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的不去说,一个官营的盐还有皇家和常家的生意糖,便是两处能销掉不少纸币的地方。这糖类的生意中还有一个王家,不过现在王家也就剩下王子腾一个人了,就算以前一直以王子腾为靠山的王熙凤如今对自己那个孤家寡人的舅舅也没有了什么好感。

  同样是造反,林瑜就能保证自己的家人甚至于姑苏那边的族人——自然现在已经分宗了,但是王子腾就把贾王史薛四家人全都给坑了。王家就更被说了,全都折了进去,连襁褓中的幼儿都没有被放过。王熙凤要不是当时跟着贾琏在林瑜治下的兴化府,可能就和王夫人一般逃不过去。

  特别是,王子腾现在已经没有了可以让人为之妥协的尊位。

  当初,王子腾那一次带着残兵投靠林瑜之后,林瑜果断地剥夺了他的指挥权,也不担心所谓军队的哗变。败兵还有什么心气,便是那些他所谓的心腹在不容抵抗的林瑜面前也一个个低头低得快。这也是原著之中,王子腾暴病而亡,可军中没有闹出什么动静来的原因之一。

  这些兵士被全部打散了,编入林瑜的军中,不愿意再当兵的就原籍遣返。至于王子腾本人,在当初选择了另一条路之后心中已经有了准备。在看见林瑜毫不犹豫地剥夺了自己的大权之后,就知道这是最糟糕的状况了。他想象中的带兵投靠根本就没有用。不过,最终,林瑜看在他闹了一处给自己争取了不少时间的份上,饶了他一命。

  这时候的王子腾空有千万身家,但是孤家寡人一个,他本就是一个狠心的,对别人狠对自己尤为如此。因此,征召令一下,他就想办法通过打理糖业的常家人将自己的话带进宫中。

  他愿意将手中的份额,换做去蓬莱的一个机会。

  王子腾这样的选择也算是在林瑜的意料之中,他现在是货真价实的孤家寡人,原本的亲缘谁还敢搭理他,他又是有过和林瑜争锋之意的,知道的人更是离他远远的,生怕和他走得进了,会招来林瑜的恶感。在这样的情况下,征召令一出,他为什么不去碰碰运气。若是能在外面重新开始,做一个土地主也好过在中原处处挨人白眼。

  这一次王子腾学乖了,或者说面对已经位登九五的林瑜,他再也没有了底气去讨价还价。所有糖类的份额换一个征召令的名额。王子腾心中甚至是忐忑的,因为他担心林瑜宁愿不要这些份额也要把他锁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老死。

  林瑜还真没这样的心思,他手中的产业早就不再亲自打理,原本是白术总览他还看两眼。现在总览的还是白术,但是他连看都不看了,交给黛玉去关心。走到他这个地步,钱对他来讲已经没有多少的意义。也就在糖类生意上还有些关系的王子腾他其实都已经给忘得差不多了,也就京中的暗子时不时地替皇上关注着。

  所以,接到黛玉消息,说是王子腾交换一个名额的时候,他才想起来,原来还有这一号人。

  王子腾的身份特殊,就算没有闹出什么特别大的动静,但是就这么让人离开,在朝堂上说不过去,也容易往人以为林瑜心慈手软。但是,也仅止于此,就林瑜自己来说,对其人倒没有太大的恶感。

  是以,对于王子腾的要求,他想都没有多想的同意了。不过,同样的,林瑜提了一个要求:

  ‘王子腾’必须生活在京城直到死亡。

  从宫中出来的时候,王子腾打心眼里的松了一口气。他现在这个情况,就算坐拥万贯家财又如何,还不是叫人侧目而已,避如瘟疫。隐姓埋名对他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特别是由官府出手更换户籍,更加没有后顾之忧了。唯一可虑的,是他用着这样的新身份,也就意味着他这一辈子都依旧生活在林瑜的眼皮子底下。

  不过,还能有比现在更加糟的状况么?至少在蓬莱,天高皇帝远的,他还能送快一些。

  王子腾想起案几之后林瑜毫不犹豫就同意了饿,看起来并不在乎的模样,就将自己原本想问的问题给咽了回去。倒不是说不甘心,只是他也好奇,蓬莱离中央这么远,他难道就真的不担心他在那里闹一出?

  直到真的到了蓬莱之后,他才知道为什么林瑜满不在乎了。因为开疆拓土从来都和武力是分不开的,在那个地方,有着荷枪实弹的巡逻队,百姓的家中常备枪支,说起了遥远的大皇帝陛下更是没口子的夸赞,满脸的忠心。能闹什么?找死吗?

  等过了十来年,王子腾的小儿子也能骑着羊处乱跑了。他们这一片的土地上也迎来了封国,来人正是瑞亲王林如海的儿子、当今皇帝的亲侄林琨。

  王子腾才看着北方恍然叹息,封王建制啊,原来林瑜早就有了这样的准备。要是当初他没有挑选那一条路,而是老老实实地跟着林瑜,是不是封国的人中就会有他一个呢?

  这可惜,一切都已经如过眼云烟了。

  这却是后话,只说当前。伯恩男爵将手中的货物全都在松江府给出手了。原本他是想带去京城再出手的,后来听了安格斯的劝,就在他的帮助下全都卖了出去。这一位男爵手上的货物本就是顺道,和那些正经做生意的人来说,量小得很,一些专门做贸易生意的商户还不一定愿意收。

  不过安格斯因为当初战乱的原因,在国中待得时间也长了,好歹还有些门路,便找到了愿意接受的商家全都卖了出去,然后换回了大量的纸币。

  相对于因为宝钞的缘故而对纸币有所疑虑的百姓,像安格斯这样的商人对着纸币的信任度就非常的高。他们可不知道再往前一个朝代的官府干过滥伐纸币的事情。对他们来说,这样的一个强大而富有的国家,他们发行的纸币肯定也是可以信任的。特别是这些精明的人知道,拿着这些纸币,在有着皇家标志的商店里买东西是有优惠的。

  伯恩对于安格斯拿回来的纸币果然不以为意,他没有带上多少的金银钱币,特别是知道在这个国家,他国的金银币在这里进行兑换的时候,都是要算一定的折耗的,他可舍不得。反正钱币不多,他也就随身带着,等以后回国了再用。

  他反复地揉搓手中的纸币,闻一闻又对着阳关看一看,很有种后世买菜老人家担心拿到□□的架势。看完了之后,他才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纸币很难仿造。

  “这个国家的工匠拥有着世间最精巧的手艺。”安格斯看了之后笑道,“据说在纸币发行之前很久,朝廷就开始做准备了。就像是在征伐倭国之前发行的国债,要不是没有资格,我还真是想买一点。”他仗着边上的倭国人听不懂他们的话,用英语和伯恩男爵说道。

  “那可真是可惜了。”伯恩男爵听了,也叹息道,“那该是多少的利息啊!”就现在的事实看来,这个战败国恐怕要被狠狠的宰上一刀。至于这个国家会不会赖掉手中的国债,两个英国人可是连想都没有想过。

  “据说有整整百分之五的利息!”安格斯谈起这个来,恨不得两眼都要闪闪发光了,“不过,听说这还是朝廷刚刚兴起的时候财政才有这样的困难,以后就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了!”他可惜地咂咂嘴,如果以后国家还发国债的话,没准他就会有机会购买了。

  想到了自己卖掉那些货物所交出去的关税,伯恩男爵肉痛的咧了咧嘴,然后摇头遗憾道:“这是不可能的,想想吧,就我们看见的一个松江府那里有着多少的商船,每天能征收多少的税啊!他们肯定不会再缺钱了。”在英国,商人向皇室贵族放贷还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特别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贵族们几乎在举债度日,来维持他们的排场,伯恩男爵也是见怪不管。

  因为他本身也不过只是一个男爵而已,就爵位而言并不高。但是因为得到了温莎伯爵的信任,他才向着国王陛下推荐了他,得到了这样的一个来东方的机会。

  别的不说,就他刚刚交完税到手的钱币换算下来就足够他在这个国家过上好几年的奢侈生活了。等他回去之后,再带上一些货物,这一趟来访东方的行程也就值了。

  若是能得到东方君主的友谊那就更好了,伯恩美滋滋地想着。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很有野心的人,这些也就是想想而已。当然,想想又不犯法,不是吗?

  和轻松惬意的英国使臣不一样,来自于倭国的伊藤小五郎等人就严肃多了。他们随身带着的都是幕府觐见大皇帝陛下的贡品,或者说,赔礼。

  但是,在这松江府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伊藤小五郎心中越加的不安。这个新建的汉朝和之前的华夏王朝都不一样,他们更加看重商贸,所以才有了现在松江府的繁荣。要知道,就在一年之前,松江府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府城。如今,整个府城商户往来热闹非凡。哪里还看得到原本那个小府城的样子。听作为向导的佐藤平三郎说,在这个府城中,原本的小老百姓都因为将自己的宅院卖出去而获得了一大笔的银钱。

  当然,更加聪明的人就卡着不卖,毕竟现在的松江府地皮那是一天一个价,看着以后还要涨起来。好些的百姓都后悔卖早了,叫林瑜看了,大概也要感慨拆二代在他的治下提前数百年出现在了这个世界上。

  也因此,更是听说了皇室的富有、以及坊间谣传的皇家发家史,伊藤的心中满是不安。他总觉得,以这个国家的行事,恐怕不会像是之前的皇朝一样,送上礼物和臣服之后就能被轻飘飘地放过。

  他、包括他代表着的幕府以及整个国家,对于这个新汉那是绝对没有一点不恭敬之心的,特别是在看到这样繁华的景象之后。

  虽说士农工商,但是在幕府时期的倭国严格来说农户和商户都是身处社会底层的人物,具体说来,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还不至于深受儒学影响心中悄悄嘀咕的李氏朝鲜,坚信发展商贸就会‘国将不国’了。对他们来说,一切能带来繁荣的法子都是好法子。

  作为这一次的正使,伊藤在煤油灯明亮的灯光之下写下了自己自登陆汉朝以来的所见所闻。写完了之后,伊藤小五郎小心翼翼地在灯下面的拨弄了一下,将亮光调得小一点。

  这样子的煤油灯在整个国中还不是很普及,至少这时候一般的百姓之家用的还是传统的蜡烛或是油灯。却不是煤油灯上面的玻璃罩子太过贵价,只不过是工艺还没来得及普及,以及煤油的出产量不够高而已。想来等蒸汽机全面普及的时候,随着煤炭产量的提高,煤油这样的附属产品也会随之增多。产量大了,价钱很快也会随之降下来。

  在电被发明出来,更明亮的电灯出现之前,这样的煤油灯还是要在这个世界上占据一段时间,才会渐渐地退出这个世界的主流。

  而这时候,这样的一盏煤油灯还是只有大户人家用得起的,因着是供使臣起居的房舍,这里面的一应器物都很齐全,包括这样的煤油灯。伊藤小五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还是常在国中往来的佐藤平三郎教会了他们怎样使用这样的贵价物件。

  “想必大皇帝陛下的房间也会用这样的器物照得和白天一般明亮吧!”伊藤感叹道,“也不知道天皇一家现在如何了。”他皱起了眉毛,作为臣子的很难从口中说出这一家子的不是来,但是在忠于幕府的伊藤的心目中,这一家子既然被俘虏了,就应该干净利落的自尽了事。须知,他们活下来的每一天都是耻辱,也给大和民族蒙羞。

  他才不会想到,如果这一家子全都自尽了,那么所谓的天皇一系就要在此断绝,不过,所谓天皇的万世一系本来就是后世才吹出来的东西。这时候的天皇虽然已经将自己往神明身上去靠,真正吃这一套的贵族公卿还是很少的。要不然,德川幕府也干不出将这一家子全都架空的事情来。

  虽然德川家还是坚持着所谓的征夷大将军,但是这也就是一张皮而已。如今,林瑜来了这么一手,直接将天皇一家俘虏进京,就等于在倭国人面前将这最后的一张皮都给掀了。

  人有失策、马有失蹄,便是林瑜也没想到,他这么一来,将天皇一家子的皮掀得太彻底了,以至于这些来自倭国的使臣居然愿意接受林瑜的提出的各项条款,但是却不乐意为着一家子支付高昂的赎金。

  林瑜一转念弄明白了这些人的想法,一时间哭笑不得。只好半卖半送,算是廉价将这一家子给还给了这些使臣。他留着做什么呢,白白养着还浪费粮食,罢了吧!说好个将士们的赏金最后还是由林瑜自掏腰包,补足了赎金之外的缺额。

  不过这么一来,原本的高昂的代价变得廉价,反而将所谓天皇、不、倭奴王的脸面和尊严更是往地上踩得厉害。以至于这一家子在回到了国内不久之后就举家自尽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被自尽,但是以在京城发生的赎金事件来说,这两种的可能性都挺大的。后世倭国的史学家们对这两种说法争执得厉害,甚至也有说是圣元帝遣暗子下得手,被另外两派给临时一致对外喷了回去。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终成了一大谜团。

  原本伊藤也不是很看得起来自于西方那一群见钱眼开的外夷,但是现在既然是上国官员的安排,他们也只好听令了。而且这时候,他们心中还忐忑着,也没什么心思去理会边上的那几个外夷。

  伯恩男爵和安格斯知道这些人都是来自战败国,现在正要给大皇帝陛下去赔罪,也没有去结交的意思,这些西人也不傻么。是故,这一路上倒还清净。

  已经从船长手上接过负责这一船客人的副手看见他们各有各的圈子,倒是送了一口气。倒不是说他怕了怎么的,只不过是不希望办砸了事情,惹得嫉妒提拔他的船长失望而已。对于这些人本身他还真算不上多关心,这时候汉人的□□自豪感可是很强的。生活并创造着这个伟大的国家,他们也有理由这样自豪,林瑜也乐见更有意的去培养这些自豪感。

  华夏乃是礼仪之邦,谦逊是美德,但是林瑜很是直白的告诉那些报社的编辑,谦逊可以,但必须在展现过武力之后。唯有强者才有资格去谦虚,弱者的谦虚在他们的眼中只是懦弱好欺。人如此,国亦如此。

  所以,少在报纸上谈什么没有用的君子之礼,多报道一些国家强大的一面。当然,真正的强大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靠着将士们用命打出来的。不过,将这些大捷报道出来让全天下的人看到,就是报社的活了。

  伊藤是看得懂汉文的,他是公卿出身,又是男孩子,打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汉语就是其中的一环。只不过,因为之前靖朝的影响,也因为两个国家之间近百年来的闭关锁国,这十几年倭国高层之间关于汉语的教习已经渐渐地不受重视。

  但伊藤家是传承了数百年的大贵族,据说祖上有着源氏的血统。不过,一想到如今的所谓天皇一家,原本他深以为傲的血统就变成了伊藤现在万分不愿意承认的耻辱了。当然无论这血统带给他的观感如何,这数百年的传承让他家族的汉语也成为了传承中的一部分。伊藤得承认,现在的他很庆幸自己认真的习惯,将这一门语言给学了下来。这才有了这一次的出使。

  在倭国的国内,出来往来商人,汉话能说得好的已经不多的了。不过可以预料,不久之后,因为遣汉使的出现,汉语会重新登上舞台。

  伊藤细心地对比了两国之间的差距,得到的结果让他叹息。这一段时间以来,他并不能在外多走动,并不是因为汉朝官员的不允许,而是时间上的紧张。但是就他所能接触到的、以及从佐藤平三郎口中了解到的东西足以让他心生望尘莫及之感。

  他叹了一口气,难得走出房间道甲板上吹吹风。这时候风平浪静,船已经停了。又是正值夕阳西下,景色宜人的时候。不过,入目所及原本熙熙攘攘到处都行走着的水手现在却少了很多,剩下的几个也匆匆忙忙地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他拦下了其中的一个管事,先道了一声失礼这才问道:“这船上是出了什么事情吗?”

  被拦下的正好就是之前负责货物以及客人上船的那个中年男人,他听这个倭人字正腔圆的汉话,就笑道:“客人莫紧张,这是船上的荀先生亲自给大家讲课呢!。”他们也不知道这荀先生是个什么来头,比起那些官身、还有这些别国的使臣,他倒是被船长亲自定下了最好的舱位。不过,原本辰龙手下的漕运出身,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他们心里都是门清。

  伊藤心道这人必然是一位大家,便道:“唐突了,只不知在下能不能也去听一听?”

  那中年管事看了下这个明明身为使臣却对他们这样水手出身的人这般客气,心中对报纸上的宣传更信了几分,便道:“就是讲一些浅显的东西,客人不嫌弃的话,那就一道来听听吧!”

  伊藤忙连连道不敢,跟着人走到了船上最大的一个大厅。伊藤知道这里原本是活动室,众人闲来无事的时候,就来这里互相聊聊,也有书籍报纸,围棋象棋等。不过这时候,整个大厅之中已经站满了人,大约整条船的人都已经聚集到了这里。

  众人三三两两地站在一起,最前面的是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男子,穿着时下最常见的深衣,见人来得差不多了,就一点头,道:“前面一段时间已经说了数术的几种不一样的算法,今天正好说说怎样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快捷有效地使用它们。”

  此人正是管云飞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本时代数算大家,预定好了的出使欧洲的使团成员之一,荀长林。

  第116章

  那倭国的使臣看见一众他眼中的地位低下的力夫居然各个握着笔,专心致志地听着上面的荀先生讲课听得津津有味, 明显是听懂了的样子, 心中难免惊异非常。

  同他一般惊讶的还有船上的几个西人,倒是现在的汉人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情形, 不以为意。另外两个头等舱的官员也拿着笔, 俨然不觉得混在这一群的力夫之中一道听课有什么不好的样子。

  这时候的世界上大多数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阶级分化, 尤其是西方的国家, 他们固有的阶级观念让他们非常注重血统, 就算身上流着所谓的贵族血统的人可能连字都不认识, 但是富有学识的人却依旧要向他们表示尊敬。像汉人这样不同职位的人普通一等的坐在一起听讲那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他们还觉得这些力夫都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呢!在这方面倭国和西人其实很类似,受教育也是要将就资格的。

  是以, 伊藤小五郎在今天收到的冲击就可以想象了。

  在天津港登陆之后,转道京城, 这些外国的使臣渐渐地习惯了这个国家和其他的国家不太一样的画风。

  在林瑜推行义务小学之后,别的地方不好说, 这京城已经京城周边的地方绝对是普及度最高的地方——谁让这里是天子脚下呢!据说,就算皇帝陛下睡着了, 夜间都是有一只眼睛盯着这里的。

  这其实是说的是地支的鹰犬们,不过这些国外的使臣不是很了解内情,就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了。

  所以, 在清晨时分走在大街上, 随处可见穿着不一样制服的小孩子们欢快地被这小书包三三两两的一道上前学去。这些孩子有的是官员的孩子,有的是一般商户家的孩子, 更有一些是仆役的孩子,但是他们所有人呢全都接受着同样的教育。做先生的不能因为家长职业的不一样有所偏向,这作为师德考核的内容之一,每年都有人不定时的下来抽查,万一被投诉查实,那好日子可就到头了。

  因为是义务教育,是以这些先生也都是拿的官府下发的俸禄,收到官府的监管也是正常的事情。

  因为教育方面算是礼部的职能之一,这监管人自然也是从礼部抽人,另一部分就是从原本的御史台里挑人了。原本的御史风闻奏事,但是在新朝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如今谁要是敢没有真凭实据就随便告人,少不得被人反告一个诽谤罪,那可是要反坐的。

  无论在后世这一条会变成什么模样,在林瑜的眼皮子底下,现在大概算是难得的吏治清明的时期。

  伊藤小五郎自己出来买早饭的时候,正好看见众多的小学生礼貌地排队在一边等着拿自己的包子的情形,不由得神情复杂。

  该惊讶的已经在船上惊讶过了,现在再看到这样类似的情形,他不禁反思,如果真的只有那些公卿贵族的孩子可以教授的话,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形了。这些孩子虽然都出这话一样的制服,但是身上的书包明显还是有不一样的,可见家境也不一样,并非所有人都是富裕之家。

  想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非因为官位和阶级而存在,否则大皇帝陛下也不会这样自掏腰包也要大力推行教育。他后来在自己的出使日记中这么写到,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都一一记载了下来,后来被当做重要的史料保存了起来。

  另一位伯恩男爵就没有那么多的感慨了。他算是贵族中学识还算不错的,能说会写,还会吟诵一些十四行诗来享受姑娘们的追捧,但是真要他对林瑜大力推行的义务教育有什么样的想法的话,那就是不愧是这个强大帝国的皇帝陛下,愿意这般花费。在他的眼里,这样的花费只能算的上是奢侈的浪费,还不如买一些金银珠宝来的有意义。

  不出意料,他这样的言论在传回他的祖国的时候,收到了不少有识之士的抨击。只可惜这时候的贵族阶级还没有完全的消亡,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来得及崛起。至少在在贵族阶层之中,像伯恩男爵一般对林瑜的奢侈津津乐道的人不少。他们只觉的让天下的人普通一等的接受教育是一种难以忍受的浪费,更是认为有这样财力的林瑜应该是一个连马桶都由黄金打制,镶上珠宝的人。

  但是,其实在很多由身在东方的使臣寄回来的信件中看得出来,林瑜其实是一个很节俭的帝皇。他倒不是可以节俭,毕竟皇家的财富众多,他本人打小也是王孙公子一般长大的,要说节俭的话和真的不能和百姓相比。

  只不过,林瑜一向秉持着物尽其用的原则,从不再无意义的地方花费多余的钱财。就比如说,在丧葬这一方面。因为本朝废除了徭役,是以皇陵应该怎么建,花皇家内库的还是国库的银钱就引起过私底下不止一次的讨论。

  这件事一传进林瑜的耳中,他就知道工部尚书之前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直接把人给喊过来,当着他的面,将那个皇陵的图纸给划了。并告诉他,让他建的皇陵是以后所有皇族宗室的墓地。真正需要用心的地方并不多,甚至没有多少需要建设的地方。毕竟,林瑜的标准大概也就是他印象中后世的公墓,花费自然从皇家内库来。

  虽然这也算的上是皇家私事,但是林瑜这样的简单的想法显然把工部尚书给吓坏了,居然不敢领命。会出现这样的想法也是很正常的,毕竟林瑜在百姓之间的声望相当之高,这要是传出去这么简陋的陵墓是出自他的手笔。他们可不会管什么这是林瑜自己的想法,只会觉得他这个当官的不干人事。官能不能当下去两说,走上大街都要被人唾骂那是妥妥的。

  后来还是召集了外班大臣,大臣们原本还以为林瑜这是不满意皇陵的兴建进度呢,结果一看皇帝陛下自己的准备,一下子哭笑不得。这要是赶上了一个庸碌荒淫的皇帝,当大臣的难免头疼。但是要是赶上了这样的一个圣明过头的皇帝,当大臣的也不轻松。

  和工部尚书想得一眼,他们也觉得这样的皇陵一旦建完,那他们这一班的大臣日后就等着被百姓痛骂吧,连在青史上也少不得落下一个逼迫皇帝的污名。天可怜见,他们还真没有,倒是皇帝自己一脸的坚持。

  在臣子们的苦劝、尤其是白安的劝说之下,林瑜才稍稍退了一步。甚至为了劝说,大臣们纷纷表示这一部分的费用可以让国库来出。没道理国库管着天下牺牲将士的身后事,却连自己皇帝的事情都不管啊!这时候,他们俨然忘记了,之前是谁为了到底那一方出钱而争吵了。

  就这样,虽然双方各退一步,但这史上最为简陋的皇陵这一顶帽子依旧是摘不了了。但是,也因为如此,林瑜在后世才会被称为完人而被后人所称颂。

  到底,那部分建皇陵的钱还是林瑜自己掏的腰包,毕竟这要让国库出了,这些在座的大臣在以后少不得被人给揣测。在这方面,林瑜自己不在意后人评价,但是对这些的臣子,还是比较善解人意的。

  说会这一边,相比于被安排着悠哉前行的两国使臣,那个年轻的荀先生却是一下船就被专人给借走了。还是走水路,从天津港辗转至内河,从京杭大运河的通州港下,走个二十来里,就到了京城脚下了。

  这一回拟定的赴欧使团在预期中要在整个欧洲带上个五年左后才回来,至于为什么将荀先生这样难得的人才放出去,一来是因为这一位先生自己有意去接触一下西方的文化,二来便是林瑜考虑过的怎么讲西方的人才给尽数吸引过来的问题,荀先生自愿当这样的饵。对于他这样的人来说,能够沉浸在学术中的同时,还能给皇帝陛下效劳,哪里还能找得到这样的好事呢!

  这个荀长林原本在乡间研究数理虽然也自得其乐,但是在读书人的圈子里,俨然就是不务正业而闻名了。为了这个爱好,自小不知道被多少长辈同窗给嘲笑,他就更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愿搞研究。为了研究数理,他甚至还躲进了深山之中,幸好他打小体格健壮,靠山吃山,养活自己无虞。大约是躲得太深了,居然连外面天翻地覆了一年多都不知道,还是出去逃亡了又回来的家人想起家里还有这么一个兄弟,以为他死了跑去深山一看,人家活得好好的,看这精神气,比他们这群刚辗转回来的还好呢!

  这个年近三十还来得及娶妻的大光棍儿的轶事就被传了出去,不知怎的,到了管云飞的耳朵里头。其实,就算是管云飞不去找到这么一个人,知道了新朝科举中居然有着数算的荀先生也已经高高兴兴的准备去科考了,他还野心勃勃地准备去考皇家科研院,丝毫不觉得自己有没有落选的可能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