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个火山口非常的壮观,那一边远远看不到尽头,左右两边无限延伸开去,不知道通到什么地方。

  陈智知道,根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有很多遗落下来的死火山一直都是不解之谜,它们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一直都是神话和传说的发源地。从古至今,有无数火山中有盘龙居住,然后升天的传说,还有火山内埋葬了巨人的传说。还有传说,火山其实就是长眠于地下的巨神的怒火,巨神咆哮的时候,地火从下方喷出,就形成了火山,借此惩罚不忠于神灵的人类。

  其实一般来说,火山是地质层中的变迁影响导致的结果,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存在着高温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火山又分为“活火山”、“死火山”和“休眠火山”是地球上最具爆发性的力量,爆发时能喷出即日的能量,焚毁周围的一切。

  但现在的地质学家却发现,很多非常古老的火山,其形成的原因与地质变迁并没有关系,而且在一些火山的内部,竟然能发现精密人工的痕迹,有些火山口的深洞极其的深,以现代科技的力量都无法进入,但却在里面出土了一些巨大的装饰品,像是陪葬墓中的陪葬品一样,但这种现象极其罕有,已经被保密处理了,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任何解释。

  陈智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火山,虽然看起来是归于沉寂,但是附近的地表温度很高,地质缝隙和熔岩口都保持着热气口,在这看似安静的火山的下面,说不定就压着一条滚热的岩浆,才会冒出这么浓烈的硫磺的味道,很可能是一座蓄势待发的休眠火山。而戒指的光束,就直通这火山口的下方。

  但这对于眼下的鬼刀和陈智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在这样的环境里,疲惫和炙热早已经让他们忘记了恐惧和死亡的概念,只要下面有鬼木的踪迹,哪怕刀山火海也无所谓,已经没有心思去管下面会有多大的危险了。

  鬼刀摸了摸岩壁的滑度,然后用绳子一头的铁钩子,勾住了火山口的岩壁,拉拉绳子试了试牢固程度。

  陈智看了一眼手臂上的计时器,他们现在只有4个小时的时间了,过了4小时之后,陈智留在河岸边的那只气流就会消散掉,他们就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鬼刀确定了绳子抓牢了之后,纵身向下一跳,飞身落在了下面的岩壁上,对着陈智挥了挥手,陈智也像鬼刀一样,用铁钩子勾上岩壁跟着跳了下去。

  他们就这样抓着绳子以90度的角度慢慢向下攀岩而去,这种高难度的攀岩,他们曾经在日本尝试过,对陈智来说并不是难事。但难的是这里的温度越来越热,火山内的岩壁都是滚烫滚烫的,硫磺味呛的他们晕头转向。

  陈智他们此时已经顾不得其它了,只是一路飞快的向下攀爬,然而没想到的是,他们竟然很快就到了底。

  当双脚踩到地面的时候,陈智感觉下方的触感很奇特,像是踩到了滑溜溜的东西上面一样,而且四周霞气蒸腾,黑暗中到处闪着宝光,陈智用探照灯向下方照去,心里顿时一惊,差点伸手去抽刀。

  只见脚下的黑暗中,竟然是一条条盘旋纠缠在一起的黑色巨龙,那些黑色的巨龙被困在五色巨石内,怒眼圆睁,体态矫健,形态极其怪异,一条条张牙舞爪,杀气腾腾,似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竟然跟活的一样。

  第四百二十六章 旱神墓(五)

  陈智和鬼刀稳定了一下后,打开探照灯向周围仔细看去,只见这里居然是一块超大的五色石板,与入口处大那块质地很像,石板的表面很温润,霞气蒸腾,像一个圆形的盖子一样,将火山口封了起来。

  彩色石板中间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黑色石龙,石雕的工艺非常传神,在霞光中若隐若显,露出了浮游龙身,和彩色的鳞片,但这只龙的样子非常狰狞,像受到了极大的痛苦一样,张牙舞爪,獠牙血眼,和地狱恶鬼一样。

  陈智继续用探照灯向远方照去,当他看清楚这条龙整体的样子时,立刻向前方走去,只见黑龙的脊梁上有两条长长的创口,非常的明显,陈智走到那里,摸索着创口处,手中传来了冰凉的感觉。

  “这块彩色石板和这条黑色石龙,和这里的整体风格完全不同,好像是被后加在这里的,而且这条龙虽然活灵活现,但却体态怪异,表情过于狰狞,和我们传说中的龙不同,这条龙看上去邪气冲天,更像是一条被异化的邪龙,而且……”

  陈智说到这里,摸了摸脚下的龙脊梁上那两条明显的创口,

  “这里的这条龙,应该是一条被折翼的应龙。”

  应龙就是壁画中那条被轩辕黄帝请来战胜蚩尤的神灵,但与壁画中那五彩斑斓的神龙不同,这里的这条黑龙却极其的痛苦狰狞。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对龙的解释多种多样,将龙分为蛟龙、螭龙、虬、应龙等多种,传说龙最初都是些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

  而应龙则是一种有翼的龙,相传应龙的身形非常巨大,禹治洪水的时候曾经有应龙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

  《山海经?大荒东经》就曾经记载过,“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里面说的就是这种神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