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地图确凿无疑地显示,一亿多年前石炭纪时期的地表出现了巨大的裂缝和沟壑,日后它们会将非洲从曾经连成一片的欧洲(当时还是可怖的原始传奇中的瓦鲁西亚)、亚洲、美洲和南极洲分离出去。其他壁雕(尤其是描绘包围我们的这座巨大死城在五千万年前奠基的一幅)显示出现今的所有陆块已经完全分离。在我们能找到的最晚近的样本中(大约出自上新世),今日世界已经几乎成形,但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尚互相连接,北美洲和欧洲还通过格陵兰相通,格雷厄姆地将南美洲和南极大陆连成一片。在石炭纪的地图中,包括洋底和分离陆块在内的整个地球上,满是象征着古老者巨型石城的标记。但在后续的壁雕中,它们逐渐退回南极地区的趋势变得越发明显。在最后的上新世样本中,陆地城市只剩下南极大陆和南美洲尖端的寥寥几座,南纬五十度圈以北没有任何海底城市。古老者对北方世界的了解甚至兴趣似乎降到了零,只有一项关于海岸线的研究除外,那是它们用折扇状肉膜翼进行长途探索飞行时完成的。
山脉隆起、陆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分裂、陆地或洋底的地震以及其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毁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者越来越少地建造新城市以取代被毁灭的旧城。包围着我们的巨型死亡都市似乎是这个种族的最后一片大型聚居中心,兴建于白垩纪一场剧烈的地壳弯曲活动摧毁了不远处一座更宏伟的城市之后,这片区域似乎是古老者观念中最神圣的地方,据信就是降临地球的第一批古老者选择定居的原始洋底。我们在壁雕中认出了这座新城市的许多建筑物,它沿着山脉朝各个方向都绵延伸展了上百英里,远远超出飞行勘测的最大范围。根据壁雕的记录,这里保存了一些神圣的石块,它们曾经是第一座洋底城市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岁月中的地层挤压与隆起,最终来到阳光之下。
第8章
自不必说,丹弗斯和我怀着特别的兴趣和奇异的敬畏感研究了与身处的城市相关的所有事物。这方面的材料自然多得数不胜数。我们运气很好,在这座城市错综复杂的地面一层找到了一幢修建得很晚的房屋,尽管邻近的一道裂沟对墙面造成了些许破坏,但仍旧有大量的壁雕保存完好,当时的技艺虽然有所衰败,但所讲述的区域历史依然完整,年代比我们得以最后一次管窥人类前世界的那幅上新世地图要晚近许多。这是我们详细勘察的最后一个场所,因为在那里的某些发现给了我们一项更紧迫的新任务。
我们无疑身处地球最奇特、最怪异和最可怖的一个角落。它是现存所有陆地中最古老的,我们越来越深信这片恐怖高原就是传说中噩梦般的冷原,连《死灵之书》的疯狂作者都不愿谈论的地方。那条巍峨山脉长得可怕,从威德尔海东岸的路德维希地开始,贯穿了整块南极大陆。它最高耸的部分犹如一道巨大的圆弧,从南纬82度、东经60度绵延伸展到南纬70度、东经115度,凹陷一侧面对我们的营地,通向大海的末梢位于冰封的临海区域,威尔克斯和莫森都曾在南极圈瞥见过它终端处的山丘。
然而,大自然还诞生了更光怪陆离的夸张巨物,而它离我们近得令人心悸。我说过有些山峰的高度超过了喜马拉雅山,但壁雕不允许我说它们就是地球上的最高峰。这一可怖的殊荣无疑应该属于另一座山脉,但半数壁雕完全不愿刻画它的身影,剩下那些就算描绘了也带着明显的厌恶和惊恐情绪。古老者似乎刻意回避这片古老大陆的某个部分,将其视为无可名状、难以形容的邪恶之地,那里早在地球甩出月球、古老者刚降临后不久就从海底升出了水面。修建于此的城市早在古老者来临前就已风化成沙,古老者发现该城是被突然遗弃的。第一次大规模地壳弯曲运动在科曼奇纪震撼了这片区域,令人恐惧的高耸山峰在最可怕的喧嚣和混乱中忽然拔地而起,地球孕育出了她最巍峨也是最恐怖的山脉。
假如壁雕的比例尺正确无误,那些可憎怪物的高度肯定超过了四万英尺,比我们飞越的那骇人听闻的疯狂群山还要庞大许多。它们似乎从南纬77度、东经70度绵延伸展到南纬70度、东经100度,离这座死城还不到三百英里。若是没有乳白色的朦胧雾霭,我们望向西方应该能模糊窥见那摄人心魄的顶峰。在玛丽皇后地漫长的南极圈海岸线上应该也能见到它的北部末端。
追溯到那个日益衰落的年代,有些古老者会面朝它们进行怪异的祷告,谁也不敢接近甚至只是猜测山脉背后隐藏着什么。人类的视线从未触及过那些山峰,看着壁雕中传达的情绪,我不禁祈祷最好永远如此。山脉外侧沿威廉二世地与玛丽皇后地海岸线分布的山丘保护着我们,感谢上帝,到现在还没有谁能够登上、翻越那些山丘。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质疑古老的传说以及前人的畏惧了,也不会嘲笑人类之前的雕刻者描绘的荒诞景象:闪电偶尔会意味深长地驻留每一座阴郁山峦的顶点,无法解释的辉光会在某座可怖的尖峰亮彻整个极地长夜。纳克特古老絮语里提到的冰冷荒原中的卡达斯或许有着真实和恐怖的含义。
附近区域的怪诞同样不遑多让,尽管还没有可憎到无可名状。这座城市奠基后不久,旁边的巍峨山脉上就建起了核心神庙,许多壁雕描绘了奇形怪状的绮丽巨塔直插天空,但如今在那里只能见到奇特的立方体和墙垒攀附于山岩之上。随着岁月的流逝,岩洞开始出现,逐渐被改造为神庙的附属建筑。又经过许多个世纪,地下水掏空整个区域的石灰岩矿脉,群山、丘陵和高原底下成了互相连接的洞穴与廊道构成的网络。许多壁雕讲述了在地底深处探险的历程,还有最终的发现:潜藏于地球深处、永远不见天日的冥府海洋。
山脉隆起、陆块在离心力作用下分裂、陆地或洋底的地震以及其他自然因素导致城市毁灭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有意思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古老者越来越少地建造新城市以取代被毁灭的旧城。包围着我们的巨型死亡都市似乎是这个种族的最后一片大型聚居中心,兴建于白垩纪一场剧烈的地壳弯曲活动摧毁了不远处一座更宏伟的城市之后,这片区域似乎是古老者观念中最神圣的地方,据信就是降临地球的第一批古老者选择定居的原始洋底。我们在壁雕中认出了这座新城市的许多建筑物,它沿着山脉朝各个方向都绵延伸展了上百英里,远远超出飞行勘测的最大范围。根据壁雕的记录,这里保存了一些神圣的石块,它们曾经是第一座洋底城市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岁月中的地层挤压与隆起,最终来到阳光之下。
第8章
自不必说,丹弗斯和我怀着特别的兴趣和奇异的敬畏感研究了与身处的城市相关的所有事物。这方面的材料自然多得数不胜数。我们运气很好,在这座城市错综复杂的地面一层找到了一幢修建得很晚的房屋,尽管邻近的一道裂沟对墙面造成了些许破坏,但仍旧有大量的壁雕保存完好,当时的技艺虽然有所衰败,但所讲述的区域历史依然完整,年代比我们得以最后一次管窥人类前世界的那幅上新世地图要晚近许多。这是我们详细勘察的最后一个场所,因为在那里的某些发现给了我们一项更紧迫的新任务。
我们无疑身处地球最奇特、最怪异和最可怖的一个角落。它是现存所有陆地中最古老的,我们越来越深信这片恐怖高原就是传说中噩梦般的冷原,连《死灵之书》的疯狂作者都不愿谈论的地方。那条巍峨山脉长得可怕,从威德尔海东岸的路德维希地开始,贯穿了整块南极大陆。它最高耸的部分犹如一道巨大的圆弧,从南纬82度、东经60度绵延伸展到南纬70度、东经115度,凹陷一侧面对我们的营地,通向大海的末梢位于冰封的临海区域,威尔克斯和莫森都曾在南极圈瞥见过它终端处的山丘。
然而,大自然还诞生了更光怪陆离的夸张巨物,而它离我们近得令人心悸。我说过有些山峰的高度超过了喜马拉雅山,但壁雕不允许我说它们就是地球上的最高峰。这一可怖的殊荣无疑应该属于另一座山脉,但半数壁雕完全不愿刻画它的身影,剩下那些就算描绘了也带着明显的厌恶和惊恐情绪。古老者似乎刻意回避这片古老大陆的某个部分,将其视为无可名状、难以形容的邪恶之地,那里早在地球甩出月球、古老者刚降临后不久就从海底升出了水面。修建于此的城市早在古老者来临前就已风化成沙,古老者发现该城是被突然遗弃的。第一次大规模地壳弯曲运动在科曼奇纪震撼了这片区域,令人恐惧的高耸山峰在最可怕的喧嚣和混乱中忽然拔地而起,地球孕育出了她最巍峨也是最恐怖的山脉。
假如壁雕的比例尺正确无误,那些可憎怪物的高度肯定超过了四万英尺,比我们飞越的那骇人听闻的疯狂群山还要庞大许多。它们似乎从南纬77度、东经70度绵延伸展到南纬70度、东经100度,离这座死城还不到三百英里。若是没有乳白色的朦胧雾霭,我们望向西方应该能模糊窥见那摄人心魄的顶峰。在玛丽皇后地漫长的南极圈海岸线上应该也能见到它的北部末端。
追溯到那个日益衰落的年代,有些古老者会面朝它们进行怪异的祷告,谁也不敢接近甚至只是猜测山脉背后隐藏着什么。人类的视线从未触及过那些山峰,看着壁雕中传达的情绪,我不禁祈祷最好永远如此。山脉外侧沿威廉二世地与玛丽皇后地海岸线分布的山丘保护着我们,感谢上帝,到现在还没有谁能够登上、翻越那些山丘。我已经不像过去那样质疑古老的传说以及前人的畏惧了,也不会嘲笑人类之前的雕刻者描绘的荒诞景象:闪电偶尔会意味深长地驻留每一座阴郁山峦的顶点,无法解释的辉光会在某座可怖的尖峰亮彻整个极地长夜。纳克特古老絮语里提到的冰冷荒原中的卡达斯或许有着真实和恐怖的含义。
附近区域的怪诞同样不遑多让,尽管还没有可憎到无可名状。这座城市奠基后不久,旁边的巍峨山脉上就建起了核心神庙,许多壁雕描绘了奇形怪状的绮丽巨塔直插天空,但如今在那里只能见到奇特的立方体和墙垒攀附于山岩之上。随着岁月的流逝,岩洞开始出现,逐渐被改造为神庙的附属建筑。又经过许多个世纪,地下水掏空整个区域的石灰岩矿脉,群山、丘陵和高原底下成了互相连接的洞穴与廊道构成的网络。许多壁雕讲述了在地底深处探险的历程,还有最终的发现:潜藏于地球深处、永远不见天日的冥府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