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那天天气很好,熠辰宫的宫人和赵彻都起了个大早。
太子服比寻常的皇子服更为华贵,册立大典十分隆重,且程序繁杂,光是穿戴佩饰就花了很长的时间。
等一切就绪,赵彻起身,领着孙行去议政殿。
他现在还没资格去议政殿商议朝政,只能等恒德帝传召的时候进去领旨。
天气已经十分冷了,在殿外等候的时候,外面没有烧火盆,冷风瑟瑟,赵彻挺直背脊站在外面,一刻也不曾松懈。
他无数次的在脑海里想,如果母后还活着,这个时候应该会陪他一起站在这里,甚至还会拉着他的手。
母后性子宽厚,手向来也是温暖柔软的,在这样的冬季更是显得温暖灼人。
赵彻没有等太久,孙越海尖利的声音便从殿内传来。
赵彻走进殿中接旨,然后跟在恒德帝身后,领着文武百官去掖廷阁。
这是一支相当浩大的队伍,加上随行的宫人和禁卫军,足足有好几百人,但全程都很安静,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不合时宜的声响。
赵彻一直看着恒德帝的背影,他的父皇很高大,肩背挺阔,在他幼年时期,还曾骑坐在父皇的肩头,那个时候他很快乐,觉得自己在父皇肩上可以看很高很远。
但现在,他的父皇挡在他面前,让他看不到前路,看不到舅舅,也看不到母后真正的死因。
这一切都被掩藏在这座看似繁华无比的宫殿之下,发臭,腐烂。
但同时赵彻也知道,只要他能做到父皇的位置,这一切终将被揭开,露出它原本的面目。
册立大典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
别人都只是负责观礼,赵彻一直没有停下,结束的时候出了一身薄汗,不过还不能休息,恒德帝把他叫到御书房,把太尉、御史大夫和丞相介绍给他认识,从今天开始,他除了要在太学院修习课业,还要和他们三位一起学习治国之道和御下之术。
赵彻向三位行礼,算是拜了三人为师。
这一聊又是一个多时辰,从御书房出来,太阳已经有点斜了,赵彻没回宫,去了一趟慈安宫。
自从皇后病逝,他就很喜欢来慈安宫。
慈安宫和熠辰宫里的气场有点像,都死气沉沉的。
皇后在世时,经常会到慈安宫给太后请安。
她性情好,有着女子少有的聪慧,为人妻为人母都做得很好。
但有好几次,皇后从慈安宫回来,眼眶都是红的,她情绪掌控得极好,如果不是赵彻心细恐怕都发现不了。
太后不喜欢皇后。
这在宫里是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没人敢在背后嚼舌根,赵彻之前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直到皇后病故,才回想起许多让人后背发凉的细节。
皇后病重那段时间,太后赏了很多名贵的药物,但没有一次来看过皇后,虽说太后的位分摆在那里,不来也没什么,但皇后故去后,太后嘴里对皇后连一句缅怀都没有,像是宫里从来都没有过这样一个人。
赵彻非常想不通,明明他的母妃是那样娴静美好的一个人,还有着显赫的家世,太后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她。
太后年纪大了,消化能力不强,慈安宫的宫人已经在准备晚膳,见赵彻过来都很惊讶。
今天可是太子的册封大典,忙了一天,太子殿下不回去休息,怎么还来看太后?
宫人匆匆忙忙进去禀告,赵彻踏着宫人最后一句禀告进入殿中。
太后露出和善的笑,自己的孙儿在这样重要的日子还忘不了她,她自然是高兴的。
“睿玄给皇祖母请安。”赵彻如常行礼,太后将他拉到自己身边,笑着说:“都已经做太子了,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
赵彻笑笑,说:“本来册封典礼结束,孙儿就想过来见皇祖母的,但父皇和国丈在御书房留孙儿说了会儿话,就耽误了。”
“他们都说什么了?”
太后慈爱的问,赵彻说:“没说什么特别的,就是教了孙儿一些治国之策,太尉说,治国最根本的是要国富民强,外公最是擅长这些,孙儿想向父皇提议,继续扩展卫家的商业板块。”
太后脸上的笑意变浅,冷声说:“你外公年事已高,如今又痛失爱女,身体大不如前,不能再过多操劳了,睿玄不能为了治国再如此累着他,这样你母后在天上也难安息的。”
赵彻垂眸,看着太后指尖红艳艳的蔻丹问:“那皇祖母觉得此事要如何处理才好?”
第267章 帝王篇(番外)
赵彻把话喂到了太后嘴边,他表现得很乖顺,看上去很好拿捏的样子。
太后放下警惕,摸着赵彻的脑袋温和的说:“后宫自古不得议政,你父皇自会找可靠的人处理,睿玄刚做了太子,还是多和丞相这些重臣好好研习一下治国之道,不要在其他无关紧要的事上浪费心思。”
赵彻依然垂着脑袋,点头应道:“好,皇祖母的叮嘱孙儿都记住了。”
太后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谈,留赵彻一起用晚膳,借着赵彻被封太子的名义,让御膳房加了好几道菜。
赵彻忙了一天是真的饿了,晚饭吃了整整两碗,太后瞧在眼里,笑在脸上。
吃完饭,太后又拉着赵彻聊了会儿天,直到忍不住犯困,赵彻才起身离开。
太子服比寻常的皇子服更为华贵,册立大典十分隆重,且程序繁杂,光是穿戴佩饰就花了很长的时间。
等一切就绪,赵彻起身,领着孙行去议政殿。
他现在还没资格去议政殿商议朝政,只能等恒德帝传召的时候进去领旨。
天气已经十分冷了,在殿外等候的时候,外面没有烧火盆,冷风瑟瑟,赵彻挺直背脊站在外面,一刻也不曾松懈。
他无数次的在脑海里想,如果母后还活着,这个时候应该会陪他一起站在这里,甚至还会拉着他的手。
母后性子宽厚,手向来也是温暖柔软的,在这样的冬季更是显得温暖灼人。
赵彻没有等太久,孙越海尖利的声音便从殿内传来。
赵彻走进殿中接旨,然后跟在恒德帝身后,领着文武百官去掖廷阁。
这是一支相当浩大的队伍,加上随行的宫人和禁卫军,足足有好几百人,但全程都很安静,没有任何一个人发出不合时宜的声响。
赵彻一直看着恒德帝的背影,他的父皇很高大,肩背挺阔,在他幼年时期,还曾骑坐在父皇的肩头,那个时候他很快乐,觉得自己在父皇肩上可以看很高很远。
但现在,他的父皇挡在他面前,让他看不到前路,看不到舅舅,也看不到母后真正的死因。
这一切都被掩藏在这座看似繁华无比的宫殿之下,发臭,腐烂。
但同时赵彻也知道,只要他能做到父皇的位置,这一切终将被揭开,露出它原本的面目。
册立大典一直持续到下午才结束。
别人都只是负责观礼,赵彻一直没有停下,结束的时候出了一身薄汗,不过还不能休息,恒德帝把他叫到御书房,把太尉、御史大夫和丞相介绍给他认识,从今天开始,他除了要在太学院修习课业,还要和他们三位一起学习治国之道和御下之术。
赵彻向三位行礼,算是拜了三人为师。
这一聊又是一个多时辰,从御书房出来,太阳已经有点斜了,赵彻没回宫,去了一趟慈安宫。
自从皇后病逝,他就很喜欢来慈安宫。
慈安宫和熠辰宫里的气场有点像,都死气沉沉的。
皇后在世时,经常会到慈安宫给太后请安。
她性情好,有着女子少有的聪慧,为人妻为人母都做得很好。
但有好几次,皇后从慈安宫回来,眼眶都是红的,她情绪掌控得极好,如果不是赵彻心细恐怕都发现不了。
太后不喜欢皇后。
这在宫里是个心照不宣的秘密。
没人敢在背后嚼舌根,赵彻之前根本没有往那方面想,直到皇后病故,才回想起许多让人后背发凉的细节。
皇后病重那段时间,太后赏了很多名贵的药物,但没有一次来看过皇后,虽说太后的位分摆在那里,不来也没什么,但皇后故去后,太后嘴里对皇后连一句缅怀都没有,像是宫里从来都没有过这样一个人。
赵彻非常想不通,明明他的母妃是那样娴静美好的一个人,还有着显赫的家世,太后还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她。
太后年纪大了,消化能力不强,慈安宫的宫人已经在准备晚膳,见赵彻过来都很惊讶。
今天可是太子的册封大典,忙了一天,太子殿下不回去休息,怎么还来看太后?
宫人匆匆忙忙进去禀告,赵彻踏着宫人最后一句禀告进入殿中。
太后露出和善的笑,自己的孙儿在这样重要的日子还忘不了她,她自然是高兴的。
“睿玄给皇祖母请安。”赵彻如常行礼,太后将他拉到自己身边,笑着说:“都已经做太子了,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规矩。”
赵彻笑笑,说:“本来册封典礼结束,孙儿就想过来见皇祖母的,但父皇和国丈在御书房留孙儿说了会儿话,就耽误了。”
“他们都说什么了?”
太后慈爱的问,赵彻说:“没说什么特别的,就是教了孙儿一些治国之策,太尉说,治国最根本的是要国富民强,外公最是擅长这些,孙儿想向父皇提议,继续扩展卫家的商业板块。”
太后脸上的笑意变浅,冷声说:“你外公年事已高,如今又痛失爱女,身体大不如前,不能再过多操劳了,睿玄不能为了治国再如此累着他,这样你母后在天上也难安息的。”
赵彻垂眸,看着太后指尖红艳艳的蔻丹问:“那皇祖母觉得此事要如何处理才好?”
第267章 帝王篇(番外)
赵彻把话喂到了太后嘴边,他表现得很乖顺,看上去很好拿捏的样子。
太后放下警惕,摸着赵彻的脑袋温和的说:“后宫自古不得议政,你父皇自会找可靠的人处理,睿玄刚做了太子,还是多和丞相这些重臣好好研习一下治国之道,不要在其他无关紧要的事上浪费心思。”
赵彻依然垂着脑袋,点头应道:“好,皇祖母的叮嘱孙儿都记住了。”
太后没在这个话题上多谈,留赵彻一起用晚膳,借着赵彻被封太子的名义,让御膳房加了好几道菜。
赵彻忙了一天是真的饿了,晚饭吃了整整两碗,太后瞧在眼里,笑在脸上。
吃完饭,太后又拉着赵彻聊了会儿天,直到忍不住犯困,赵彻才起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