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知县大人这就够愁得慌、恼得慌的了,还有人嫌他不够乱,生要给他添事儿!
这天把方伯丰叫来细问了一些关于如今新粮作的事情。
衙门的几块官田今年的晚稻都试种上了农务司弄出来的新稻种,据说抗寒且高产,不知道真假,得眼见为实。可偏偏今年又赶上这么个天气,知县大人怕到时候这新粮作的产量也受天时影响,就一直盯着问各样记录的进展。
如今看来倒都没有差太多,方伯丰想起上年一家人齐上阵为这个良种选育出主意,不晓得是不是他多心了,难道这耐旱的一条也已经考虑进去了?想想又失笑,谁晓得如今天会旱,且谁又能知道用哪种稻子的稻花儿能叫结出来的粮种更耐旱?便是神仙也难啊,何况神仙哪有空来管这样微末小事!
公务说完了,闲话几句,知县大人心里憋屈,说着说着就又说到了了官学的事情上。
结果他这里还没发完牢骚,那里方伯丰就另有话要说了。他道:“大家去学堂上课都差不多轮了两圈了,闲时也聚在一起说说这教课的事情。却发现这来学堂读书的人,大人们且先不说了,也没几个,主要是孩子们,好似比寻常书塾里的学生学的都慢。我想着,这一来有我们这学堂和课业本身的事儿,毕竟不是一整天的,也没什么作业;二来是不是咱们这教法也得变变?”
如今方伯丰同知县大人熟络了,说话也自然起来,被知县大人说了几回,也没有那么些“属下”、“大人”的话了。只是要他真的同刑狱司那几位一样,冲着知县大人“你呀我呀”的,他一时还做不到。只好这么含糊着来。
知县大人听了这话却道:“还是先想一想怎么叫那些孩子们来上课吧……看看我们一开始的打算,再瞅瞅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之前后衙开个小书塾,不是许多人还艳羡衙门里的人有地方教孩子么,怎么现在给他们开了官学堂,又不要他们使费,他们倒不乐意来了?!”
方伯丰想了想道:“毕竟这官学堂也是个新东西,老百姓们瞧见这新的东西,多半要观望一阵子,见去的人多了,才会慢慢的也想过去瞧瞧。等去的人占数近半了,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许多人做事情并不考虑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得做,好在哪里,只看着旁人行事,就跟着做的。
“我们这开的时候还短,估计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只觉着这事儿同他们没什么干系的,便也‘一动不如一静’了。寻常百姓过日子,多半如此的。能不变就别变,省得闹出新的什么岔子来他们更不晓得该怎么办了。”
知县大人撇嘴:“那那些个公差小子们怎么说呢?那个他们倒不用‘观望’,不怕‘乱动’了!”
方伯丰笑道:“那给人跑腿捎话都是能挣着现钱的,即时就得见好处,又不要什么额外的花费,反正孩子们没事儿也满大街野去。这读书就算不消学费,还得有能进学堂里的衣裳吧?自己得略备些纸笔吧?更别说往那里一坐就是半天,一个月的半天下来,就是半个月的整功夫了,且又不是立马能见着好处的,甚至都不知道好处在哪里,自然就不积极了。”
知县大人道:“就是替他们考虑到了这个,所以才说晚上也开课不是?!”
方伯丰道:“晚上来上课的话,就得大人们接送了,白天到处跑还成,晚上就不敢叫娃儿们一个人走夜路了。这大人们做了一天的活计,就想晚上歇会儿,结果还不得早睡,得接送孩子们去,大人们也懒怠。又费力气又见不到现成的好处,就懒得动弹。大人们这么一懒,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哪有小孩子乐意坐在学堂里一动不动地费劲听课的?自然是到处玩去更开心,何况跑腿挣了钱还能换点甜果子吃,学里能有什么……”
知县大人听了会儿笑道:“你这话的意思,我们这官学堂还真就来不了那么些人了?”
方伯丰却道:“这都不能强求,倒是能下政令,可若是他们家里大人和孩子自己都没想明白这个东西的要紧,就算硬拉了来,也不会用心读书的。到时候闹得课堂上不清净,反坏了想要认真读书的娃儿们。为今之计,只能叫已经来读书的孩子们真的学到本领,涨了能耐,那些没来的看见了,才会觉出好来了,没准就愿意来了。”
知县大人听了略想一想,叹着笑道:“看来果然还是得自己去学堂里待过、教过,才晓得里头的事儿啊。你说得很明白,有道理。”
方伯丰笑着拱了拱手,知县大人便问他方才想说什么。方伯丰便道:“属下想着,如今只开了认字和算术两门,是不是少了点,能不能再加一门给讲如何读书的课。毕竟我们这里只管教认字,这单个的字认得了又有何用,还得能用这个认识的字去学别的东西。
“这学东西,也是有窍门的。如何读书,读了又如何学以致用,这些东西,我看来学堂的孩子们多半不懂。许多都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强撑下来的,小小年纪这般心性,倒很值得赞赏。只是若能教了他们为学的法子,往后他们还能少费点力气,少走点弯路,不是更好?”
知县大人听了呵呵乐起来:“你这主意倒不过。实在要我说来,连为人处世的事情也很可以教一下。现如今我是越来越看到这‘学堂课业’的要紧了。就照你方才说的,许多人家里的长辈大人,自己都稀里糊涂的,指望他们能教出比自己能耐的孩子来,难!只有靠学堂了……哪怕十个、百个里头能有几个听了课就明白一些道理,走出条更好的路子来的,咱们这学堂就算没白开!”
这天把方伯丰叫来细问了一些关于如今新粮作的事情。
衙门的几块官田今年的晚稻都试种上了农务司弄出来的新稻种,据说抗寒且高产,不知道真假,得眼见为实。可偏偏今年又赶上这么个天气,知县大人怕到时候这新粮作的产量也受天时影响,就一直盯着问各样记录的进展。
如今看来倒都没有差太多,方伯丰想起上年一家人齐上阵为这个良种选育出主意,不晓得是不是他多心了,难道这耐旱的一条也已经考虑进去了?想想又失笑,谁晓得如今天会旱,且谁又能知道用哪种稻子的稻花儿能叫结出来的粮种更耐旱?便是神仙也难啊,何况神仙哪有空来管这样微末小事!
公务说完了,闲话几句,知县大人心里憋屈,说着说着就又说到了了官学的事情上。
结果他这里还没发完牢骚,那里方伯丰就另有话要说了。他道:“大家去学堂上课都差不多轮了两圈了,闲时也聚在一起说说这教课的事情。却发现这来学堂读书的人,大人们且先不说了,也没几个,主要是孩子们,好似比寻常书塾里的学生学的都慢。我想着,这一来有我们这学堂和课业本身的事儿,毕竟不是一整天的,也没什么作业;二来是不是咱们这教法也得变变?”
如今方伯丰同知县大人熟络了,说话也自然起来,被知县大人说了几回,也没有那么些“属下”、“大人”的话了。只是要他真的同刑狱司那几位一样,冲着知县大人“你呀我呀”的,他一时还做不到。只好这么含糊着来。
知县大人听了这话却道:“还是先想一想怎么叫那些孩子们来上课吧……看看我们一开始的打算,再瞅瞅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之前后衙开个小书塾,不是许多人还艳羡衙门里的人有地方教孩子么,怎么现在给他们开了官学堂,又不要他们使费,他们倒不乐意来了?!”
方伯丰想了想道:“毕竟这官学堂也是个新东西,老百姓们瞧见这新的东西,多半要观望一阵子,见去的人多了,才会慢慢的也想过去瞧瞧。等去的人占数近半了,那就会有更多的人来了。——许多人做事情并不考虑这事儿到底值不值得做,好在哪里,只看着旁人行事,就跟着做的。
“我们这开的时候还短,估计许多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只觉着这事儿同他们没什么干系的,便也‘一动不如一静’了。寻常百姓过日子,多半如此的。能不变就别变,省得闹出新的什么岔子来他们更不晓得该怎么办了。”
知县大人撇嘴:“那那些个公差小子们怎么说呢?那个他们倒不用‘观望’,不怕‘乱动’了!”
方伯丰笑道:“那给人跑腿捎话都是能挣着现钱的,即时就得见好处,又不要什么额外的花费,反正孩子们没事儿也满大街野去。这读书就算不消学费,还得有能进学堂里的衣裳吧?自己得略备些纸笔吧?更别说往那里一坐就是半天,一个月的半天下来,就是半个月的整功夫了,且又不是立马能见着好处的,甚至都不知道好处在哪里,自然就不积极了。”
知县大人道:“就是替他们考虑到了这个,所以才说晚上也开课不是?!”
方伯丰道:“晚上来上课的话,就得大人们接送了,白天到处跑还成,晚上就不敢叫娃儿们一个人走夜路了。这大人们做了一天的活计,就想晚上歇会儿,结果还不得早睡,得接送孩子们去,大人们也懒怠。又费力气又见不到现成的好处,就懒得动弹。大人们这么一懒,孩子们就更不用说了。哪有小孩子乐意坐在学堂里一动不动地费劲听课的?自然是到处玩去更开心,何况跑腿挣了钱还能换点甜果子吃,学里能有什么……”
知县大人听了会儿笑道:“你这话的意思,我们这官学堂还真就来不了那么些人了?”
方伯丰却道:“这都不能强求,倒是能下政令,可若是他们家里大人和孩子自己都没想明白这个东西的要紧,就算硬拉了来,也不会用心读书的。到时候闹得课堂上不清净,反坏了想要认真读书的娃儿们。为今之计,只能叫已经来读书的孩子们真的学到本领,涨了能耐,那些没来的看见了,才会觉出好来了,没准就愿意来了。”
知县大人听了略想一想,叹着笑道:“看来果然还是得自己去学堂里待过、教过,才晓得里头的事儿啊。你说得很明白,有道理。”
方伯丰笑着拱了拱手,知县大人便问他方才想说什么。方伯丰便道:“属下想着,如今只开了认字和算术两门,是不是少了点,能不能再加一门给讲如何读书的课。毕竟我们这里只管教认字,这单个的字认得了又有何用,还得能用这个认识的字去学别的东西。
“这学东西,也是有窍门的。如何读书,读了又如何学以致用,这些东西,我看来学堂的孩子们多半不懂。许多都是凭着一股子韧劲强撑下来的,小小年纪这般心性,倒很值得赞赏。只是若能教了他们为学的法子,往后他们还能少费点力气,少走点弯路,不是更好?”
知县大人听了呵呵乐起来:“你这主意倒不过。实在要我说来,连为人处世的事情也很可以教一下。现如今我是越来越看到这‘学堂课业’的要紧了。就照你方才说的,许多人家里的长辈大人,自己都稀里糊涂的,指望他们能教出比自己能耐的孩子来,难!只有靠学堂了……哪怕十个、百个里头能有几个听了课就明白一些道理,走出条更好的路子来的,咱们这学堂就算没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