋贵子弟。
没人敢小看他。
自然也不可能从他手头上救人。
跟梁姓同窗关系好的几人,其实都是或多或少接受过他的恩惠的,因为那人就是这种长袖善舞的性子。但问题是,眼下事情太严重了,那几个同窗都是普通的秀才,就算是廪生好了,谁又能在安平王世子跟前说得上话呢?
“唉,摊上这样的事情,也是梁兄……”
“不可能!他在我跟前说了好多次蒋郡守的坏话,如果他家是跟蒋郡守站一遍的,他为什么要说那些话?”窝头就算年纪再小,也不至于分辨不出来话的真假。
况且,梁同窗有什么必要在他跟前故意说假话呢?
“我知道。”那人长叹一口气,“年前,蒋郡守故意抬高粮价,发了一笔黑心钱的事儿,还是他告诉我的。可我知道又能如何?还是得看最终的调查结果……看圣上怎么说吧。”
事情实在是太大了,远不是他们区区几个秀才能插手的。
窝头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从同窗的脸上看到了一个词。
听天由命。
作者有话要说: 同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给梁兄祈福了。
窝头:……
哒哒哒的跑回家。
窝头:奶!奶!奶!我给你说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第082章
梁宅。
位于省城内城范围内的梁宅, 是由两座五进大宅院合并而成的。梁家虽不能跟南陵郡的八大世家相提并论,却也是传承了上百年的大家族。
不过,跟梁家惯常对外宣称的, 本家在南陵郡,济康郡这边只是旁支不同。事实正好相反, 留在这里的才是本家, 去了国都的却是旁系分支。
这也是为什么,杨冬燕想破头都没想出来,南陵郡那头有什么姓梁的大家族。真相却是,梁家因为虚荣,也因为需要一个背景靠山,才故意对外放出消息,暗示本家在南陵郡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大破天的那一种。
假话说多了,有时候不光外人相信了,连他们自家人都忍不住信了这话。
然而, 这却是在太平年间。
当日子过得平顺无忧的时候, 甭管这牛皮怎么吹, 都是无伤大雅的。像梁家这样的人家,放在国都虽然是不值一提的, 但搁在济康郡这一亩三分地上, 却是实打实的地头蛇。
又因为本朝并不限制商户人家的子嗣科举入仕,他们家不光有钱也有权势, 还习惯了跟历任郡守打好关系。
官商相互勾结,这属于地方常态,只要事情别那么过分,就算是当今圣上, 那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所谓的别太过分,指的当然是不能影响到当地百姓的生活。
这一点,梁家做得挺好的,尽管家大业大,在省城的权势也大,却一贯秉持着乐善好施的做派。其子嗣多是入了省学、府学的,但他们家本身也开办了好些个学堂,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向平头百姓开放。遇到年景不好的时候,也会顺势给自家的佃农减免一些佃租。
总的来说,梁家是属于那种良心还在的富贵人家。
其实,家族若想长时间的保持兴盛,那么低调才是最重要的。像那些耀武扬威的纨绔子弟,多半都是家中发达不久的,但凡是传承超过了百年的人家,都深谙为人处世之道。
而这一次,梁家是真的承受了无妄之灾。
梁家嫡出五少爷梁俭兴,即窝头的同窗,这会儿正茫然的坐在书房内,面前是摊开的书本,却已经许久不曾翻页了。
梁俭兴……
温良恭俭让,他这辈儿的名字中间字便出自于此,也就是说,他们家发家至今已经至少第四代了。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取名可就没那么讲究了,老魏家就是个典型,取名随心所欲。
可惜,就算是传承已久的大家族,也不一定就真的能一帆风顺。
譬如梁家。
梁俭兴是家中的嫡幼子,打小就是被宠着长大的,他前头有哥哥们顶门立户,不需要他多努力。偏巧,他的读书天赋不错,才十五岁就考取了秀才。倒是比不上当初的窝头,但窝头那是发奋苦读,而他只是得闲了随便读读,毕竟家里人也没将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本来以为,自己的人生就是这般顺顺利利的走下去,兴许他能考上举人,从此走上仕途。如若不能,那就再念两年,到了年纪,家里自会安排相看亲事,成亲生子,像他父兄那样安心过日子。
谁知,蒋郡守突然出事了。
没出事时,梁家这边也有预感了,毕竟蒋郡守那些作为实在是算不得隐秘。或许是因为他一早就明白事情已经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便索性疯狂敛财,仅仅是稍作掩饰。但那又怎么可能隐瞒住在祖祖辈辈都待在济康郡的梁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