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当时她家人被杀的案件,作为一起轰动全城的“入室杀人案”被不断转载报道,她终日沉浸在这件事里面,再没关注过其他,更不用说留意新闻了。
如果陈莳萝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她也许可以在新闻上找到蛛丝马迹。
Chapter.30
唐璨在搜索引擎里键入“连城”两个字,想了想,加上了“2009年元宵节”,然后点了搜索。
她准备先把范围缩小,锁定在几个关键的词上,就不怕搜不出来了。如今网络很发达,新闻又是每个时代都必不可缺的,既然这件事当时能在报纸上、电视上流传,也一定被记录在了网络上。
她父母和哥哥被杀,是在元宵节过后一周的周二晚上。学校一般都在元宵节后开学,她上高三,开学更早,连元宵节都没过就回了学校,节日当晚,还是唐扬冒着冷风在校门口等她,给她送了一碗装在保温饭盒里的汤圆。
她记得很清楚,杀人案发生的时间是二月十八日。
如果陈莳萝经历过类似的、一个凶手做出的案件,那应该也在这段时间之内。
当时她住校,跟外界基本隔绝,再加上学业负担重,本来就无暇关心新闻消息,家人死了以后,就更没兴趣了。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连城发生的事情对她来说是一片空白,了解新闻的唯一渠道就是政治老师每节课前的时事热点分享。
酒店的网络不算很好,夜间是用网高峰期,又有直播在占着网速,网页慢吞吞地加载,顶端的小圆圈足足转了半分钟,网页才缓缓加载完毕。
这样的关键词显然没什么用处,网页上只有“元宵节烟花”“元宵节连城公园路段堵车”这些无关紧要的新闻。
唐璨又在后面加上“杀人案件”,网页再次用一种令人心焦气躁的速度慢慢加载,半分钟后,页面终于刷了出来。
入眼的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连城元宵节入室杀人案”。
“入室杀人”四个字看得她眼皮一跳。
紧张而压抑的心境下,耳机里放到最低的声音都显得扰人,她干脆把耳机摘了,鼠标迅速挪过去,点开了这个新闻链接。
这篇报道的时间的确是2009年,而且是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那时候她在学校上课,还被政治必备资料还有地理经纬度计算烦得焦头烂额。
网页终于加载完毕,一整篇报道呈现在眼前,唐璨滑动鼠标,一目十行地往下翻。
2009年,元宵节当晚,在连城的高级别墅区“景江花园”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被杀害的是一户人家请来的保姆。
虽然是元宵节,但这幢别墅里只有保姆和一个上高三的女生。报道里没有准确提及女生的情况,只谈到了保姆被人割喉而死,尸体倒在女生的房间门外,女生发现之后迅速报了警,至于凶手的动机和真凶的身份,都还在持续调查之中。
唐璨退出网页,又点开了其余的链接。
这些报道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有一篇报道角度奇特,通过这件事大谈了一番“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问题,这起案件好像再也没有了后续,就和她经历的那起入室杀人案一样,线索中途截断,真凶下落不明。
十年前的报道没有照片,只有满篇的文字。唐璨又点开第一个链接,把这篇新闻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报道把整个案件描述得很详细,但当事人的姓名全部略去,甚至连化名也没有提及。文章中写道,元宵节当晚,女生的家人在外地工作,只有她和保姆在家。因为女生上高三,学校已经开学了,第二天要早起上课,所以她一般都会睡得比较早。
保姆被杀是元宵节当晚接近零点的时候。十年前的连城对于烟花爆竹的管控还很放松,报道中提及当日政府组织燃放烟花,还有许多人自行放烟花庆祝,爆竹礼花炸响以后,在屋里的人说话都听不清,凶手就是趁着这个时候潜入别墅,杀死了保姆。
保姆的尸体被发现是在当天凌晨,女生也许是察觉到了不对劲,于是打开了门,发现了保姆的尸体,随即报警。
报道的最后,还提了一句警方的调查结果。保姆的社会关系很简单,没有与人结怨的经历,凶手的动机还有待调查。
文章不长,但唐璨看得很慢,一字一句地缓缓读过,有时候视线会在一行字上停留很久,像初学者在辨认外语单词,好像突然间就不能理解文字里的含义了。
读到末尾,她下意识地移动鼠标,把“零点被杀”这几个字选中,然后又取消。
如此反复几次以后,她终于从僵坐在电脑前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缓慢地活动了一下肩颈,挪开椅子站起来,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心跳一直很快,并且砰砰有声,像是紧张压抑到了极致。
在十年前这个房地产还没有飞速发展的时段,景江花园是连城最好的别墅区,都是三层独栋别墅,附带车库和花园。唐璨有时候出门玩,坐公交车经过时,隔着车窗,都能看见它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木和从三楼伸出的半圆形阳台。
别墅区唯一的缺点就是小区太大了,巡夜的保安很难顾得过来,所以不完善的治安也给了凶手潜入的机会。
陈莳萝家里很富裕,完全是一般人意义上的“富婆”,她会是住在别墅里的高三女生吗?
答案呼之欲出,她已经不需要费心思考了。
如果陈莳萝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她也许可以在新闻上找到蛛丝马迹。
Chapter.30
唐璨在搜索引擎里键入“连城”两个字,想了想,加上了“2009年元宵节”,然后点了搜索。
她准备先把范围缩小,锁定在几个关键的词上,就不怕搜不出来了。如今网络很发达,新闻又是每个时代都必不可缺的,既然这件事当时能在报纸上、电视上流传,也一定被记录在了网络上。
她父母和哥哥被杀,是在元宵节过后一周的周二晚上。学校一般都在元宵节后开学,她上高三,开学更早,连元宵节都没过就回了学校,节日当晚,还是唐扬冒着冷风在校门口等她,给她送了一碗装在保温饭盒里的汤圆。
她记得很清楚,杀人案发生的时间是二月十八日。
如果陈莳萝经历过类似的、一个凶手做出的案件,那应该也在这段时间之内。
当时她住校,跟外界基本隔绝,再加上学业负担重,本来就无暇关心新闻消息,家人死了以后,就更没兴趣了。现在想起来,那段时间连城发生的事情对她来说是一片空白,了解新闻的唯一渠道就是政治老师每节课前的时事热点分享。
酒店的网络不算很好,夜间是用网高峰期,又有直播在占着网速,网页慢吞吞地加载,顶端的小圆圈足足转了半分钟,网页才缓缓加载完毕。
这样的关键词显然没什么用处,网页上只有“元宵节烟花”“元宵节连城公园路段堵车”这些无关紧要的新闻。
唐璨又在后面加上“杀人案件”,网页再次用一种令人心焦气躁的速度慢慢加载,半分钟后,页面终于刷了出来。
入眼的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标题:“连城元宵节入室杀人案”。
“入室杀人”四个字看得她眼皮一跳。
紧张而压抑的心境下,耳机里放到最低的声音都显得扰人,她干脆把耳机摘了,鼠标迅速挪过去,点开了这个新闻链接。
这篇报道的时间的确是2009年,而且是元宵节过后的第二天,那时候她在学校上课,还被政治必备资料还有地理经纬度计算烦得焦头烂额。
网页终于加载完毕,一整篇报道呈现在眼前,唐璨滑动鼠标,一目十行地往下翻。
2009年,元宵节当晚,在连城的高级别墅区“景江花园”发生了一起入室杀人案,被杀害的是一户人家请来的保姆。
虽然是元宵节,但这幢别墅里只有保姆和一个上高三的女生。报道里没有准确提及女生的情况,只谈到了保姆被人割喉而死,尸体倒在女生的房间门外,女生发现之后迅速报了警,至于凶手的动机和真凶的身份,都还在持续调查之中。
唐璨退出网页,又点开了其余的链接。
这些报道的内容大同小异,只有一篇报道角度奇特,通过这件事大谈了一番“父母对孩子的关爱”问题,这起案件好像再也没有了后续,就和她经历的那起入室杀人案一样,线索中途截断,真凶下落不明。
十年前的报道没有照片,只有满篇的文字。唐璨又点开第一个链接,把这篇新闻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
报道把整个案件描述得很详细,但当事人的姓名全部略去,甚至连化名也没有提及。文章中写道,元宵节当晚,女生的家人在外地工作,只有她和保姆在家。因为女生上高三,学校已经开学了,第二天要早起上课,所以她一般都会睡得比较早。
保姆被杀是元宵节当晚接近零点的时候。十年前的连城对于烟花爆竹的管控还很放松,报道中提及当日政府组织燃放烟花,还有许多人自行放烟花庆祝,爆竹礼花炸响以后,在屋里的人说话都听不清,凶手就是趁着这个时候潜入别墅,杀死了保姆。
保姆的尸体被发现是在当天凌晨,女生也许是察觉到了不对劲,于是打开了门,发现了保姆的尸体,随即报警。
报道的最后,还提了一句警方的调查结果。保姆的社会关系很简单,没有与人结怨的经历,凶手的动机还有待调查。
文章不长,但唐璨看得很慢,一字一句地缓缓读过,有时候视线会在一行字上停留很久,像初学者在辨认外语单词,好像突然间就不能理解文字里的含义了。
读到末尾,她下意识地移动鼠标,把“零点被杀”这几个字选中,然后又取消。
如此反复几次以后,她终于从僵坐在电脑前的状态中恢复过来,缓慢地活动了一下肩颈,挪开椅子站起来,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的心跳一直很快,并且砰砰有声,像是紧张压抑到了极致。
在十年前这个房地产还没有飞速发展的时段,景江花园是连城最好的别墅区,都是三层独栋别墅,附带车库和花园。唐璨有时候出门玩,坐公交车经过时,隔着车窗,都能看见它郁郁葱葱的绿化树木和从三楼伸出的半圆形阳台。
别墅区唯一的缺点就是小区太大了,巡夜的保安很难顾得过来,所以不完善的治安也给了凶手潜入的机会。
陈莳萝家里很富裕,完全是一般人意义上的“富婆”,她会是住在别墅里的高三女生吗?
答案呼之欲出,她已经不需要费心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