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啊~啊~啊~~啊~啊~啊~~

  幼年卖做郑家妓~

  几分红颜受赏识~

  啊~啊~啊~~啊~啊~啊~~

  家主欲我魅上官~

  幸而略识几个字~

  啊~啊~啊~~啊~啊~啊~~

  洛阳之乱雨打萍~

  几经转卖张平手~

  啊~啊~啊~~啊~啊~啊~~

  听闻北方降圣人~

  救苦救难消灾厄~

  啊~啊~啊~~啊~啊~啊~~

  北望王师度劫波~

  王师不来泣涟连~

  啊~啊~啊~~啊~啊~啊~~

  忽闻将军自北来~

  奴家涕泪满衣裳~

  嗨呀嗨嗨哟~嗨呀嗨嗨哟~

  忽闻将军自北来~

  奴家涕泪满衣裳~~

  第207章 江山长久

  在王虎占据了坞堡后,苍秀儿也没有过多的耽搁,立刻就将部分粮草、军卒分批运抵了豫州与兖州的边境。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时间,周围的小坞堡有的主动投奔,有的望风而降,有的据堡自守,也有大量投奔了祖逖。

  一时间,在这天寒地冻的时间,豫州的动作非常大。

  这些消息当然也飞快传到了东晋的建邺城。

  冬天的建邺阴冷刺骨,今年的新年不知为何,细雨不断,在很多人的感觉中,仿佛整个空气都弥漫着肃杀之意。

  北方的消息加重了这种感觉。

  建邺的贵族们串门聚会的次数也猛然上升,各种联络沟通,开始为家族未来钻营。

  他们在平日里为了官位勾心斗角,有空便游山玩水,但在遇到这种大事时,认知出奇的一致,那便是无论如何,都要将北方挡住。

  如今的晋朝,对他们这些贵族世家来说,是最为满意的时候,王权暗弱,大计皆由他们这些贵族世家提议执行,简直有如古时,天子垂拱而治,无为而为。

  而北方一但南下,那哪还有他们这些世家望族的立锥之地?

  但后路还要备着的,一但有变,家族总要有些血脉在北地传承。

  ……

  面对建邺的人心惶然,丞相王导却是波澜不惊,公务之外,平时都在下棋清淡,让人以为他有胸有成竹,加上这位治世颇有成效,一时倒也让人心安稳下来。

  在宫廷之中,晋元帝司马睿整夜整夜睡不着,头发掉得厉害,每日白天招见朝臣如流水不说,晚上还连着两夜让丞相王导入宫商议要事,同时下诏让镇守在江州南昌的大将军王敦速回建邺,商议国事。

  今日一早,他又召见从北地归来的卫家大郎卫璪询话。

  但许是熬夜太久,他没等一会,便倚靠着床榻,沉沉睡去,内宦不敢唤他,小心轻柔地为他披上了丝被,同时让到来的卫璪在外厅等候。

  天气阴冷,宫殿的偏厅只有一个火盆,风吹帘起,冻得卫璪就是一个机灵,想起了北方那双层保暖的小宅。

  去岁,他久等二弟不至,担心家人,就从北方乘船南下,谁想中间送信的船只颠覆,正好和北上的弟弟错过了,他回来时,母亲大喜大悲,喜他活着回来,悲他与弟弟错过,小儿病重,在北方会不会有不测?一时间又病倒了。

  卫璪在家照顾老小,好容易母亲病好了些,轻松一点,又被晋帝招来问话,晾在这偏厅足有一个时辰了。

  突然间,一个十四五岁、轮廓深邃,有几分胡人血统的俊美少年掀开门帘,好奇地看着他:“你便是卫玠之兄,那个在北方为奴两年,辛苦逃回的卫璪?”

  当年卫璪被北方军从洛阳救下后,欠下的除了救命之恩,还就是天价的治疗费用,那时他与家人离散,早就断了通讯,没钱赎身,于是在还债,没想到回来之后把细节告知母亲,事情便就此传了出去,最近在建邺里走着,都能感觉到四面八方的异样目光。

  但这问题不大,卫璪淡定行礼,道:“回太子话,正是如此。”

  宫人穿着都有制式,卫璪以前是皇帝的散骑侍郎,便是第一次见也可以推断出这少年便是晋帝长子,刚刚被立为太子的司马绍。

  “孤有一友人,名叫王悦,是丞相家的嫡子,也去了北地,你可曾见过?”司马绍问。

  “见过。”卫璪恭敬道。

  “那他现在如何了?”太子又问。

  卫璪沉吟了一下,实话实说:“他如今与吴王世子甚是亲密,同吃同住。”

  太子瞬间皱起眉头,感觉心中冒起一丝酸涩,王悦这家伙,怎么可以乱交朋友——那司马邺虽然当过几天皇帝,却已经是个无兵无臣,寄人篱下之辈,哪里比得我这个正统太子?

  但他知道自己溜过来的时间并不多,便继续道:“你给我讲讲北地,可知那里户口几何?税赋几何?军卒几何?”

  卫璪摇头:“此为机密,吾不知也,太子可询太师相告。”

  “他们总是捡好听的说予孤,”司马绍无奈道,“说北方女子为政、人伦颠倒、礼法不存,但王悦给我信里,不是那么说的,孤便来问你。”

  但王悦的信里说得也不多,仿佛隔靴搔痒,让人心里难受。

  卫璪微微一笑,谨慎道:“太子再问便是。”

  “就……”司马绍眼珠一转,“就说说你的事,你是怎么在北方为奴的?”

  卫璪回忆了一下,有些怀念地讲起了自己在北方生活的经过。

  开始时,日子并不好过,他一个贵公子,一个人生活极为不便,但日子久了,便也适应了,后来他因为字写得极好,便给人写牌匾,写一种叫“店铺布告”的之类的东西,渐渐有了闲钱,租了个做文书的铺子,后来去了和崔家女一起从上党迁去了幽州,趁着地价没怎么涨,用积蓄买了套旧房,翻新改造后出租了一部分,生活基本便过得过去了。

  这是简单而平淡的日子,有时会帮帮一些匠人写状子……

  “什么是状子?”

  “就是有些工坊的匠人,要联名给市政提出请求,比如我走之前,最后写的一张,就是要求把北面的城墙拆掉,或者增加一个城门,这样城外匠人们进城会少很多时间,能作多的活。”

  “他们还想做更多的活?”司马绍瞪大了眼睛,无法理解。

  “不错,他们活是按产出的物件计算工钱,”卫璪点头道,“那边的匠人们,没有匠籍,来去自由,没有官吏管理,所以他们愿意做得多一些,换得更多钱财。”

  “那为何要如此呢?”司马绍更不能理解了,“匠户是朝廷和主家的财产,主家供他们吃穿,又何必奔波劳苦,去挣那点钱财?”

  这个问题讲下去就触及红线了,卫璪一时间不太想讲,于是道:“大约是他们太蠢了吧。”

  司马绍却是个聪慧的太子,瞬间不悦:“这就我们两人,你有什么不能说的?”

  卫璪不由苦笑,把自己在北方学到的,把劳动积极性和财富的思想掏了一点皮毛,给少年讲了。

  司马绍听得入迷,觉得打开新世界大门,于是又追问更多。

  卫璪尽量挑选能讲的,不那么范忌讳的东西的讲给他听,其中,就讲起了渤海公的身世,又进而牵连出了八王之乱,到后来,司马绍好奇起了司马家是怎么得到天下的。

  这哪是他在皇宫里可以讲的东西?卫璪被问得哑口无言,干脆就说不知道。

  司马绍却不放过他,硬要他说。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无妨,告诉他吧。”

  两人回头,看到了晋帝满头白发,憔悴的模样。

  卫璪于是把司马家篡夺皇位、欺负孤寡的事情都说了一番,听得太子目瞪口呆,以手捂脸,羞愧得不想见人。

  晋帝轻咳了数声,也没遣退太子,便直接了当地问卫璪:“若北方南下,行当年灭吴之事,国中何人可挡?”

  卫璪这次是真的无奈了:“这,应以大将军出战。”

  晋帝听此言,神色淡淡,便让他退下了。

  “父皇。”司马绍坐到他身边,“父皇不必担心,儿臣愿领兵出淮,必阻兖州军卒南下。”

  晋帝慈爱地摸摸他的头顶,叹息道:“儿啊,立你为太子,也不知是福是祸……”

  司马绍机敏无比,闻言便大惊:“父皇何出此言,难道是大将军处有变?”

  大将军王敦从统领军权起,便越发骄纵,如今更是将南昌经营的如铁桶一般,明明有吴兴沈氏的钱粮支持,还向朝廷百般讨要,如今晋国只占扬州之地,扬州之赋已经加无可加,江南世家更是怨念滔天,先前若不是父皇反应迅速,吴兴太守就险些叛乱成功。

  就算如此,父皇也不敢动出身江南豪强的吴兴太守,甚至不敢贬他官职,只能将他反复调动,最怕激起江南大族的反心。

  “王敦那竖子,几次皆不应诏,”晋帝沉重地叹息,“若想挡住北方,只能派吴人周访领兵入淮,以抗北地,还要调动扬州之军士……”

  守江必守淮,淮河一失,那长江天险便处处都是破绽,豫州便是淮河所在,绝不能落入敌手。

  司马绍也明白这一点,他勃然大怒:“这简直是目无君上,父皇,那王敦狼子野心,万万不可如此啊!”

  扬州的兵马是晋帝手下唯一忠于他的士卒,一但北调,京畿一带便立时空虚,若与北方战胜还好,一但战败或者僵持,那他们司马家便是真的要任王敦宰割了。

  再说了,王敦手下的兵马也是百战之师,远胜过吴人这边新招的兵马,都已经万般火急的时刻,这王敦居然还打着一石二鸟之计,就不怕北方会分而击之么?

  “王敦说北方在荆州亦有动作,他不能轻离。”晋帝冷笑一声,却牵动病体,捂唇用力咳嗽了数声,才缓缓道,“吾已命王导亲自去劝,让他领兵北上,但愿他知道轻重。”

  司马绍当然是恭维父亲英明,但心中却难免悲凉。

  如今朝廷中有七成的官吏,都是王家或者与王家有姻亲之人,世人皆传王与马共天下,甚至父亲调动兵马,还得让王家人去说服。

  他又忍不住想到刚刚听到的事情——如今的情形,与当年司马家夺得曹家江山,何其相似?

  他们的晋朝天下,真能长久吗?

  第208章 打蛇随棍

  江南扬州,吴兴郡。

  一场冬雨中,行人匆忙,这处因着北方贸易的中转,这里一年比一年繁华,但大街之上,依然随处可见穷困的乞食者,或者在吴兴船坞边徘徊,想要在对方招临时工时讨口饭吃。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