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拿来。”沈问秋放下碗筷,伸出手。
小竹筒里只放了薄薄的一卷纸,纸上内容不多,是以沈问秋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后,他眉头狠狠一皱,将纸卷握在手心。
“靛蓝备马,”他霍然起身,“回府!”
“哎……唉?”靛青呆愣地应了一声,“爷,这儿的生意还没完呢!”
虽说已经基本谈好,但还没签下契约,现在走了,不就功亏一篑了吗?那可是几万两的生意啊!
靛青想抓住靛蓝不让他去备马,可靛蓝早一溜烟儿地跑出去了,靛青只抓到空气。
再转眼,他家爷也不见了踪影。
所以只留下他收拾摊子么?几万两的生意啊!
我的亲娘老子喂~
***
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赶回伯府时已是晚霞满天,沈承宣正红着眼睛写下和离书最后一个字。
一夜又一天的争执、吵闹,完全是他们单方面的纠缠,而对方的态度,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和离。
坚决,强硬,大有你们不同意就鱼死网破的意味。
谭氏和沈问知其实早就已经屈服。不屈服又怎么办呢?为了儿子的前程,那件事必须捂死了,为了捂死这事儿,他们忍了秦素素,如今,自然也得忍渠宜生。
反正和离了只是走个不讨喜的媳妇,伯府和沈承宣并不损失什么。
唯一需要扯皮的是七月的去留。
媳妇是外人,但孙女却是伯府的血脉。除非那不讲究规矩礼法的破落户,哪怕是乡下土地主,也没有儿媳和离带走孙女的道理。
那样外人会怎么看伯府啊?伯府的人又不是都死绝了!
所以,你渠宜生可以走,但沈七月得留下!
谭氏和沈问知便为此一直扯皮。
沈承宣在意的却不是七月的离去会不会折了伯府的面子。从昨晚到现在,他的心从愤怒火热到冰凉一片,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她不要他了。
真的不要了。
毫不留情,不屑一顾,看一眼都嫌费力气。
不是欲擒故纵,不是以退为进,不是内心在乎表面却装作不在乎。
是真的不在乎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沈承宣便顾不上愤怒了。他有些慌了。哪怕那次被用剪刀威胁着拒绝求欢,他也没有恐慌过。可现在他真的有些慌了。
他还记得初见时的场景。
人潮涌涌,花灯如昼,小叔设下的连环灯谜始终未有人解出,他和伙伴们坐在暗处,笑看众多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一一败退而去,直到又见一小娘子踱步而来。
蒙着面纱,身形纤弱,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
“哎呦,是个小姑娘,猜不出可别哭鼻子啊!”
小姑娘却已经在纸上写出第一道谜底。
伙计将谜底递给暗处的他们,旋即向外喜庆地喊着,“中!”
暗处的沈家子弟依旧嬉笑着。
连环谜,上谜谜底即下谜谜面,环环相扣,周而复始,最终谜面之谜底需为初始之谜面,成一圆环,故称连环谜。
连环谜之难在于环环相扣,而不在其中一环,因此,猜出第一道不算什么,因为后面还有无数道,其中任何一道猜错,便无法将环接下去。
而沈问秋出的这一连环谜,足有一百八十八道。
连环谜常见,足足一百八十八道的连环谜,不说后无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
要解出这一百八十八道谜,除了需要文思敏捷外,还得与出谜之人思路相合,不然一个想东一个想西,便怎么也扣不到下一环。
沈承宣试着解了一下,才解到三十道便被卡住,其他的沈家子弟比他还不如,多半在止步于二十道之前。
灯市开始一个时辰,无数才子大儒在伯府灯楼前驻足过,就是此时,也还有数人苦思冥想,但最多也只解到五十三道,那是一位国子监博士,平素善谜,如今便站在那小姑娘身边,苦思第五十三道的谜底。
所以,解出第一道真算不得什么。
不过,这么小的小姑娘,能解出第一道也不错了。沈承宣想着。就是不知道会止于哪一步,三步?抑或五步?
然而很快,那小姑娘又解出了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第五道
第六道
……
一道又一道,似乎不过片刻,便追上旁边那位国子监博士,然后五十三道、五十四道、五十五道……
伙计喊了一声又一声的“中!”,人群拍手惊叹。
那位国子监博士干脆不再苦思,专心盯着那小姑娘。
沈承宣也在盯着小姑娘。
或者说沈家灯楼周遭的所有人都在盯着小姑娘。
国子监博士在看,沈承宣在看,沈问秋自然也在看。
有人想看这纤纤稚龄的小姑娘能否解出这一百八十八道连环谜,有人想看这小姑娘面纱下遮住的究竟是怎样的面容,抑或有人两者都想看。
半个时辰后,小姑娘递给伙计最后一张纸。
伙计将纸向沈家子弟展开。
沈问秋点头。
“中!”
伙计嘹亮喜庆的声音几乎响彻了整条街。
小姑娘笑起来,即便蒙着面纱,也掩不去眼里的小得意。
恰好一阵风吹来,掀起面纱一角。
小竹筒里只放了薄薄的一卷纸,纸上内容不多,是以沈问秋很快就看完了。
看完后,他眉头狠狠一皱,将纸卷握在手心。
“靛蓝备马,”他霍然起身,“回府!”
“哎……唉?”靛青呆愣地应了一声,“爷,这儿的生意还没完呢!”
虽说已经基本谈好,但还没签下契约,现在走了,不就功亏一篑了吗?那可是几万两的生意啊!
靛青想抓住靛蓝不让他去备马,可靛蓝早一溜烟儿地跑出去了,靛青只抓到空气。
再转眼,他家爷也不见了踪影。
所以只留下他收拾摊子么?几万两的生意啊!
我的亲娘老子喂~
***
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赶回伯府时已是晚霞满天,沈承宣正红着眼睛写下和离书最后一个字。
一夜又一天的争执、吵闹,完全是他们单方面的纠缠,而对方的态度,从始至终只有一个:和离。
坚决,强硬,大有你们不同意就鱼死网破的意味。
谭氏和沈问知其实早就已经屈服。不屈服又怎么办呢?为了儿子的前程,那件事必须捂死了,为了捂死这事儿,他们忍了秦素素,如今,自然也得忍渠宜生。
反正和离了只是走个不讨喜的媳妇,伯府和沈承宣并不损失什么。
唯一需要扯皮的是七月的去留。
媳妇是外人,但孙女却是伯府的血脉。除非那不讲究规矩礼法的破落户,哪怕是乡下土地主,也没有儿媳和离带走孙女的道理。
那样外人会怎么看伯府啊?伯府的人又不是都死绝了!
所以,你渠宜生可以走,但沈七月得留下!
谭氏和沈问知便为此一直扯皮。
沈承宣在意的却不是七月的离去会不会折了伯府的面子。从昨晚到现在,他的心从愤怒火热到冰凉一片,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
她不要他了。
真的不要了。
毫不留情,不屑一顾,看一眼都嫌费力气。
不是欲擒故纵,不是以退为进,不是内心在乎表面却装作不在乎。
是真的不在乎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沈承宣便顾不上愤怒了。他有些慌了。哪怕那次被用剪刀威胁着拒绝求欢,他也没有恐慌过。可现在他真的有些慌了。
他还记得初见时的场景。
人潮涌涌,花灯如昼,小叔设下的连环灯谜始终未有人解出,他和伙伴们坐在暗处,笑看众多不自量力的挑战者一一败退而去,直到又见一小娘子踱步而来。
蒙着面纱,身形纤弱,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
“哎呦,是个小姑娘,猜不出可别哭鼻子啊!”
小姑娘却已经在纸上写出第一道谜底。
伙计将谜底递给暗处的他们,旋即向外喜庆地喊着,“中!”
暗处的沈家子弟依旧嬉笑着。
连环谜,上谜谜底即下谜谜面,环环相扣,周而复始,最终谜面之谜底需为初始之谜面,成一圆环,故称连环谜。
连环谜之难在于环环相扣,而不在其中一环,因此,猜出第一道不算什么,因为后面还有无数道,其中任何一道猜错,便无法将环接下去。
而沈问秋出的这一连环谜,足有一百八十八道。
连环谜常见,足足一百八十八道的连环谜,不说后无来者,却绝对是前无古人。
要解出这一百八十八道谜,除了需要文思敏捷外,还得与出谜之人思路相合,不然一个想东一个想西,便怎么也扣不到下一环。
沈承宣试着解了一下,才解到三十道便被卡住,其他的沈家子弟比他还不如,多半在止步于二十道之前。
灯市开始一个时辰,无数才子大儒在伯府灯楼前驻足过,就是此时,也还有数人苦思冥想,但最多也只解到五十三道,那是一位国子监博士,平素善谜,如今便站在那小姑娘身边,苦思第五十三道的谜底。
所以,解出第一道真算不得什么。
不过,这么小的小姑娘,能解出第一道也不错了。沈承宣想着。就是不知道会止于哪一步,三步?抑或五步?
然而很快,那小姑娘又解出了第二道
第三道
第四道
第五道
第六道
……
一道又一道,似乎不过片刻,便追上旁边那位国子监博士,然后五十三道、五十四道、五十五道……
伙计喊了一声又一声的“中!”,人群拍手惊叹。
那位国子监博士干脆不再苦思,专心盯着那小姑娘。
沈承宣也在盯着小姑娘。
或者说沈家灯楼周遭的所有人都在盯着小姑娘。
国子监博士在看,沈承宣在看,沈问秋自然也在看。
有人想看这纤纤稚龄的小姑娘能否解出这一百八十八道连环谜,有人想看这小姑娘面纱下遮住的究竟是怎样的面容,抑或有人两者都想看。
半个时辰后,小姑娘递给伙计最后一张纸。
伙计将纸向沈家子弟展开。
沈问秋点头。
“中!”
伙计嘹亮喜庆的声音几乎响彻了整条街。
小姑娘笑起来,即便蒙着面纱,也掩不去眼里的小得意。
恰好一阵风吹来,掀起面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