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过金发簪不能戴,木簪还是能带的,庄姬为了安抚住女儿,拿出之前云初给的木发簪,也给她挽了一个女|童的发髻。
季奵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戴木发簪之后,也就没再闹腾了,本来她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次去城里,仲父想把家里的布匹换掉一些,他拿了两布匹放到背篓里,准备换一百斤细粮,三百斤豆面回来。
为了搬这些粮食,庄姬和季奵都背上了背篓,陶罐里的海盐是最重要、最不能忘记的,被庄姬小心的放进了自己背篓里。
天已经大亮了,季奵他们的早饭也来不及在家里吃了,好在豆饼不像糊糊那样要用陶碗装着,她和仲和一人拿了一个豆饼在手里,一边吃一边赶路,也不影响什么。
一家人出了门之后,还去了一趟伯华家,让他过去帮着看一下家。
毕竟现在不是以前了,现在家里还房子几百枚布币,十几匹布料呢,可怕被人偷了。
虽然渔村的人都是几辈人都住在这里,知根知底的,但是钱帛动人心,该防还是要防的。
伯华一个大男人还好,借着仲父的光赚了这么多粮食,又得了煮海盐的方法之后,听仲父说今天一家人都要进城之后,当即点了点头,表示吃了饭就把家里的渔网拖到仲父家门口去修补,肯定把他屋子里的东西看好。
惠姬作为女人,心思本来就要细一些,看着庄姬身上穿着的新衣服,头上戴着的金发簪,心里的艳羡之意都快扑腾出来了。
女人嘛,都是喜欢衣服首饰的,哪怕是整日为了生计发愁的村妇也不例外,她们只不过是没有条件罢了,要是有了条件,肯定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这不家里才得了不少布匹,惠姬本来就打算趁着冬日没什么活计,给家里的人做都做一身新衣,如今看着庄姬身上款式新奇,颜色亮丽的衣物,当即就挪不开眼了。
“弟妹,你这衣服真不错,正好我这两天想裁新衣服,等你从城里回来之后,一定让我仔细看看你这衣服,我好按着这个式样做新衣服。”
庄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当即一口答应下来,直说等她从城里回来之后,就把衣服给她送过来,随便她怎么看。
在现代女人都是不愿意和别人撞衫的,但是在庄姬她们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这些想法。
况且她衣服的这个颜色和上面的绣花,惠姬就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第85章 献盐、
从渔村到城里, 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仲父他们两个人大人还好,季奵、仲和两个小家伙差不多路程走到一半的时候, 就已经有些走不太动了。
尤其是仲和, 年纪小,以前从未一次走过这么远的路, 他嘴里‘呵呵’喘着气,时不时就要停下来双手撑着膝盖换气歇息。
偏偏他还不敢嚷嚷, 怕仲父一个不高兴的话,就不让他跟着去城里了。
这可是进城呢,村里的人总说城里怎么怎么好玩, 他好不容易才遇到今天这个机会,说什么都要进城看一看,然后回村里了之后再把在城里的所见所闻说给他的小伙伴们听, 肯定倍有面子。
看着儿女走的费力, 仲父伸手把背篓里的布匹拿了出来,然后整个人蹲了下来,对季奵柔声说道:“阿季,坐进来,我背你走一段。”
庄姬看着丈夫的动作,了然的笑了笑, 也蹲下|身让仲和坐到背篓里。
看着蹲在面前的阿爹, 和只要一抬脚就能跨进去的背篓, 季奵犹豫了一会之后, 还是摇了摇小脑袋:“阿爹,我还能走,不用你背。”
季奵虽然有些瘦弱,但是还是有四十来斤,她心疼仲父,觉得自己也没有累到抬不起步子的地步,说什么都不肯坐到背篓里去。
仲父本来就不是那种十分有柔肠心的汉子,见女儿这么说也没多想,点了点头之后,把手里的布匹放到庄姬背篓里之后,一把抱起仲和,看都没往后面看,抱着仲和的两只手臂稍稍往后一个翻转,仲和人就稳当当的踩在了背篓底部。
这一番动作对于仲和来说实在太刺激了,他站在背篓,兴奋的扒住了仲父的脑袋,兴奋的嚷到:“阿爹,太好玩了。”
看着因为儿子的动作身子不断往后仰的丈夫,庄姬连忙出声提醒到:“阿和,赶紧坐下别乱动,你这样你阿爹会很累的。”
听了阿娘的话,仲和坐在背篓里扭头对季奵怏怏的眨了眨眼睛,随后扭过头看向前方,听话的没在背篓里乱动了。
见儿子老实下来了之后,庄姬才放心的转过了头,她伸手过女儿的手,不放心的叮嘱到:“等会你要是走累了,一定要和阿娘说,阿娘背你。”
季奵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一家人又抬脚朝着城里走去。
仲和人小,昨晚太兴奋了本来就没有睡好,坐在背篓里没一会就坐在背篓里睡着了。
最后他还是被庄姬叫醒的,他揉了揉眼睛,有些迷糊的问道:“到城里了吗?”
庄姬上手替仲和理了理衣襟,看着他脸上被背篓压出的藤条印子,也是没了脾气:“到了,赶紧下来,你阿爹要去找城里的大人了,你们跟着阿娘,我们在这附近看一看。”
家里的陶罐煮海盐的时候煮坏了,庄姬想在城里转一转,换两个陶锅回去煮盐。
陶锅比陶罐大,一次能多装一半的海水,如今家里粮食布匹都不缺,她也舍得大出|血来给家里添置物什了。
季奵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戴木发簪之后,也就没再闹腾了,本来她也不是那种不懂事的小孩子。
这次去城里,仲父想把家里的布匹换掉一些,他拿了两布匹放到背篓里,准备换一百斤细粮,三百斤豆面回来。
为了搬这些粮食,庄姬和季奵都背上了背篓,陶罐里的海盐是最重要、最不能忘记的,被庄姬小心的放进了自己背篓里。
天已经大亮了,季奵他们的早饭也来不及在家里吃了,好在豆饼不像糊糊那样要用陶碗装着,她和仲和一人拿了一个豆饼在手里,一边吃一边赶路,也不影响什么。
一家人出了门之后,还去了一趟伯华家,让他过去帮着看一下家。
毕竟现在不是以前了,现在家里还房子几百枚布币,十几匹布料呢,可怕被人偷了。
虽然渔村的人都是几辈人都住在这里,知根知底的,但是钱帛动人心,该防还是要防的。
伯华一个大男人还好,借着仲父的光赚了这么多粮食,又得了煮海盐的方法之后,听仲父说今天一家人都要进城之后,当即点了点头,表示吃了饭就把家里的渔网拖到仲父家门口去修补,肯定把他屋子里的东西看好。
惠姬作为女人,心思本来就要细一些,看着庄姬身上穿着的新衣服,头上戴着的金发簪,心里的艳羡之意都快扑腾出来了。
女人嘛,都是喜欢衣服首饰的,哪怕是整日为了生计发愁的村妇也不例外,她们只不过是没有条件罢了,要是有了条件,肯定是不会委屈自己的。
这不家里才得了不少布匹,惠姬本来就打算趁着冬日没什么活计,给家里的人做都做一身新衣,如今看着庄姬身上款式新奇,颜色亮丽的衣物,当即就挪不开眼了。
“弟妹,你这衣服真不错,正好我这两天想裁新衣服,等你从城里回来之后,一定让我仔细看看你这衣服,我好按着这个式样做新衣服。”
庄姬自然是没有意见的,当即一口答应下来,直说等她从城里回来之后,就把衣服给她送过来,随便她怎么看。
在现代女人都是不愿意和别人撞衫的,但是在庄姬她们这个年代,根本就没有这些想法。
况且她衣服的这个颜色和上面的绣花,惠姬就肯定是做不出来的!
第85章 献盐、
从渔村到城里, 将近三个小时的路程,仲父他们两个人大人还好,季奵、仲和两个小家伙差不多路程走到一半的时候, 就已经有些走不太动了。
尤其是仲和, 年纪小,以前从未一次走过这么远的路, 他嘴里‘呵呵’喘着气,时不时就要停下来双手撑着膝盖换气歇息。
偏偏他还不敢嚷嚷, 怕仲父一个不高兴的话,就不让他跟着去城里了。
这可是进城呢,村里的人总说城里怎么怎么好玩, 他好不容易才遇到今天这个机会,说什么都要进城看一看,然后回村里了之后再把在城里的所见所闻说给他的小伙伴们听, 肯定倍有面子。
看着儿女走的费力, 仲父伸手把背篓里的布匹拿了出来,然后整个人蹲了下来,对季奵柔声说道:“阿季,坐进来,我背你走一段。”
庄姬看着丈夫的动作,了然的笑了笑, 也蹲下|身让仲和坐到背篓里。
看着蹲在面前的阿爹, 和只要一抬脚就能跨进去的背篓, 季奵犹豫了一会之后, 还是摇了摇小脑袋:“阿爹,我还能走,不用你背。”
季奵虽然有些瘦弱,但是还是有四十来斤,她心疼仲父,觉得自己也没有累到抬不起步子的地步,说什么都不肯坐到背篓里去。
仲父本来就不是那种十分有柔肠心的汉子,见女儿这么说也没多想,点了点头之后,把手里的布匹放到庄姬背篓里之后,一把抱起仲和,看都没往后面看,抱着仲和的两只手臂稍稍往后一个翻转,仲和人就稳当当的踩在了背篓底部。
这一番动作对于仲和来说实在太刺激了,他站在背篓,兴奋的扒住了仲父的脑袋,兴奋的嚷到:“阿爹,太好玩了。”
看着因为儿子的动作身子不断往后仰的丈夫,庄姬连忙出声提醒到:“阿和,赶紧坐下别乱动,你这样你阿爹会很累的。”
听了阿娘的话,仲和坐在背篓里扭头对季奵怏怏的眨了眨眼睛,随后扭过头看向前方,听话的没在背篓里乱动了。
见儿子老实下来了之后,庄姬才放心的转过了头,她伸手过女儿的手,不放心的叮嘱到:“等会你要是走累了,一定要和阿娘说,阿娘背你。”
季奵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一家人又抬脚朝着城里走去。
仲和人小,昨晚太兴奋了本来就没有睡好,坐在背篓里没一会就坐在背篓里睡着了。
最后他还是被庄姬叫醒的,他揉了揉眼睛,有些迷糊的问道:“到城里了吗?”
庄姬上手替仲和理了理衣襟,看着他脸上被背篓压出的藤条印子,也是没了脾气:“到了,赶紧下来,你阿爹要去找城里的大人了,你们跟着阿娘,我们在这附近看一看。”
家里的陶罐煮海盐的时候煮坏了,庄姬想在城里转一转,换两个陶锅回去煮盐。
陶锅比陶罐大,一次能多装一半的海水,如今家里粮食布匹都不缺,她也舍得大出|血来给家里添置物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