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祈福这种话,只能骗骗小孩子了……
可让他阻拦杨淮,他又做不到。
这件事,总要有一个决断收场,既然他不是个能拿主意的,就听从父亲的话吧……
贺氏原本以为两个儿子的出现能让她脱身,哪怕最初对杨淮的处置有些回不过神来,但最终一定会帮助她。
随着他们的沉默,贺氏突然明白过来,一股子心火直冲脑海,她用力挣扎起来:“我这些年辛辛苦苦为了你们两个,你们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杨昔豫的肩膀不住颤抖着,撇过头不看贺氏。
杨昔知倒是抬起了头,只是眼睛里满满都是泪水:“您真是为了我们兄弟,为何要害祖母?您到底是为了谁?”
站在一旁的杨淮拿了块帕子来,一把塞到贺氏嘴里,他怕这三人再说下去,局势又要有变化。
“你听听你自己说的话,你若有半点悔意,我许是就手下留情了,可你没有。”杨淮哀声道。
贺氏被堵了嘴,否则一定会啐杨淮一口。
后悔?那是什么东西!
况且,有悔意就手下留情?骗鬼去吧!
贺氏挣不开绳子,又说不出话,被杨淮推进了轿子了,随后,昏昏沉沉不曾醒来的汪嬷嬷也被推了进来,压在她身上,叫她险些一口气就没上来。
轿子换了马车,马车出了京城,由杨淮的几个亲信送得远远的。
看着天边的鱼肚白,杨淮晃了晃身子,扶着柱子才站稳,他无心与两个儿子说道,摇摇晃晃走回了屋子里。
这一趟送走,贺氏和汪嬷嬷是再也不可能回京了。
他已经吩咐过了,等出了京畿一带,汪嬷嬷那个刁奴就乱棍打一通,留在附近的庄子上,能苟延残喘几日,就看她自个儿的造化了。
至于贺氏,就送得再远一些,严密看管起来,失了汪嬷嬷,她应当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了。
等明后年,京城里再不惦记着他们杨家这婆媳官司了,就再“病故”了吧。
这也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唯一能替老太太做的事情了。
杨家送走这一对主仆,街上到处都传开了。
有人骂、有人叹。
老太太出殡那日,好些人围在街两边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说什么的都有。
杨家上下,皆是垂着头,没有一个字的回应。
第480章 何谈前程
红白喜事,从来都是各家大事,不管男女,都得不了闲。
贺氏被送离京城,杨家上下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过,毕竟,后头还有三七、四七直到断七,又要安排出殡事宜,当家太太不见踪影,宾客们又不是瞎了眼的,怎么会发现不了少了这么一个重要人物呢?
杨淮想瞒下的,也仅仅是贺氏那不光彩的离京方式。
被五花大绑送出京城,这事儿搁在谁家都不好看,哪怕外头猜出来了,表面上这最后一层遮羞布还是扯不得的。
因而,消息是一早放出去了,家里上下,知情的不知情的,都封了口,不许讨论这事儿。
反正就是“诵经祈福”,多余的,都咽到肚子里。
杨淮还亲自去了趟顺天府,知道绍方德断断不会私底下收他杨家银钱,也没有摆出那副姿态来,只客客气气、规规矩矩说了一通好话。
什么“前回登门辛苦了绍大人”、什么“府里治丧、行事多有怠慢”,一套接着一套,绍方德再不好官场奉承,也只能端着笑容听他说完。
杨淮赔了礼,张嘴说了来意。
他想领回采初的遗体,与老太太一并厚葬。
绍方德对此并不意外。
杨家彼时的说辞是采初太过忠心耿直、以至于老太太去世后伤心过去、魔怔了,这样忠心的丫鬟,杨家现今要领回去,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衙门而言,这事儿既然不能办成正大光明的案子,那留着采初也不是一个事儿,让她入土为安,总好过挪去义庄、连副像模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绍方德没有为难人,让杨淮依照流程办事,把采初领回去了。
最终出殡那日,一并抬上山,就葬在了老太太边上。
杨家操办白事的议程,一下子就落在了杨钟氏身上。
杨钟氏从不曾管过家,在她嫁进来之前,这个家里的中馈就是贺氏拿捏着的,大小事情,贺氏一手办着,她又要揪着心怕老太太指手画脚,越发看重眼前权势,根本没有放权一分一厘给儿媳妇,
分家之后,贺氏更是一手遮天,把各个要紧位置上的人全换作了心腹。
贺氏是被送走的,落到杨钟氏手上也没有经过交接,她比两眼一抹黑好不了多少。
况且,她在娘家就不是长女,出阁之前没有好好学过这些。
而这些内宅里的老人,皆是一等一的滑头,贺氏倒了,有人倒向了杨钟氏,有人观望着想谋好处。
若是空闲时候,杨钟氏还能慢慢的、一点一点仔细整理思考,可眼前白事压着,之后又是腊月奉帐、准备过年,元月里走动奉礼,一桩接着一桩,根本没有间隙。
杨钟氏想过向其他几房叔母、妯娌请教的念头,可人家来参加白事是五服规矩,但指点中馈又不是天经地义的,纷纷摇头,对长房的家事避之不及。
杨钟氏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只能向邵姨娘、也就是画梅开口了。
可让他阻拦杨淮,他又做不到。
这件事,总要有一个决断收场,既然他不是个能拿主意的,就听从父亲的话吧……
贺氏原本以为两个儿子的出现能让她脱身,哪怕最初对杨淮的处置有些回不过神来,但最终一定会帮助她。
随着他们的沉默,贺氏突然明白过来,一股子心火直冲脑海,她用力挣扎起来:“我这些年辛辛苦苦为了你们两个,你们就是这么回报我的?”
杨昔豫的肩膀不住颤抖着,撇过头不看贺氏。
杨昔知倒是抬起了头,只是眼睛里满满都是泪水:“您真是为了我们兄弟,为何要害祖母?您到底是为了谁?”
站在一旁的杨淮拿了块帕子来,一把塞到贺氏嘴里,他怕这三人再说下去,局势又要有变化。
“你听听你自己说的话,你若有半点悔意,我许是就手下留情了,可你没有。”杨淮哀声道。
贺氏被堵了嘴,否则一定会啐杨淮一口。
后悔?那是什么东西!
况且,有悔意就手下留情?骗鬼去吧!
贺氏挣不开绳子,又说不出话,被杨淮推进了轿子了,随后,昏昏沉沉不曾醒来的汪嬷嬷也被推了进来,压在她身上,叫她险些一口气就没上来。
轿子换了马车,马车出了京城,由杨淮的几个亲信送得远远的。
看着天边的鱼肚白,杨淮晃了晃身子,扶着柱子才站稳,他无心与两个儿子说道,摇摇晃晃走回了屋子里。
这一趟送走,贺氏和汪嬷嬷是再也不可能回京了。
他已经吩咐过了,等出了京畿一带,汪嬷嬷那个刁奴就乱棍打一通,留在附近的庄子上,能苟延残喘几日,就看她自个儿的造化了。
至于贺氏,就送得再远一些,严密看管起来,失了汪嬷嬷,她应当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了。
等明后年,京城里再不惦记着他们杨家这婆媳官司了,就再“病故”了吧。
这也是他这个做儿子的,唯一能替老太太做的事情了。
杨家送走这一对主仆,街上到处都传开了。
有人骂、有人叹。
老太太出殡那日,好些人围在街两边看热闹,指指点点的说什么的都有。
杨家上下,皆是垂着头,没有一个字的回应。
第480章 何谈前程
红白喜事,从来都是各家大事,不管男女,都得不了闲。
贺氏被送离京城,杨家上下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过,毕竟,后头还有三七、四七直到断七,又要安排出殡事宜,当家太太不见踪影,宾客们又不是瞎了眼的,怎么会发现不了少了这么一个重要人物呢?
杨淮想瞒下的,也仅仅是贺氏那不光彩的离京方式。
被五花大绑送出京城,这事儿搁在谁家都不好看,哪怕外头猜出来了,表面上这最后一层遮羞布还是扯不得的。
因而,消息是一早放出去了,家里上下,知情的不知情的,都封了口,不许讨论这事儿。
反正就是“诵经祈福”,多余的,都咽到肚子里。
杨淮还亲自去了趟顺天府,知道绍方德断断不会私底下收他杨家银钱,也没有摆出那副姿态来,只客客气气、规规矩矩说了一通好话。
什么“前回登门辛苦了绍大人”、什么“府里治丧、行事多有怠慢”,一套接着一套,绍方德再不好官场奉承,也只能端着笑容听他说完。
杨淮赔了礼,张嘴说了来意。
他想领回采初的遗体,与老太太一并厚葬。
绍方德对此并不意外。
杨家彼时的说辞是采初太过忠心耿直、以至于老太太去世后伤心过去、魔怔了,这样忠心的丫鬟,杨家现今要领回去,也是“合情合理”的。
对衙门而言,这事儿既然不能办成正大光明的案子,那留着采初也不是一个事儿,让她入土为安,总好过挪去义庄、连副像模像样的棺材都没有。
绍方德没有为难人,让杨淮依照流程办事,把采初领回去了。
最终出殡那日,一并抬上山,就葬在了老太太边上。
杨家操办白事的议程,一下子就落在了杨钟氏身上。
杨钟氏从不曾管过家,在她嫁进来之前,这个家里的中馈就是贺氏拿捏着的,大小事情,贺氏一手办着,她又要揪着心怕老太太指手画脚,越发看重眼前权势,根本没有放权一分一厘给儿媳妇,
分家之后,贺氏更是一手遮天,把各个要紧位置上的人全换作了心腹。
贺氏是被送走的,落到杨钟氏手上也没有经过交接,她比两眼一抹黑好不了多少。
况且,她在娘家就不是长女,出阁之前没有好好学过这些。
而这些内宅里的老人,皆是一等一的滑头,贺氏倒了,有人倒向了杨钟氏,有人观望着想谋好处。
若是空闲时候,杨钟氏还能慢慢的、一点一点仔细整理思考,可眼前白事压着,之后又是腊月奉帐、准备过年,元月里走动奉礼,一桩接着一桩,根本没有间隙。
杨钟氏想过向其他几房叔母、妯娌请教的念头,可人家来参加白事是五服规矩,但指点中馈又不是天经地义的,纷纷摇头,对长房的家事避之不及。
杨钟氏纠结来、纠结去,最后只能向邵姨娘、也就是画梅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