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一篇近来时兴的白话小说,嬉笑怒骂,好似街边的说书,却蕴含着许多言简意赅的古文都描绘不出的道理。

  一个源于《西游记》,却又脱离了《西游记》的故事。

  如此离经叛道,却又如此让人……心潮澎湃。

  “你喜欢这本书吗?”

  林侨生一惊之下抬起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老板已经站在了他身旁,含笑看着他。

  他讪讪合上了书,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忐忑地问道:“这本书……多少钱?”

  他紧张的盯着老板,手心出了一层汗。如果他以后省去晚饭,应该能挤出来一块五毛钱。

  “两块钱。”老板说。

  林侨生的心顿时凉了一片,他不舍的摩挲着书皮,涨红了脸,嗫嚅道:“可、可不可以便宜一点。”

  老板看了他一眼,目光平静,没有任何鄙夷或者不耐烦,他心平气和地问道:“你有多少钱?”

  “我最多只有一块五毛钱了。”林侨生的声音低到自己都听不清。

  “一块钱。”老板说,“一块钱卖给你。”

  林侨生惊喜地抬起头,感激地看向老板:“谢谢,谢谢。”

  “不用谢我,要谢的话,就谢谢鲁迅先生吧。”老板的目光放到林侨生放到书柜里的那本《阿q正传》上,“你也喜欢先生的书?”

  虽然对老板前半句话有些困惑,林侨生还是重重点头道:“先生的书我大部分都看过!先生他是我们永远的导师!”

  “知道这本书我为什么卖给你一块钱吗?”老板突然问。

  林侨生脸红了,还能为什么,不就因为他没钱,老板才发了善心?

  老板看了他一眼,好像已经洞察了他的心事,脸上挂着神秘的笑容揭开了谜底:“看过《一面》5吗?”

  林侨生愣了一下,脑海中电光石火般闪过了什么:“是——是阿累先生悼念鲁迅先生的那个《一面》?”

  “没错。”老板点了点头,笑着说,“当时鲁迅先生卖给了作者两本书,只要了一块钱。所以——”他从书柜里抽出一本书递给了林侨生,“加上这本书,我一共收你一块钱。”

  林侨生低头看去,就见书皮几个大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真正的作话有话说:

  123都是历史上的事件。至于林侨生是我原创的人物,我特意模糊了他的身世背景,他是当时部分爱国华侨的缩影。这个故事为了避免国内人物和历史,所以采用了民国时期华侨抗日的这一段历史,来诉说当时的抗日一角。

  4有关毛边书的介绍来自百度百科,所谓的毛边书,通俗介绍就是只有下面的书页是裁开的,上面和右面的书页没有裁开,要用专门的裁纸刀裁开,是民国时很多文人只要的书籍形式,就算在当代,也在小众圈子里流行着。

  5《一面》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的吧?一个囊中羞涩的工人在内山书店买书,因为付不起书费,鲁迅两本书只收了他一本书的成本钱。小时候不解其意,现在才恍觉,那篇短短的课文,本身就是作者为追悼鲁迅先生而写就啊。鲁迅那时候已经死了。明白了脱离了课本的鲁迅是怎么样的人后,我终于开始真切的难过起来。本副本的名字“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选用了先生的一句诗。

  题外话:华侨中国抗日的援助是巨大的。“九一八”事变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侨胞采取各种形式为祖国捐款,其中印尼华侨捐款国币60万元、毫银6万元、荷印币21万盾汇回祖国。“一·二八”事变时,十九路军收到的1068万元捐款中,华侨占了四分之三,单单印尼一家叫做三宝垄华侨救国后援会的组织就汇寄来银元57000多两,国币7万多元。全面抗战开始后,南洋侨胞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共推陈嘉庚任主席,统一领导南洋各国对祖国捐赠款物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南洋各地华侨向国内汇款平均每月达2500万元。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仅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筹交给国民政府的捐款数就有4亿元左右,相当于当时抗战经费的三分之一。

  其二是认购国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曾发行过多期国债,其中第一期救国公债就达5亿元。购买者半数以上为海外侨胞。其中,缅甸专门成立了150人的缅甸华侨公债劝募委员会,部分侨商变卖了仰光安溪会馆、南安工等会所产业购买救国公债。抗战胜利后,这批国债不少并没有兑现。有学者统计,1937至1939年间华侨购买国债达11亿元,占这段时期发行国债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其三是侨汇。侨汇是华侨汇给国内亲人用以保障日常生活的赡养费。侨汇的数额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分水岭,之前平均每年约3亿元左右,之后侨汇数额剧增,1938年6亿元,1939年约12亿元,1940年15亿元,1941年约20亿元。考虑到当时中国政府发行的法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关系,这些侨汇所发挥的作用比其实际价值更大。整个抗战期间的侨汇收入,既弥补了中国的贸易逆差,还被作为发行纸币的基金,起到了稳定战时经济的作用。1941年1月初,孔祥熙在《三十年来之我国财政》一文中说:“我国抗战已三年有半,财政金融基础仍异常巩固。”他认为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海外华侨有大宗汇款回国,充实外汇”。

  其四是物资援助。除了经济支持,南洋华侨还向国内捐献了包括药品、车辆、服装以及飞机、枪械等紧缺的战时物资,据史料记载,在抗战初期,每日军火输入量都保持在300吨左右,极大地缓解了内地物资上的燃眉之急。以药品为例,抗战期间国内急需金鸡纳霜(奎宁丸),出产地在爪哇,南侨总会发动印尼华侨购赠,一次就送来5000万粒。另以汽车为例,当时国内路上跑的许多卡车、救护车,都是华侨捐献,不少车辆上都印有“xx华侨号”、“x地华侨捐献”字样。据统计,从1937年下半年至1940年初,华侨捐赠的各种物品,总数在3000批以上。

  其五是投资实业。抗战期间,部分爱国侨胞踊跃回国投资,开发西南、西北资源,生产矿物、药品、食糖等战时急需物资,成为中国战时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如陈嘉庚等人筹资50多万元建立重庆制药厂,生产药品达90多种。马来西亚闽籍华侨王振相投资70万元,与国内合资在西南建立一家胶轮复制厂,不久就修复旧轮胎1万多个,为祖国节约外汇2000多万元。

  除了经济和物资上的支援,成千上万的南洋侨胞,先后组建了前线、敌后华侨服务团,救护、运输伤兵的华侨救护队,还有在滇缅线公路抢运战略物资的华侨机工,在各条战线为祖国的抗战出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

  所以当年春晚一首《中国心》,才在海内外引发如此共鸣。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仍是中国心。这句话,就是本个副本的全部中心思想了。】

  【本章乐景的转变,你们应该也看到了。乐景的转变也是我的转变。我太自大了。我以为我可以写出一个改变世界的主角,却生生塑造出一个自大狂。谢谢所有让我认识到这点的读者,谢谢你们让我进步,我爱你们。】

  第42章 我以我血荐轩辕(2)

  林侨生回到家,饭都顾不上吃,就先从布袋里取出那两本书来。

  他珍惜且喜爱地摩挲着光滑的书皮,嗅着淡淡的油墨香,快乐得恨不能高歌一曲。

  他迫不及待地翻开《悟空传》,津津有味的继续读起来。

  待到太阳西下,房间里渐渐暗了下来,已经无法辨认出纸页上的字迹来。他连忙放下书,点起了桌上的煤油灯,继续看了起来。

  这一看,便是天光大明。

  待到他泪流满面地合上最后一页书,听到屋外的鸡叫声时,才恍然惊觉他竟然看了一夜书。

  这本书虽然不是毛边书,他却看的很慢,很慢。每一句话都要细细品读。

  他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故事。

  这样离经叛道,颠覆传统,读完却能激起心中愤懑与热血的故事。

  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这些《西游记》出现过的角色作者对此进行了二次解析,重新塑造了更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而这个故事,毫无疑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追求自由的主人公,却始终被掌握命运的神佛玩弄于股掌之间,最终迎来了毁灭的结局。

  可是能说他们失败了吗?

  不,他们觉醒了,他们反抗了,哪怕最后结局是失败的,他们也是英雄!借用文章中孙悟空的一句话就是:“这个天地,我来过,我奋战过,我深爱过,我不在乎结局。”

  『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这是文中唐僧说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心中还回荡着当初热血澎湃的余韵。他从未听过这样的话,勇敢,豪迈,狂妄,嚣张,而这样的话听到耳里,入到心里,就让人宛如三伏天喝了一碗冰水,痛快!

  不期然间,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一个披着红袍的猴子身影。他握紧手里的金箍棒,留给世人一个孤傲潇洒,义无反顾的背影。

  那些道貌岸然的神佛们在他的威视下瑟瑟发抖。

  『等到那一刹那,黑暗的天空突然被一道巨大的闪电划开,孙悟空一跃而起,将金箍棒直指向苍穹,“来吧!”那一刻被电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万年后仍凝固在传说之中。』

  于是就如作者在开头所说的那样,从今以后,人们都会记得那个名字——齐天大圣孙悟空!

  这个故事,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更有讽刺、教育意义。

  在他看来,那丑陋狰狞,自高自大的漫天神佛,就象征着以日本为代表的邪恶帝国主义,而孙悟空的紧箍咒,就代表着国内的反动、黑暗、保守的封建势力,而书中以孙悟空为代表的这些勇敢的为了自由,为了爱情与命运的进行搏斗的生灵都是可歌可泣的革命党!他们代表了永不服输的华夏人民!

  南京没了!但是中国人还在!中国还没有亡!

  国内目前积贫积弱,在和日本的战争中节节败退,他认为国内就少了一份孙悟空的精神气——与天战,与地战,与这不公平的世道战斗到底,把一切腐朽没落黑暗的阶级和势力用金箍棒打个稀巴烂!而这种斗争精神,是目前麻木的国人最最需要的!

  他又一次把目光投到了书皮上作者的名字上:今何在。不知这是哪位先生的笔名,也不知这本书有没有在国内出版。

  如果鲁迅先生还在,看到这本书一定会高兴的。这本书里体现出的与一切腐朽没落阶级战斗到底的革命精神,一向是先生最崇尚的。

  “侨生。”住在隔壁的同乡林子安敲了敲他的门,“我们去吃饭吧。”

  听到饭这个字,林侨生的肚子开始咕噜噜地乱叫,他昨天不仅午饭没吃,就连晚饭也没吃!

  他觉得他现在可以吃下一头牛!

  开门时,林子安惊讶地看着林侨生红肿的双眼和憔悴的脸色:“这是怎么了?”想到昨天是林侨生去邮局寄家信的日子,他面色一变,声音多了一丝小心翼翼,“是家里……出什么事了吗?”

  林侨生摇了摇头,他举了举手里的《悟空传》,双目赤红,声音是与面色截然相反的亢奋:“子安,你真的要看看这本书!”

  林子安狐疑地接过书,轻轻念出了书名:“《悟空传》?”他好像明白了什么,“别告诉我你一夜没睡,就在看这本书?”

  林侨生不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你疯了!”林子安瞪着他,“你今天还怎么算账?你想被你东家赶走吗?”

  林侨生现在饿的火急火燎,连声说道:“好子安,我们快去吃饭吧,边吃边说!”

  于是两人便在一包子铺坐下,林侨生要了一屉包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和林子安说他昨天的经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林子安抓住林侨生的胳膊,激动的问道:“是苏联作家奥斯托罗夫斯基写的那本吗?”

  好像……是这个名字?

  因为名字太长,又是个外国人名字,林侨生没怎么记得住。他就记得是个奥什么斯基写的。

  所以对于林子安的追问,他犹疑地点了点头:“好像……是这个名字?你看过?”

  林子安无奈地翻了个白眼,“我倒是想看。这本是四年前才出版的新书,目前只有英文版和俄文版的,我又看不懂。”说到这里,他的表情开始变得狐疑起来,“我没听说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了啊。你那本书别是假的罢?”

  林侨生含糊不清地说道:“横竖那本书就放在我屋里,等我下工我们就去瞧瞧呗。”

  林子安一想也是这个理。吃过饭,他就与林侨生告别,去附近的钢铁厂作工了。

  与要养活一家老小的林侨生不同,他父母都死光了,也没娶妻生子,真正的一家吃饱全家不饿。是以他平时生活较宽裕,可以支持他读书这个奢侈的爱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他是从他的好友孙振甫那里听说的。孙振甫是马来西亚共产党的骨干,不仅经常和国内的党总支交流,前段日子还赴苏联给共产国际汇报工作呢!

  受好友的影响,林子安本人对共产党就充满了好感。在他看来,共产党才是属于他们工人的党,始终代表着广大劳苦民众的利益。只有在这样的党派带领下,华夏才能如苏联一般,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

  据振甫说,苏联的大街小巷都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呢!这本书讲的是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故事。当时振甫还遗憾国内没有翻译本,他俄语不好,看原文书总是磕磕盼盼的。从那时起,他就对这本书留心了,而振甫透露出的书中的片段更是让他浮想联翩,振奋不已。如今这本书可能有翻译本了,只是这一条还无法证实的消息就让他坐立不安,恨不能立刻跑到林侨生的家看个究竟!

  他坐在昏暗的车间里,看了眼窗户外明晃晃的太阳,真希望时间快点过去啊。

  待到中午下工,他饭都顾不得吃就向林侨生家的方向跑去。

  屋门没锁,他推开门看去,就见林侨生躺在床上呼声震天,一旁的书桌上放着几本书。

  他三步并作两步向走到桌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几个明晃晃的大字几乎是立刻就钻进了他的眼睛里。他立刻翻开书看了起来。

  『“节前到我家补考的,都给我站起来!”脸皮松弛,身穿法袍,颈上挂着沉甸甸十字架的胖神甫,气势汹汹地瞪着全班学生。六个学生应声站了起来,四个男生,两个女生。瓦西里神甫的两只小眼睛闪着凶光,在那凶光的扫视下,孩子们惊恐不安……』

  于是这个属于保尔柯察金,属于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的故事就这样缓缓在这个如饥似渴的,年轻的共产党人面前拉开了帷幕。

  他看着书,时而愤懑,时而悲伤,时而欢欣鼓舞,时而若有所思。他的右手情不自禁的握紧成拳头,整颗心都被主人公的保尔柯察金牵动着。

  当他看到保尔柯察金为了解救红军朱赫来而被关进监狱时,他的心顿时揪了起来,正待紧张的继续看下去时,背后传来林侨生带着睡意的沙哑声:“子安?你怎么在这里?现在几点了?”

  林子安如梦初醒!他打开门向屋外望去,只见太阳已经西移,明显已经过了下午的上工时辰!

  “遭了!我睡过了!”林侨生披上衣服就往外跑去,“你也不叫我一声!”

  “等等!”林子安拉住了他,光棍地说道:“反正已经迟到了!你干脆领我去你昨天去的那家书店好了。”

  虽然还没看完,但是他已经能够确定这本是货真价实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翻译本了!好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最真实的证据!

  林侨生脚步一顿,不可置信地看着他,喝道:“你疯了!你想我们被开除麼!”

  林子安好说歹说,林侨生才勉强同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