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那边的何瑾弈领了皇后的赏,由着身旁母亲替他戴在颈上,少顷望向正座,终于对上了平怀瑱的目光。平怀瑱冲他眨眨眼,何瑾弈便被逗得笑起来,圆溜溜的眼睛弯成两道柔光闪烁的月牙儿,是说不出的可爱。
不时乐声又起,舞姬轻踩莲步再度步入舞池,两个小娃隔水袖相望,颇得乐趣。
两殿筵席经久不散,余音袅袅,至戌时方得宁静,依次序熄了宫灯,送走诸臣。
是夜,宏宣帝留宿凤仪殿,殿外挑亮明灯几盏。
皇后伺候宏宣帝更衣,见他情绪正佳,轻声述道:“今日筵席,尚书令家的夫人李氏携幼子前来赴宴,臣妾瞧着太子挺高兴,与那孩子很是投机。”
“哦?”宏宣帝睁开养神双眸,闻言笑应,“难怪瑱儿这一走便不肯再回乾清殿了。”
皇后也低声一笑:“宫中幼子不多,瑱儿爱亲近的更少,能与那孩子交好,臣妾倍感欣慰。”
宏宣帝听出几分兴味,追问一句:“何家小公子名作什么?”
“名作何瑾弈,怀瑾若瑜,年纪虽小,却聪慧机敏。那李氏品貌出众,举止得宜,能教养出这样的孩子,倒不奇怪了。”
“何炳荣身为当朝尚书令,家中嫡子,岂可没半分大家气质。”
“皇上说的是。”
宏宣帝沉笑几声,并非未听出皇后字里行间之意。繁复衣物褪去,轻薄亵衣蔽体,周身自在,他回过身来,待皇后将衣裳递与婢女后,执她手拍了拍手背。
“梓童贤淑,为太子劳心劳力,朕知你辛苦了。”
“臣妾不辛苦,臣妾将瑱儿视若亲子,真心疼他。”
宏宣帝颔首,应了她未道明的心思:“何家小公子如你说得那般好,便送来宫里,为太子伴读罢。”
皇后眉间一喜:“多谢皇上。”
圣上金口,圣旨便在翌日辰时送至尚书令府中。
何炳荣跪谢圣恩,双手呈高捧接金黄卷轴,望了望在膝旁玩耍的何瑾弈,此时正乖乖地同父亲跪在地上,小背脊挺得笔直。
朝中风云涌动,何炳荣身居高位绝非不懂,一面是攀高权贵,一面是家人安稳,此刻挣扎不定。他本也有归顺太子之心,然而太子毕竟年幼,一朝依附便终身不可有二心,如此数十载间,难保不会有深陷囹圄之时。
可宏宣帝膝下并非子嗣单薄,如今宜妃亦怀有身孕,一旦诞下龙子,其身为璃崇总督的父亲刘尹定会不遗余力予以支持,届时刘尹树功立绩,一举回京,岂不会为宜妃之子大肆敛势。
择枝而依,是何家迟早要做的选择。
何炳荣内心清明,因而昨夜盛宴归来,听夫人说起席间之事并不意外,只是直到此刻才感慨万分,叹这圣旨来得比想象中更快,看来皇后同样急于为太子蓄力。
传圣旨的太监嘴里道着“恭喜何大人”,何炳荣藏住心中所思,笑与王公公道谢,速令家仆呈上银锭。
王公公假意推辞一番,罢了示意身后的小太监合盘收下,笑盈盈又道:“何大人,小公子前途无量啊,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承蒙公公高看了。”
“何大人您可不必自谦呐,”王公公意味深长,不难懂其间的道理,半笑半真道,“咱家他日还等着小公子照拂呵!”
何炳荣心绪愈紧,面上仍作得轻松喜庆,应和着送走了王公公。
府门闷声合上,何炳荣叹息摆首,身后行来温柔女子,为夫君覆上一件防风外衫。
何炳荣回身敛眉:“夫人啊……”
李如茵唇边浅笑波澜不惊,似比家主更为沉静,委婉点破他心中症结:“敢问夫君此刻所忧为何?”
“忧家人平安。”
“夫君错了,”李如茵摇头,“或进或退,身在朝中都身不由己,难保平安。这一片林子里,还是正座那位根基最稳,若定要抉择,自然是挑最粗壮的那棵……唯有如此,方可保何家安泰。”
何炳荣听得滋味难言,李如茵字句在理,点醒了他。
他身在朝堂,选或不选,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刀,倒不如干脆利落,尽人事,听天命,祈愿着有朝一日可干净抽身,辞官而去。
“难为夫人思虑良多。”
何炳荣轻拥李如茵,只愿万事如夫人所言,能保家中万全。
小小的何瑾弈站在远处偏头瞧着,不谙世事,尚不知方才一道圣旨的分量,更不知昨日母亲提点他背下的那首《赏牡丹》,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第二章
李清珏自回忆中醒来。
廊外天色已晚,凉风拂窗槛,院中树影斑斑,于暗夜薄雨中有如鬼魅。室内灯烛将一人身影打在墙上,他偏头去看,瞧那人影似在凝视自己。
李清珏低声送客:“皇上该回宫歇息了。”
房里一片静谧,半晌后平怀瑱才摇头应道:“我今晚歇在这里。”
李清珏心中苦笑,实则早已习以为常。
当朝天子,动辄留宿臣子府上,李清珏想也能料到世人当如何评说。
风雨声不歇,李清珏阖拢窗栏挡了丝丝缕缕的寒风,转身往寝房外行去:“还落着雨,皇上不愿走便罢了,臣去书房。”
方行了没两步,手臂便被攥紧,他回头对上平怀瑱挣扎不已的目光,听他问得咬牙切齿:“你便如此不愿与我相对?”
不时乐声又起,舞姬轻踩莲步再度步入舞池,两个小娃隔水袖相望,颇得乐趣。
两殿筵席经久不散,余音袅袅,至戌时方得宁静,依次序熄了宫灯,送走诸臣。
是夜,宏宣帝留宿凤仪殿,殿外挑亮明灯几盏。
皇后伺候宏宣帝更衣,见他情绪正佳,轻声述道:“今日筵席,尚书令家的夫人李氏携幼子前来赴宴,臣妾瞧着太子挺高兴,与那孩子很是投机。”
“哦?”宏宣帝睁开养神双眸,闻言笑应,“难怪瑱儿这一走便不肯再回乾清殿了。”
皇后也低声一笑:“宫中幼子不多,瑱儿爱亲近的更少,能与那孩子交好,臣妾倍感欣慰。”
宏宣帝听出几分兴味,追问一句:“何家小公子名作什么?”
“名作何瑾弈,怀瑾若瑜,年纪虽小,却聪慧机敏。那李氏品貌出众,举止得宜,能教养出这样的孩子,倒不奇怪了。”
“何炳荣身为当朝尚书令,家中嫡子,岂可没半分大家气质。”
“皇上说的是。”
宏宣帝沉笑几声,并非未听出皇后字里行间之意。繁复衣物褪去,轻薄亵衣蔽体,周身自在,他回过身来,待皇后将衣裳递与婢女后,执她手拍了拍手背。
“梓童贤淑,为太子劳心劳力,朕知你辛苦了。”
“臣妾不辛苦,臣妾将瑱儿视若亲子,真心疼他。”
宏宣帝颔首,应了她未道明的心思:“何家小公子如你说得那般好,便送来宫里,为太子伴读罢。”
皇后眉间一喜:“多谢皇上。”
圣上金口,圣旨便在翌日辰时送至尚书令府中。
何炳荣跪谢圣恩,双手呈高捧接金黄卷轴,望了望在膝旁玩耍的何瑾弈,此时正乖乖地同父亲跪在地上,小背脊挺得笔直。
朝中风云涌动,何炳荣身居高位绝非不懂,一面是攀高权贵,一面是家人安稳,此刻挣扎不定。他本也有归顺太子之心,然而太子毕竟年幼,一朝依附便终身不可有二心,如此数十载间,难保不会有深陷囹圄之时。
可宏宣帝膝下并非子嗣单薄,如今宜妃亦怀有身孕,一旦诞下龙子,其身为璃崇总督的父亲刘尹定会不遗余力予以支持,届时刘尹树功立绩,一举回京,岂不会为宜妃之子大肆敛势。
择枝而依,是何家迟早要做的选择。
何炳荣内心清明,因而昨夜盛宴归来,听夫人说起席间之事并不意外,只是直到此刻才感慨万分,叹这圣旨来得比想象中更快,看来皇后同样急于为太子蓄力。
传圣旨的太监嘴里道着“恭喜何大人”,何炳荣藏住心中所思,笑与王公公道谢,速令家仆呈上银锭。
王公公假意推辞一番,罢了示意身后的小太监合盘收下,笑盈盈又道:“何大人,小公子前途无量啊,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承蒙公公高看了。”
“何大人您可不必自谦呐,”王公公意味深长,不难懂其间的道理,半笑半真道,“咱家他日还等着小公子照拂呵!”
何炳荣心绪愈紧,面上仍作得轻松喜庆,应和着送走了王公公。
府门闷声合上,何炳荣叹息摆首,身后行来温柔女子,为夫君覆上一件防风外衫。
何炳荣回身敛眉:“夫人啊……”
李如茵唇边浅笑波澜不惊,似比家主更为沉静,委婉点破他心中症结:“敢问夫君此刻所忧为何?”
“忧家人平安。”
“夫君错了,”李如茵摇头,“或进或退,身在朝中都身不由己,难保平安。这一片林子里,还是正座那位根基最稳,若定要抉择,自然是挑最粗壮的那棵……唯有如此,方可保何家安泰。”
何炳荣听得滋味难言,李如茵字句在理,点醒了他。
他身在朝堂,选或不选,头上始终悬着一把刀,倒不如干脆利落,尽人事,听天命,祈愿着有朝一日可干净抽身,辞官而去。
“难为夫人思虑良多。”
何炳荣轻拥李如茵,只愿万事如夫人所言,能保家中万全。
小小的何瑾弈站在远处偏头瞧着,不谙世事,尚不知方才一道圣旨的分量,更不知昨日母亲提点他背下的那首《赏牡丹》,将会掀起怎样的风浪……
第二章
李清珏自回忆中醒来。
廊外天色已晚,凉风拂窗槛,院中树影斑斑,于暗夜薄雨中有如鬼魅。室内灯烛将一人身影打在墙上,他偏头去看,瞧那人影似在凝视自己。
李清珏低声送客:“皇上该回宫歇息了。”
房里一片静谧,半晌后平怀瑱才摇头应道:“我今晚歇在这里。”
李清珏心中苦笑,实则早已习以为常。
当朝天子,动辄留宿臣子府上,李清珏想也能料到世人当如何评说。
风雨声不歇,李清珏阖拢窗栏挡了丝丝缕缕的寒风,转身往寝房外行去:“还落着雨,皇上不愿走便罢了,臣去书房。”
方行了没两步,手臂便被攥紧,他回头对上平怀瑱挣扎不已的目光,听他问得咬牙切齿:“你便如此不愿与我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