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就像上次他把周澈打得半死,却没有动郑笑薇一样——郑笑薇后来甚至还给他生了儿子——这次他打死了周琛,却只将芷晴逐出府了事。过去很久之后她听说芷晴再嫁了,嫁的卢生,做的正妻。那自然比在大将军府做个不受宠的妾要强上百倍。
那时候他们都以为周乐会再进一步,兄长也这么说。他出征频繁。兄长说,他是想收了长安再说。
周乐没能等到这个再说。他死了。
最后出征那次之前,已经是有些病象了。战事一直不是太顺利。周乐和娄氏的关系又缓和了些。大概是他自己也知道他快要死了。韩舒意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死这么早。他看起来是那样无坚不摧的一个人。
柔然——对于边镇上长大的孩子来说,那是个可怕的词,可怕,因为近在咫尺。虽然后来韩舒意离开了边镇,她已经在洛阳生活了很多年,但是这个词一直都存在于她的生活里。洛阳与长安之争,双方都是全力以赴,为了不至于边境起火,双双与柔然结好,柔然斡旋其间,大肆得利。
长安嫁了一个宗室女给柔然,柔然还了一个公主过去;长安那位天子原本有妻伏氏,为了迎娶柔然公主,伏后逊居别宫,因公主不安,又出家为尼;过两年,柔然借口废后对西用兵,天子逼废后自尽。
那时候柔然公主已经有孕在身,却突然死了。有人说是废后冤魂作祟。
周乐这才派人去游说柔然可汗,说元祎炬与宇文泰害死了你的女儿,你还要与他们结盟吗?又将常山王的女儿嫁给柔然可汗的长子。柔然嫁了可汗的孙女叱地莲给周乐的第九子,自此,洛阳东边再无战事。
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叱地莲病死。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五岁远嫁,十岁死在异国他乡。
周乐再次派人去柔然提亲,这时候他的嫡子中只有第十二子没有成亲了。柔然可汗却回话说:“何不周王自娶之?”
周乐:……
整个大将军府都是懵的。
他与娄氏结发,已经二十余年,他年过不惑,柔然公主才堪堪及笄——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娄氏怎么办?
娄氏自己来求他:“愿避居别室。”
周乐还在犹豫。
周澈亦劝他:“父亲当以国事为重。”
——周澈并不太担心。柔然公主纵然能窃取他母亲的位置,一时半会儿也动不到他头上来。在中原人的后宅里,有的是法子让她生不下来,生下来也养不活,养活了也长不大——他爹又不缺儿子。而他与母亲这时候的态度,是很能讨他父亲欢心的,他知道。
柔然送了公主过来,同来还有可汗的弟弟。他就在洛阳住下了,声称见不到可汗外孙,他不会回柔然。
韩舒意觉得那简直像是一场闹剧。她的夫君已经不是廿年前草原上意兴扬扬的少年儿郎,他老了,有病在身,却被逼得再进了一次洞房。那之后不久,周乐便再度出征了。这一次,他再没有回来。
周澈承袭了他的爵位,烝了柔然公主。
烝报婚,是柔然的习俗,子纳父妾,为中原人所不齿。柔然公主原本是周乐的正妻,那之后,她是周澈的妾,是他财产的一部分。便再不能与娄氏争锋。这是尊重柔然人的习俗,柔然人亦无话可说,王叔悻悻回国。
这对母子打了个翻身仗。
那几年是混乱的。周乐死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包括沉寂已久的燕朝宗室。周澈巡视州府,临行,将母亲与弟弟托付与父亲生前器重的臣属。这小子浪荡无行,在某些方面,却是很像他的父亲。所以韩舒意并不是不能够明白为什么他死的时候,她的浣儿会惊而失色,拿起弓箭冲了出去。
韩舒意那时候很怕她的浣儿会一去不回。从前她母亲总担心她下半辈子没有着落,兄长怕有朝一日他死在战场上,她孤苦无依。这些都没有发生。她进了大将军府,有了很好的孩子,只是他没有活那么久。
她从前有过的念头,随着周澈翅膀一日比一日硬,她就没有再想过了。她不知道有人还在想。周澈死后,周洋接替了他的位置。有一些疑窦,一直在人的心里,没有人敢说,更没有人敢问。
不止是她,娄氏也不敢。有时候连四目相对都不敢。韩舒意不知道娄氏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她的次子,杀了她的长子——而从来,她的这个次子都因为长相不佳,不得她喜欢。这个刚强了一辈子的女人,眉目里终于有了软弱的神色。
周洋登基,改朝换代,周浣受封上党王。那时候周洋还很器重他,以他为中书令。
那是韩舒意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她的浣儿踌躇满志,接她回家。她是上党王太妃,是府里最尊贵的女人。再没有人能凌驾于她之上。浣儿与李氏感情很好,那是个温柔和顺的女人,虽然没有她的堂姐、当朝皇后那样光艳照人的美貌,那也是好的。
周洋记恨他的父亲被柔然逼婚,很训了一批兵甲御驾亲征。周浣亦从军。他们追杀三千里,一直打到渤海之边,朔州之北,获兵卒十万余众,经此一役,柔然仰其鼻息,因称之为“英雄天子”。
周浣亦在这五年断续的征讨中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势力是个可怕的东西,有时候韩舒意这样想。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外出行走过,像她年轻时候那样,所以她并不知道她的兄长与孩儿的势力到了哪个地步。她就只知道,她是洛阳屈指可数的贵妇,所有人都捧着她。
那时候他们都以为周乐会再进一步,兄长也这么说。他出征频繁。兄长说,他是想收了长安再说。
周乐没能等到这个再说。他死了。
最后出征那次之前,已经是有些病象了。战事一直不是太顺利。周乐和娄氏的关系又缓和了些。大概是他自己也知道他快要死了。韩舒意从来没有想过他会死这么早。他看起来是那样无坚不摧的一个人。
柔然——对于边镇上长大的孩子来说,那是个可怕的词,可怕,因为近在咫尺。虽然后来韩舒意离开了边镇,她已经在洛阳生活了很多年,但是这个词一直都存在于她的生活里。洛阳与长安之争,双方都是全力以赴,为了不至于边境起火,双双与柔然结好,柔然斡旋其间,大肆得利。
长安嫁了一个宗室女给柔然,柔然还了一个公主过去;长安那位天子原本有妻伏氏,为了迎娶柔然公主,伏后逊居别宫,因公主不安,又出家为尼;过两年,柔然借口废后对西用兵,天子逼废后自尽。
那时候柔然公主已经有孕在身,却突然死了。有人说是废后冤魂作祟。
周乐这才派人去游说柔然可汗,说元祎炬与宇文泰害死了你的女儿,你还要与他们结盟吗?又将常山王的女儿嫁给柔然可汗的长子。柔然嫁了可汗的孙女叱地莲给周乐的第九子,自此,洛阳东边再无战事。
这个局面一直维持到叱地莲病死。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五岁远嫁,十岁死在异国他乡。
周乐再次派人去柔然提亲,这时候他的嫡子中只有第十二子没有成亲了。柔然可汗却回话说:“何不周王自娶之?”
周乐:……
整个大将军府都是懵的。
他与娄氏结发,已经二十余年,他年过不惑,柔然公主才堪堪及笄——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娄氏怎么办?
娄氏自己来求他:“愿避居别室。”
周乐还在犹豫。
周澈亦劝他:“父亲当以国事为重。”
——周澈并不太担心。柔然公主纵然能窃取他母亲的位置,一时半会儿也动不到他头上来。在中原人的后宅里,有的是法子让她生不下来,生下来也养不活,养活了也长不大——他爹又不缺儿子。而他与母亲这时候的态度,是很能讨他父亲欢心的,他知道。
柔然送了公主过来,同来还有可汗的弟弟。他就在洛阳住下了,声称见不到可汗外孙,他不会回柔然。
韩舒意觉得那简直像是一场闹剧。她的夫君已经不是廿年前草原上意兴扬扬的少年儿郎,他老了,有病在身,却被逼得再进了一次洞房。那之后不久,周乐便再度出征了。这一次,他再没有回来。
周澈承袭了他的爵位,烝了柔然公主。
烝报婚,是柔然的习俗,子纳父妾,为中原人所不齿。柔然公主原本是周乐的正妻,那之后,她是周澈的妾,是他财产的一部分。便再不能与娄氏争锋。这是尊重柔然人的习俗,柔然人亦无话可说,王叔悻悻回国。
这对母子打了个翻身仗。
那几年是混乱的。周乐死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包括沉寂已久的燕朝宗室。周澈巡视州府,临行,将母亲与弟弟托付与父亲生前器重的臣属。这小子浪荡无行,在某些方面,却是很像他的父亲。所以韩舒意并不是不能够明白为什么他死的时候,她的浣儿会惊而失色,拿起弓箭冲了出去。
韩舒意那时候很怕她的浣儿会一去不回。从前她母亲总担心她下半辈子没有着落,兄长怕有朝一日他死在战场上,她孤苦无依。这些都没有发生。她进了大将军府,有了很好的孩子,只是他没有活那么久。
她从前有过的念头,随着周澈翅膀一日比一日硬,她就没有再想过了。她不知道有人还在想。周澈死后,周洋接替了他的位置。有一些疑窦,一直在人的心里,没有人敢说,更没有人敢问。
不止是她,娄氏也不敢。有时候连四目相对都不敢。韩舒意不知道娄氏心里是个什么滋味,她的次子,杀了她的长子——而从来,她的这个次子都因为长相不佳,不得她喜欢。这个刚强了一辈子的女人,眉目里终于有了软弱的神色。
周洋登基,改朝换代,周浣受封上党王。那时候周洋还很器重他,以他为中书令。
那是韩舒意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她的浣儿踌躇满志,接她回家。她是上党王太妃,是府里最尊贵的女人。再没有人能凌驾于她之上。浣儿与李氏感情很好,那是个温柔和顺的女人,虽然没有她的堂姐、当朝皇后那样光艳照人的美貌,那也是好的。
周洋记恨他的父亲被柔然逼婚,很训了一批兵甲御驾亲征。周浣亦从军。他们追杀三千里,一直打到渤海之边,朔州之北,获兵卒十万余众,经此一役,柔然仰其鼻息,因称之为“英雄天子”。
周浣亦在这五年断续的征讨中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
势力是个可怕的东西,有时候韩舒意这样想。她已经很多年没有外出行走过,像她年轻时候那样,所以她并不知道她的兄长与孩儿的势力到了哪个地步。她就只知道,她是洛阳屈指可数的贵妇,所有人都捧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