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富家公子落荒而逃后,冷静下来的罗宁自知那人定会再找人报复,将父母安葬后,连忙打点行装,带走罗父写的书信,带罗凝到南方投靠罗岳军。

  跟前世对比起来,剧中的罗凝虽同样是被亲生父母遗弃,但她有善良的罗氏父母收养,可以说是幸福美满。

  肖琴波澜不惊地看完剧中的“她”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感觉还是比较奇妙的,难过倒是不会,这一世她有一个真正美满的家庭和蔼的亲人,她很满足。

  还好公主看起来并不知道她真实的童年,她很庆幸剧中给她安排了个幸福童年,否则公主看了肯定又该心疼。

  第一集 主要讲的是罗凝小时候及稍微长大一点后的生活,这毕竟是主打罗凝和宣朗公主周妙书感情戏的百合剧,所以日常没有持续太久,第一集末尾,罗氏夫妇就领了便当,罗宁带着十四岁的妹妹远走他乡。

  到最后没见公主登场,肖琴有点失望。

  第一集 的总体表现算是中规中矩,因为剧情还没展开,网上反响平平。

  《生世》是一天更新一集,第二集 故事以罗家为主场,讲述罗宁带着妹妹投靠罗家,罗宁因才能凸出,人品良好,受罗岳军重视,罗凝却因身世处处受罗家人排挤,其中罗堤的敌意最为明显。

  罗堤是罗岳军二弟的儿子,也就是罗岳军的侄子,颇有些才能。

  罗岳军自己有两个儿子,生在武家却都想从文,无论罗岳军如何逼迫,也没能改变他们的决心,罗岳军无奈,只能暂时将培养重心放在年幼丧父的罗堤身上。

  罗堤资质在同辈当中算很好的,也肯努力,就是人比较自大,仗着罗岳军对他有点重视,两位堂哥又决心从文,堂弟们年纪尚幼,以为罗家迟早会交到他手里,平时耀武扬威,罗岳军教训过他几次,可他都没放在心上,让人有些失望。

  罗宁的出现很快就取代了他的地位,罗堤因此怀恨在心,总是对罗宁冷言冷语,对待罗凝更是不讲情面,有次趁罗凝上街时,叫人把她给绑了,可惜他小看了罗凝的身手,派去的人反被罗凝撂倒。

  罗凝有罗宁护着,而罗宁有罗岳军护着,罗堤不敢有大动作,只能搞搞小伎俩,却也足够添堵,罗岳军不好因为这些小事帮外人惩罚自家人,只口头警告过几次,罗堤根本没放在心上。

  有罗堤牵头,其他人欺负罗凝就更加明目张胆,罗宁心疼妹妹,出门镇压过几次,可是等他离开后,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又回归本性,罗宁又不可能每时每刻都护在她身边。

  直到在罗宁的争取下,罗凝进了罗氏族谱,那些人才消停了一些。

  与罗家的争斗持续到第四集 ,三天时间,肖琴冷冷地看着“罗堤”的名字在她眼前徘徊。

  虽然剧中大部分情节是虚构的,但罗家对她的排挤是真的,她对罗堤的厌烦也是真的。

  《生世》第五集 ,剧中的罗凝已十七岁,那年胡人与吕国正式开战,罗岳军作为元帅带兵出征,罗宁和罗堤作为他的副官一并前往,罗宁不放心把妹妹一个人留在罗家,请示罗岳军后,带她一起走。

  《生世》第六集 ,与胡人开战一年,罗宁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就在他即将升任将军之时,罗宁受命外出任务,在客栈内被不明人士放火活活烧死,初步怀疑是军中奸细泄露情报。罗凝因此伤心得大哭一场,哭过之后强行让自己冷静,想到假扮罗宁营造出失手的假象,引出凶手,为此她自毁容貌。

  剧中的罗凝举起灼热的火把,眼神痛而坚定。

  肖琴冷静地替夏盈点跳过,画面直接跳转到罗凝戴上铁面具。

  此时的两人都有些后悔看这部剧。

  宣传里说好的主导公主和罗凝的感情线,结果直到第六集 公主都没出场,讲得还全是罗凝的黑历史。

  夏盈后悔勾起肖琴的伤心事,隐隐的心疼。

  肖琴后悔让夏盈为她心疼。

  大概是剧组的故意策划,《生世》第七集 ,公主终于登场,在一个小雨天与罗凝在军营初遇。这集播出的这天正好是2月14日情人节。

  这是夏盈与肖琴今生相认后度过的第一个情人节,两个人都为这天准备了惊喜。

  夏盈第一次带肖琴去她家——天庆市某高档小区的一栋别墅,夏皇还在国外,家里只有她们两人。

  夏盈带肖琴去古玩收藏室,给她看前世她赠与她的那枚银指环。

  肖琴捧着装指环的木盒。时过境迁,指环内侧那句“罗凝一生”仍无比深刻,仿佛刻进骨子里。

  她到现在还清晰的记得,为公主套上指环时胸口的灼热,那时的她对她与公主的未来充满期待。生前它代表着誓言与天长地久,死后它是遗恨与午夜梦回,想到公主曾守着它度过三年的孤寂岁月,肖琴不禁眼热。

  夏盈仿佛看穿一切,没有给她伤心的机会,就又拉着她到书房。

  偌大的书房里,除了几个大书架,摆放着的一架新买的古琴尤其显眼。

  夏盈把她按在古琴对面的椅子上坐下,自己也走到古琴前坐下,充满笑意地看着对面的她,低头,手指轻轻拨动琴弦。

  这首曲子是夏盈在前世就开始准备的。

  当初罗凝赠她指环山盟海誓,她又何尝不想用自己的方式聊表心意?在罗凝出发去京城求亲那天,这首曲子就已完成三分之二,她想着等战争结束,她与罗凝正式成亲,有了自己的家,就将这首曲子送给她。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