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4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原是打算,先放了风声,等孙璧入京后,再以孙睿在南陵时做事不够周全为由,把此次立太子之事作罢。

  圣上想得是不错,可现在他有些不敢用这一招了。

  这理由看着可行,其实也差口气,孙睿不是傻子,他真这么做了,原本孙睿没有想到他对孙禛的偏爱,指不定也琢磨出味道来了。

  太险。

  不到万不得已,还是尽量寻别的缘由。

  圣上站起身来,把养心宫的图纸打开来,认真看了一刻钟,这才徐徐吐了一口气。

  要快些动工,缺的银钱,他必须从孙璧口中挖出来。

  “审问孙璧的事儿,让睿儿去督办,”圣上眯着眼交代韩公公,“他要当太子,总要有些功绩。”

  前一个错处挑不得,圣上就寻下一个不妥当的地方。

  消息传到文英殿。

  孙睿恭谨应了,心里却是冷笑一片。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他最后的考验了,只有孙睿知道,这考验没有通过的可能。

  什么金山银山,十之八九是蒋慕渊诓圣上的,就算真的有,孙璧也断不会说。

  至于弄清楚此番孙璧和董之望为何突然造反,这不就是逼着孙睿自查吗?

  查不出来,是他无能,查出来了,是他歹毒。

  这可真是个好计策。

  三司主审孙璧,孙璧翻来覆去都是那套说辞。

  宗亲们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最后还是黄印站出来,骂孙璧“其心可诛”!

  用黄印的话说,三司办案,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什么样的鬼话没有听过?便是他们自己,为了动摇案犯的意志,也会引导、会哄骗。

  这些伎俩,三司用得一个比一个顺手,岂能再着了孙璧的道!

  黄大人说话掷地有声,又是个刚正不阿的形象,叫他狠狠一骂,倒也有不少被孙璧带偏的人醒过神来。

  便是不醒,好歹也是信一半疑一半。

  南陵造反事情确凿,审起来并不麻烦,可无论三司怎么审,孙璧都没有吐露银钱的下落。

  另一厢,宗亲还在为南陵王做最后的争取。

  圣上不厌其烦,甚至在早朝上责怪三司办事不利,他倒是没有直接说孙睿,但凉凉扫过来的那一眼,还是让朝臣们明白,圣上对三殿下这一次的表现是不满意的。

  连虞贵妃都很担忧孙睿,偏偏,这种事情,她哪里能帮得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余将军从明州府送折子进京。

  兵部原以为上头要说募兵的事儿,哪知道打开来一看,是一份弹劾的折子。

  明州同知赵方史在任多年,平日里没少向出海的商队收银子,弄得商人们无不堪言,又状告无门。

  余将军这个征兵的外来户成了商人眼中的钦差,一股脑儿全搞到了他这儿。

  商户们说,赵方史原先并没有那么过分,自打京里有了人,这两年狮子大开口,他们不是没想过往上头告,可那位太厉害了,告不动,有不信邪的,坚持去告,最后全由贵人给粉饰太平了。

  那位贵人,自然是赵方史的“孙女婿”、三皇子孙睿。

  第971章

  民不告官。

  尤其官不仅是官,背后还有个皇亲国戚。

  三殿下至今没有娶正妃,身边就赵氏女一个侧妃,这份量可不一般。

  只要吹吹枕头风,别说拿些银钱了,赵方史便是真弄出了人命,孙睿也能把事情给他按在江南地界,传不到京里。

  余将军在折子上写,这些商户原是不打算再告了的,毕竟有前车之鉴,少赚点总比没命赚强。

  可这一两年真吃不消了。

  赵方史的嘴巴越开越大,偏海运生意入了低谷。

  两湖受灾后,朝廷的赋税更多的压在了江南身上,让商户们喘不过气了。

  不做买卖要饿死,做买卖是赔钱,与其如此,不如大家伙一道搏一把,告一个大状。

  三皇子如此金贵人,事情张扬开了,总不好再一味护着赵方史了吧。

  余将军说了不少商队的困境,他知道自己的折子不会被拦,铁定能进文英殿,也是做好了宁愿得罪孙睿也要帮商户们说话的准备。

  说到底,他是个武将,建功立业都在战场上,孙睿再不满,圣上还能不让他带兵了?

  朝廷正是缺将的时候。

  再说,孙璧当日说的那番话,也给了余将军极大的触动。

  百姓本不该如此之苦,他想替受苦的商队说几句话。

  兵部尚书哪里想到这竟是这么一份折子,偏偏又不能当做没看见就打回去,只能硬着头皮,交给了傅太师。

  傅太师接过来一看,亦是十分诧异。

  这事儿一出,就算圣上要保,孙祈、孙宣都能引着御史们让孙睿的太子之位化为乌有。

  他颇为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好不容易等到圣上松口了,怎么就来了这么一桩呢!

  别说立太子、定人心了,这太子真的立了,才乱人心。

  傅太师摇了摇头,还是把折子交给了孙睿:“三殿下看看。”

  孙祈和孙宣都不知道折子的内容,但都看到孙睿的脸色越来越沉、越来越阴,一副风雨欲来的模样。

  孙禛凑过去看,待看清了,亦是整个人都怔住了。

  见他们兄弟如此,孙祈压不住好奇心,偏过身子看了两眼,不由自主地抽了一口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