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谢暄吃东西的样子很斯文,加上一副弱不禁风的身子,如果不是一身沉稳端方的气场,看起来真像一只瘦弱可怜的小猫。
谢莺时不搭话,就这么看着弟弟把一碗银耳羹喝的干干净净,这才冷不丁问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晓得这次是个什么事,不过这次在北境带兵的人是楚霁,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这次这么拼命,是不是为了他?”
谢家的嫡小姐是整个京华出了名的温婉,少有这么咄咄逼人的时候,更何况是对着她从小宠到大的弟弟。
谢暄垂着头把勺子放回原处,说:“阿姐多虑了,谢家立身就是‘家国天下’这四个字,此次北境战事事关家国,不容有失,暄不过是尽一尽谢家人的本分,也是身为丞相的本分罢了。”
谢莺时看了他一眼,也不拆穿他,只是叫了人进来给炉子添了炭,叮嘱他早些休息,就端着碗出去了。
谢暄把最后一封密信送出去,揉了揉眉心,看着散了一桌子的书信,难得有些发怔。
他吹熄了灯,站起来的时候,腿上忽然一阵钻心的疼,险些站不住当场跌坐在地上。
勉强缓了一会儿,他开口叫了林伯,接过一盏灯,若无其事地往自己的卧房走去。
身后落了一地的残雪。
三日后,远在北境的楚霁收到了几大车救命的粮草。
押运粮草的官员紧赶慢赶地赶过来,原本六天的行程硬是日夜兼程缩短到了三天,大冷的天气里出了一身热汗,却跟另外几辆粮车撞了个正着。
双方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对面走出一个人来,年纪看着不大,面容俊秀斯文,一双桃花眼生得漂亮,像是京城里哪家精心教养不识愁滋味的公子哥,他扫了一眼粮车,“啧”了一声,心里想明白了七七八八:“这是那位大人吩咐的?效率够可以啊。”
官员身上的热汗全都变成了冷汗,当即诚惶诚恐地回道:“回王爷,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这些粮草先给王爷应应急,剩下的在一个月之内送到。”
摄政王年轻的时候是京城里出了名的混不吝,后来到了这个位置上也没有丝毫收敛自己的脾性,要是一不小心惹上了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楚霁看着他笑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这侄儿终于长大了,知道用脑子了,可喜可贺。”
官员才擦干净的冷汗又下来了,不是谁都有胆子跟他一起调侃九五至尊的。
打发走了押送粮草的官员,楚霁吩咐将士们把几辆粮草放到仓库里,转身走入了营帐。
身边一直跟着他的副将李纵还没有从兴奋中缓过来:“我原本以为粮草到这里至少要一个月以后了,没想到这次这么快!”
不管怎么说,这些粮草的确是解决了当下的燃眉之急,一个月之内的承诺也成了将士们的一颗定心丸,军营内的气氛不自觉地有些放松下来。
楚霁方才嬉皮笑脸的表情反倒是收了起来,闻言冷笑了一声:“去找人查查这件事情具体是谁负责的。”
自从五天前传来军需在雁山关外被劫的消息,楚霁就做好了没有粮草补给的准备,这次更是趁着粮草还充足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去抢了对面匈奴人的粮仓。
眼下边境的情势虽比六年前要好了不少,前朝里的汹涌暗流却是越演越烈,从京城到北境其中能有多少猫腻,楚霁最清楚不过。
有多少人盼着他死在这里。
楚逸虽聪慧,这次的事情要耗费的精力还是太大了,根本不可能是他。
楚霁心里模模糊糊有个合适的名字,还没有说出来自己就先怯了。
那个人怕是恨自己恨到要死了吧。
查探的人回来的很快,这样大的动作是瞒不住人的:“王爷,负责这件事的人,是……谢丞相。”
楚霁缓缓握紧了手中的杯子,长长的眼睫垂下来,看不清楚是个什么表情,语调倒是一贯的带笑:“谢丞相吗?那我回去可要好好谢谢他了。”
李纵站在一旁一头雾水:“哎?谢暄不是一向跟王爷不和吗?怎么还能主动帮忙解决这次粮草的事情?”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其实李纵一度怀疑过军需是谢家派人劫的,只是这想法刚一说出口就被楚霁一个眼刀子给瞪回来了,好像是什么说不得的东西一样。
楚霁倒是绽开了一个情绪莫名的笑:“也对,他一向是个君子。”
楚霁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看见本该离开的斥候还站在原地踟蹰,好像是还有什么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说一样。
李纵倒是注意到了,主动问了一句:“还有什么事吗?”
斥候想起军中老人常说的不要在王爷面前提起谢丞相的说法,到底还是把谢丞相病重的事情给咽了下去。
左右谢丞相一年中多少次病重一次也没有传到王爷耳中过。
第三章
楚霁虽说为人不拘小节了些,领兵打仗到底还是在行的。在有了足够的粮草再无后顾之忧之后,俞国军队势如破竹地打败了匈奴,一路冲到了匈奴人的王帐,俘虏了匈奴单于和大王子,在开春的时候顺利班师回朝。
经此一役,北境可算是百年无忧。
楚霁也顺利成为了俞国人心目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尤其是在大姑娘小媳妇眼里。
诚然大部分都是沾了他那副好皮囊的光。
谢莺时不搭话,就这么看着弟弟把一碗银耳羹喝的干干净净,这才冷不丁问道:“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晓得这次是个什么事,不过这次在北境带兵的人是楚霁,我就问你一句话,你这次这么拼命,是不是为了他?”
谢家的嫡小姐是整个京华出了名的温婉,少有这么咄咄逼人的时候,更何况是对着她从小宠到大的弟弟。
谢暄垂着头把勺子放回原处,说:“阿姐多虑了,谢家立身就是‘家国天下’这四个字,此次北境战事事关家国,不容有失,暄不过是尽一尽谢家人的本分,也是身为丞相的本分罢了。”
谢莺时看了他一眼,也不拆穿他,只是叫了人进来给炉子添了炭,叮嘱他早些休息,就端着碗出去了。
谢暄把最后一封密信送出去,揉了揉眉心,看着散了一桌子的书信,难得有些发怔。
他吹熄了灯,站起来的时候,腿上忽然一阵钻心的疼,险些站不住当场跌坐在地上。
勉强缓了一会儿,他开口叫了林伯,接过一盏灯,若无其事地往自己的卧房走去。
身后落了一地的残雪。
三日后,远在北境的楚霁收到了几大车救命的粮草。
押运粮草的官员紧赶慢赶地赶过来,原本六天的行程硬是日夜兼程缩短到了三天,大冷的天气里出了一身热汗,却跟另外几辆粮车撞了个正着。
双方大眼瞪小眼了一会儿,对面走出一个人来,年纪看着不大,面容俊秀斯文,一双桃花眼生得漂亮,像是京城里哪家精心教养不识愁滋味的公子哥,他扫了一眼粮车,“啧”了一声,心里想明白了七七八八:“这是那位大人吩咐的?效率够可以啊。”
官员身上的热汗全都变成了冷汗,当即诚惶诚恐地回道:“回王爷,是皇上亲自下的命令。这些粮草先给王爷应应急,剩下的在一个月之内送到。”
摄政王年轻的时候是京城里出了名的混不吝,后来到了这个位置上也没有丝毫收敛自己的脾性,要是一不小心惹上了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楚霁看着他笑了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这侄儿终于长大了,知道用脑子了,可喜可贺。”
官员才擦干净的冷汗又下来了,不是谁都有胆子跟他一起调侃九五至尊的。
打发走了押送粮草的官员,楚霁吩咐将士们把几辆粮草放到仓库里,转身走入了营帐。
身边一直跟着他的副将李纵还没有从兴奋中缓过来:“我原本以为粮草到这里至少要一个月以后了,没想到这次这么快!”
不管怎么说,这些粮草的确是解决了当下的燃眉之急,一个月之内的承诺也成了将士们的一颗定心丸,军营内的气氛不自觉地有些放松下来。
楚霁方才嬉皮笑脸的表情反倒是收了起来,闻言冷笑了一声:“去找人查查这件事情具体是谁负责的。”
自从五天前传来军需在雁山关外被劫的消息,楚霁就做好了没有粮草补给的准备,这次更是趁着粮草还充足让将士们吃饱喝足去抢了对面匈奴人的粮仓。
眼下边境的情势虽比六年前要好了不少,前朝里的汹涌暗流却是越演越烈,从京城到北境其中能有多少猫腻,楚霁最清楚不过。
有多少人盼着他死在这里。
楚逸虽聪慧,这次的事情要耗费的精力还是太大了,根本不可能是他。
楚霁心里模模糊糊有个合适的名字,还没有说出来自己就先怯了。
那个人怕是恨自己恨到要死了吧。
查探的人回来的很快,这样大的动作是瞒不住人的:“王爷,负责这件事的人,是……谢丞相。”
楚霁缓缓握紧了手中的杯子,长长的眼睫垂下来,看不清楚是个什么表情,语调倒是一贯的带笑:“谢丞相吗?那我回去可要好好谢谢他了。”
李纵站在一旁一头雾水:“哎?谢暄不是一向跟王爷不和吗?怎么还能主动帮忙解决这次粮草的事情?”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其实李纵一度怀疑过军需是谢家派人劫的,只是这想法刚一说出口就被楚霁一个眼刀子给瞪回来了,好像是什么说不得的东西一样。
楚霁倒是绽开了一个情绪莫名的笑:“也对,他一向是个君子。”
楚霁兀自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看见本该离开的斥候还站在原地踟蹰,好像是还有什么事情不知道该不该说一样。
李纵倒是注意到了,主动问了一句:“还有什么事吗?”
斥候想起军中老人常说的不要在王爷面前提起谢丞相的说法,到底还是把谢丞相病重的事情给咽了下去。
左右谢丞相一年中多少次病重一次也没有传到王爷耳中过。
第三章
楚霁虽说为人不拘小节了些,领兵打仗到底还是在行的。在有了足够的粮草再无后顾之忧之后,俞国军队势如破竹地打败了匈奴,一路冲到了匈奴人的王帐,俘虏了匈奴单于和大王子,在开春的时候顺利班师回朝。
经此一役,北境可算是百年无忧。
楚霁也顺利成为了俞国人心目中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英雄——尤其是在大姑娘小媳妇眼里。
诚然大部分都是沾了他那副好皮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