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这部新作,我也有改成剧本的想法,到时候看我写的长度如何吧,再决定是改电视剧还是电影。我是很想把唐朝搬上荧幕的,而且要事无巨细,详尽考据。”樊澄道。
“……我开始同情未来要制作这部剧的剧组了。”谢韵之道。
“说得好像别人家的事儿一样,剧本要是出来了,你可得出演啊,跑不了的。”樊澄笑了。
“我吗?”谢韵之愣了一下,有些诧异怎么自己完全就没想到要出演这部剧。但也确实如此,连续出演樊澄的作品她还真没想过,满脑子都是避嫌了。
樊澄拉着她起身,安顿她上床,被窝里暖烘烘的,樊澄已经塞了热水袋在里面。等谢韵之躺下,樊澄关闭了酒店房间里的灯,在黑暗中躺在她身边,谢韵之顺势钻进了她怀里,被温暖柔软的怀抱包裹,她舒服地叹了口气。
“韵之,你想演电影吗?”樊澄在她头顶问。
电视剧演员与电影演员虽然都是演员,但实际上截然不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演技的差别,二则是酬劳的差别。一个当红的演员演电视剧,酬劳是按集算的,国内电视剧现在动辄四五十集,主演一般都能拿到上千万的报酬。而电影则不一定了,一部电影的前期投入或许不过几千万,演员的报酬肯定不会上千万。而当红电影演员要价上亿,那可就不是一般小成本电影能请得起的了。那种非一般的电影,也不会去找电视剧演员,他们要找的是适配电影大银幕的面庞。换言之,现在处处都讲高级感,电影演员就是天生身段、面庞带着高级感的那一部分人。
如果要追本溯源,就要从胶片时代说起。那个时候拍摄电影胶片一格就是一格,容不得肆意浪费,而拍摄电视剧则用磁带,拍不好还能抹掉重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电影比电视剧对演员全方位的更高要求,无论是临场反应能力还是表演的精确与震撼,都非同一般。电视剧相对电影来说是非常生活化的,由于剧情复杂,台词量大,劳动量大,演员基本上需要不停歇地表演,赶工期,一场戏表演无差错,差不多,就可以过了。而电影则截然不同,电影导演精益求精,要求演员一场戏必须要表演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才行,不仅仅是台词,眼神、表情、姿态、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要算入表演的范畴,大银幕会将这些细节彻底放大,纤毫毕现,所以一场戏可以熬个数日也不罢休,这是电视剧所不能承受的,也就造成电影的表演难度和维度要高于电视剧。
行里有一句话: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如果单纯讲表演艺术,话剧与电影其实不相上下,话剧因为是即时表演无法修改剪辑,考验的是演员的临场表现。而电影虽然可以修改剪辑,但比话剧更讲究细节神态的表现。
谢韵之出道是因为出演了张小琴导演的电视剧,很巧的是这个张小琴的名字和最近樊澄查到的万世影业的副总裁完全同名。但她们全然不是同一个人,导演张小琴是60年代生人,而总裁张小琴则是80后。
谢韵之自出道后就开始演电视剧,也曾尝试过两部电影,而且并非小制作,不过也不是挑大梁的演员,只是配角。她很快便明白电影演员与电视剧演员的差别,她觉得自己可能天生没被老天爷赏那碗饭吃。但是只要是个有事业心的演员,都有演电影的梦,都想演电影,她也绝不例外。她本接受了自己不能做大电影演员的事实,然而现如今樊澄忽然问起她这个问题,不由让她心头微动。
“我当然也想演电影……但是……”
“想演就好,我干脆先把电影剧本写出来,然后再改,或许会更轻松些。”樊澄笑道。
谢韵之奇怪地默了一会儿,樊澄感觉到她搂着自己腰际的手臂有些收紧。片刻后,谢韵之似是斟酌着语句说道:
“阿澄,你是为了我要写这个故事的,还是你自己想写这个故事?”
樊澄微微一愣,一时间没回答上来。谢韵之则继续道:
“你是家,我其实不希望你为了我而去创作剧本,虽然你为我写了《追影者》,我真的很开心,也很珍惜这个把我们俩联结在一起的故事。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一个故事如果它适合发展成,那它就该发展成,如果它适合发展成剧本,那就应该是剧本。我觉得……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拍成影像留下,能否拍好也都因人而异,不定因素太大。我也不希望……耽误你的前途。你本来是作家,你值得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的剧作环境并不好,会限制你的发展。”
樊澄抬起手来,轻抚谢韵之的长发,并在她额前吻了一下。
“你这是又想起万镜了?”她问。
谢韵之情绪似是有些低落,半晌后道:“我觉得,我总在拖你后腿,可她却能帮你。”
“瞎说,别乱想。”
“不是乱想,是真的……”谢韵之音调中掩饰不住的失落与难过,让樊澄的心隐隐作痛。
“我是剧作家还是家,是我自己决定的事,不是她,也不是其他任何人来决定的。韵之……我爱你,你给我点表现的机会好吗?你不希望拖我后腿,我又何尝希望看到你一直在电视剧圈止步不前?你值得更广阔的平台,我希望我能帮到你。”
“我……我不知道……我演过电影的,但我觉得自己不合适。”
“……我开始同情未来要制作这部剧的剧组了。”谢韵之道。
“说得好像别人家的事儿一样,剧本要是出来了,你可得出演啊,跑不了的。”樊澄笑了。
“我吗?”谢韵之愣了一下,有些诧异怎么自己完全就没想到要出演这部剧。但也确实如此,连续出演樊澄的作品她还真没想过,满脑子都是避嫌了。
樊澄拉着她起身,安顿她上床,被窝里暖烘烘的,樊澄已经塞了热水袋在里面。等谢韵之躺下,樊澄关闭了酒店房间里的灯,在黑暗中躺在她身边,谢韵之顺势钻进了她怀里,被温暖柔软的怀抱包裹,她舒服地叹了口气。
“韵之,你想演电影吗?”樊澄在她头顶问。
电视剧演员与电影演员虽然都是演员,但实际上截然不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演技的差别,二则是酬劳的差别。一个当红的演员演电视剧,酬劳是按集算的,国内电视剧现在动辄四五十集,主演一般都能拿到上千万的报酬。而电影则不一定了,一部电影的前期投入或许不过几千万,演员的报酬肯定不会上千万。而当红电影演员要价上亿,那可就不是一般小成本电影能请得起的了。那种非一般的电影,也不会去找电视剧演员,他们要找的是适配电影大银幕的面庞。换言之,现在处处都讲高级感,电影演员就是天生身段、面庞带着高级感的那一部分人。
如果要追本溯源,就要从胶片时代说起。那个时候拍摄电影胶片一格就是一格,容不得肆意浪费,而拍摄电视剧则用磁带,拍不好还能抹掉重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电影比电视剧对演员全方位的更高要求,无论是临场反应能力还是表演的精确与震撼,都非同一般。电视剧相对电影来说是非常生活化的,由于剧情复杂,台词量大,劳动量大,演员基本上需要不停歇地表演,赶工期,一场戏表演无差错,差不多,就可以过了。而电影则截然不同,电影导演精益求精,要求演员一场戏必须要表演出自己想要的结果才行,不仅仅是台词,眼神、表情、姿态、身体的任何部位都要算入表演的范畴,大银幕会将这些细节彻底放大,纤毫毕现,所以一场戏可以熬个数日也不罢休,这是电视剧所不能承受的,也就造成电影的表演难度和维度要高于电视剧。
行里有一句话:话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如果单纯讲表演艺术,话剧与电影其实不相上下,话剧因为是即时表演无法修改剪辑,考验的是演员的临场表现。而电影虽然可以修改剪辑,但比话剧更讲究细节神态的表现。
谢韵之出道是因为出演了张小琴导演的电视剧,很巧的是这个张小琴的名字和最近樊澄查到的万世影业的副总裁完全同名。但她们全然不是同一个人,导演张小琴是60年代生人,而总裁张小琴则是80后。
谢韵之自出道后就开始演电视剧,也曾尝试过两部电影,而且并非小制作,不过也不是挑大梁的演员,只是配角。她很快便明白电影演员与电视剧演员的差别,她觉得自己可能天生没被老天爷赏那碗饭吃。但是只要是个有事业心的演员,都有演电影的梦,都想演电影,她也绝不例外。她本接受了自己不能做大电影演员的事实,然而现如今樊澄忽然问起她这个问题,不由让她心头微动。
“我当然也想演电影……但是……”
“想演就好,我干脆先把电影剧本写出来,然后再改,或许会更轻松些。”樊澄笑道。
谢韵之奇怪地默了一会儿,樊澄感觉到她搂着自己腰际的手臂有些收紧。片刻后,谢韵之似是斟酌着语句说道:
“阿澄,你是为了我要写这个故事的,还是你自己想写这个故事?”
樊澄微微一愣,一时间没回答上来。谢韵之则继续道:
“你是家,我其实不希望你为了我而去创作剧本,虽然你为我写了《追影者》,我真的很开心,也很珍惜这个把我们俩联结在一起的故事。但是……实事求是的说,一个故事如果它适合发展成,那它就该发展成,如果它适合发展成剧本,那就应该是剧本。我觉得……不是所有的故事都适合拍成影像留下,能否拍好也都因人而异,不定因素太大。我也不希望……耽误你的前途。你本来是作家,你值得更高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内的剧作环境并不好,会限制你的发展。”
樊澄抬起手来,轻抚谢韵之的长发,并在她额前吻了一下。
“你这是又想起万镜了?”她问。
谢韵之情绪似是有些低落,半晌后道:“我觉得,我总在拖你后腿,可她却能帮你。”
“瞎说,别乱想。”
“不是乱想,是真的……”谢韵之音调中掩饰不住的失落与难过,让樊澄的心隐隐作痛。
“我是剧作家还是家,是我自己决定的事,不是她,也不是其他任何人来决定的。韵之……我爱你,你给我点表现的机会好吗?你不希望拖我后腿,我又何尝希望看到你一直在电视剧圈止步不前?你值得更广阔的平台,我希望我能帮到你。”
“我……我不知道……我演过电影的,但我觉得自己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