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且在天孤神墓中,陈智曾经发现一卷商纣王帝辛,亲手所写的圣旨。

  帝辛在其中控诉了九尾天狐一族的奢靡残暴,对其咬牙切齿,希望能将其屠灭云云…

  从这一点上看,商纣王与他这位王后的关系其实并不好,而且十分畏惧。

  姜子牙是奉他的旨意,将九尾天狐封杀。

  从这一点上看,商纣王当时与西岐应该是站在同一条阵线上的。

  那后来九尾天狐被灭了,大家应该继续拥立商纣王为君主才对,为什么还要推翻他呢?

  是因为商纣王这个人太不成器吗?

  这都不是推翻合法君主的原因……

  看来当时那场战争,还是有很多真相,是现在不知道的。

  之后陈智,还翻阅了很多边缘性的资料,在那些上古时期传下来的大量卷轴中,寻找蛛丝马迹。

  然而这些边缘性材料,对商纣王帝辛这个人,依然很少记录。

  即便是提到了,也都是一笔带过,至于他的所葬之地,以及身后事,更是只字未提。

  这位在武王伐纣时期最重要的合法君主,就这样被隐去了。

  而陈智最终在一张发白的兽皮卷子上,却找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里面涉及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比干!”

  即便是提到了,也都是一笔带过,至于他的所葬之地,以及身后事,更是只字未提。

  这位在武王伐纣时期最重要的合法君主,就这样被隐去了。

  而陈智最终在一张发白的兽皮卷子上,却找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东西。

  里面涉及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比干!”

  第二百章 不食周粟

  这是一段非常小的原始记录,被被古时候一种特殊的树叶汁,书写在一张纯白的动物皮上,颜色到现在依然没有退。

  其记录的内容陈智是熟悉的,其实就是现在流传了几千年的成语,“不食周粟”的典故。

  粟,小米,泛指粮食。

  典故的内容是: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姓氏墨胎。

  孤竹君去世后,欲选一位继承人,叔齐出走,欲让位给兄长伯夷,两人互相谦让,后来纷纷离家而避。

  后来二人在路上相遇,听闻西伯侯姬昌善养老幼,深得人民拥戴,而入周投靠。

  而入了西岐之后才知道,文王已经仙逝,周武王继位,而拥兵伐纣。

  他们二人认为诸侯伐君是为不仁,极力劝谏,武王不听,决意灭商。

  伯夷、叔齐对周武王的行为嗤之以鼻,认为他们是乱臣贼子,誓死不作周的臣民。

  天下归周之后,他们也不吃周的粮食,隐居在首阳山,采野果为生。

  后一位妇人看到他们,便说:

  “你们自称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想没想过,现在采摘的野菜野果也是周朝土地上生长的呀!”

  二人一听,方知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遂决定绝食等死,从此留下了不食周粟的故事。

  后人用这个成语形容气节高尚,有骨气,誓死也不妥协的志气。

  但并不赞同他们二人的行为,批评他们心胸狭隘,周王朝以德治天下,天下之大莫非王土,他们不识时务,何苦这么矫情云云。

  不管怎样,这个成语的确是留下来了。

  陈智曾经觉得纳闷,以统治阶级的性格,怎么会允许这样有敌对情绪的故事向后代流传。

  所以曾经怀疑过这则故事,是后人杜撰的。

  直到现在发现这张兽皮卷子,才知道这成语的始尾,原来这件事情在周朝初期,真的发生过,而且有头有尾的被记录过。

  之所以没被当时的统治阶级消除,是因为这件事发生的地点,并不是当时周朝的势力范围内。

  那是一段很古老的外族文字,上面有外族的图腾,应该是当时的某个狩猎部落保留下来。

  内容记载和现在流传的大概差不多,只不过当时这两个人表现得更加刚烈一些,现场更血腥一些。

  他们不是被无知妇人嘲笑而死的,而是在周武王登基大典上,爬到当时最高的城楼,指着下方的周氏皇族高歌大骂,随后坠楼而死的。

  当时这件事很多人亲眼目睹,很多部落首领来庆贺的时候,也都看见了这件事,随后记录了下来。

  所以最后也无法掩盖,只能美化。

  但这两人当时那段痛骂的高歌,却包含一些特别的内容。

  歌曰:

  “暴虐啊!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神农、虞舜、夏禹者啊…,无迹!

  兮比干,忠臣烈子啊……

  誓以血肉葬君王!

  我王啊…,今葬于何处?

  兮比干,忠臣烈子啊……何处为汝剜心之地?”

  从这些文字上明显能够看出,这个叫比干的人,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忠臣良将。

  他曾经许诺,要厚葬商纣王帝辛,并说要以血肉葬之,而且这个血肉的概念,似乎与挖心有关。

  既然这些人临死痛骂的时候,都不知道帝辛到底葬在哪里。

  那就说明,当时商纣王所埋葬的地方,是非常保密的。

  甚至那当时当权的周武王和姜子牙,也不知道他的墓地究竟在何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