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听出吴文寿不愿意细谈,吴轩也就不再问了。反正吴文寿这么壮实一大小伙子,也不会任人欺负。
吴文寿没想到的是,他不愿意说出来坏了杨婉儿的名声。人家杨婉儿却丝毫不在意,第二天直接托人上门说亲来了。
——
杨家找的媒人是田婶子的娘家嫂子,名叫孟红珍。
孟红珍过来的时候,吴轩正一边读着《秦史(上)》,一边监督驴子拉磨。等石磨里的豆浆流满了一桶,他负责换上一个新桶。
《新修史记》这套书,吴轩是倒着看的,等他一连看完了四个听都没听过的朝代之后,终于看到了熟悉的“秦朝”。
秦王政登基以前的历史,和他所知的历史一模一样。开始出现变化,是秦王登基为帝以后,并没有自称“始皇帝”,而是像后世其他朝代一样,给自己取了一个年号——太昭。
太昭元年,秦皇继位,废分封,立郡县。
太昭二年,书同文,车同轨。
这些政策都和吴轩记忆里秦始皇颁布的一样,区别是,这位秦皇在执行政令的时候,手段明显比始皇帝温和了许多。
而他在位的时间,也比始皇帝长了许多。
孟红珍打眼一看吴轩,还以为是吴文寿,调侃道:“文寿怎么看起书来了?今天不去县城送货吗?”
吴轩被人打断,下意识先看了一眼旁边盛豆浆的木桶,发现桶还没满,悄悄松了一口气,看向来人。
孟红珍这才发现认错了人,她迟疑道:“你是——”
“我是吴轩,你来找田婶子的吧,她在厨房。”吴轩道。
“吴轩?”孟红珍想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道:“哦,你是隔壁的那个傻——那个,那个——”孟红珍那个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圆,只好道:“你先忙着,我去厨房。”
吴轩并没有计较她的口误,点了点头,继续看书。
太昭三十一年,秦皇崩,追尊“秦-太-祖”,谥“武”。史称秦武帝。
后,太子扶苏继位,采用休养生息之法,轻徭薄税——
——
孟红珍进了厨房,扬起笑脸高声道:“小姑,我给你报喜来啦!”
正在点豆腐的田婶子手一抖,卤水放多了。所幸卤水分三次点,这才是第二次。她小心地放好手里的木勺,这才转过头道:“大嫂,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过来了?”
“瞧你这话说的。我就不能来看看你?”孟红珍掀开篮子上的粗布,道:“家里的母鸡新下的蛋,拿来给你补补身子。”
“大嫂费心了。”田婶子拿专用的长筷子搅拌锅里的豆浆,乳白色的豆浆渐渐变得清澈,锅里也开始凝结出块状的豆花。要是二嫂说来看她,她是信的。但大嫂这种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怎么可能专程给她送鸡蛋。
“小姑,我有大喜事要跟你说。”孟红珍凑过来拽她的手臂。
“大嫂,你稍等一下,我还要再点一次卤。”
“都这时候了,还点什么卤。”孟红珍拔高了音量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家文寿的亲事有着落啦!”
“文寿的亲事?”田婶子这才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是啊,我跟你说,杨秉兼杨员外看上你家文寿了,托我来透个口风。让你们找个媒人赶紧去提亲。”孟红珍一副你家占了大便宜的语气。
田婶子正要细问,就听外面传来说话声。吴文寿从县城回来了,正在卸车。
“哎呦,咱家文寿回来了。”孟红珍比田婶子这个亲娘还激动,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趁没人打扰,田婶子麻利地点好第三次卤,搅拌均匀,才盖上锅盖出了厨房。
院子里,孟红珍正拽着吴文寿的胳膊,兴奋地说他的亲事。说杨员外多么多么看重他,杨家的女儿多么多么漂亮。吴文寿一脸尴尬想抽回手臂,却被孟红珍拽的死死的。
吴轩书也不看了,饶有兴致地在一旁听八卦。
第21章
“文寿,还不帮你堂哥把东西搬过去。”田婶子道。
“哎,娘,我马上去。”吴文寿应道。他使劲往外挣脱手臂,“大舅母,我娘让我搬箱子,您先放开我吧。”
“你这孩子,跟大舅母还害什么羞,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嘴里这么说着,孟红珍还是放开了吴文寿。
吴文寿逃也似的飞奔到吴轩旁边,“大堂哥,我们去你家。”
两人力气都大,一人扛着两个箱子就去了隔壁。
孟红珍夸道:“文寿这孩子长得真壮实,个子高,力气也大,怪不得杨家能相中他。我跟你说,跟杨员外家结亲,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事。”
田婶子问道:“他家托你来说亲的?”
“是呀。”孟红珍一副你占了大便宜的样子,“这么好的亲事,我一听就恨不得直接替你答应了。”
田婶子暗暗撇了撇嘴,不置可否。她也是杨家村人,杨员外家什么情况她还不了解?
杨秉兼自从中了童生,就自以为是读书人了,整日里在村子里摆谱装腔作势。动辄邀请好友举行宴会畅谈诗文,外表看来很是风光。
但其实他一直在吃祖上的老本,靠着田里的租子过活。偶尔不够花用了,还会卖上一两亩地。
不过,杨员外的女儿她倒是没有见过。
吴文寿没想到的是,他不愿意说出来坏了杨婉儿的名声。人家杨婉儿却丝毫不在意,第二天直接托人上门说亲来了。
——
杨家找的媒人是田婶子的娘家嫂子,名叫孟红珍。
孟红珍过来的时候,吴轩正一边读着《秦史(上)》,一边监督驴子拉磨。等石磨里的豆浆流满了一桶,他负责换上一个新桶。
《新修史记》这套书,吴轩是倒着看的,等他一连看完了四个听都没听过的朝代之后,终于看到了熟悉的“秦朝”。
秦王政登基以前的历史,和他所知的历史一模一样。开始出现变化,是秦王登基为帝以后,并没有自称“始皇帝”,而是像后世其他朝代一样,给自己取了一个年号——太昭。
太昭元年,秦皇继位,废分封,立郡县。
太昭二年,书同文,车同轨。
这些政策都和吴轩记忆里秦始皇颁布的一样,区别是,这位秦皇在执行政令的时候,手段明显比始皇帝温和了许多。
而他在位的时间,也比始皇帝长了许多。
孟红珍打眼一看吴轩,还以为是吴文寿,调侃道:“文寿怎么看起书来了?今天不去县城送货吗?”
吴轩被人打断,下意识先看了一眼旁边盛豆浆的木桶,发现桶还没满,悄悄松了一口气,看向来人。
孟红珍这才发现认错了人,她迟疑道:“你是——”
“我是吴轩,你来找田婶子的吧,她在厨房。”吴轩道。
“吴轩?”孟红珍想了一下,突然恍然大悟道:“哦,你是隔壁的那个傻——那个,那个——”孟红珍那个了半天,也不知道该怎么圆,只好道:“你先忙着,我去厨房。”
吴轩并没有计较她的口误,点了点头,继续看书。
太昭三十一年,秦皇崩,追尊“秦-太-祖”,谥“武”。史称秦武帝。
后,太子扶苏继位,采用休养生息之法,轻徭薄税——
——
孟红珍进了厨房,扬起笑脸高声道:“小姑,我给你报喜来啦!”
正在点豆腐的田婶子手一抖,卤水放多了。所幸卤水分三次点,这才是第二次。她小心地放好手里的木勺,这才转过头道:“大嫂,这不年不节的,你怎么过来了?”
“瞧你这话说的。我就不能来看看你?”孟红珍掀开篮子上的粗布,道:“家里的母鸡新下的蛋,拿来给你补补身子。”
“大嫂费心了。”田婶子拿专用的长筷子搅拌锅里的豆浆,乳白色的豆浆渐渐变得清澈,锅里也开始凝结出块状的豆花。要是二嫂说来看她,她是信的。但大嫂这种无利不起早的性子,怎么可能专程给她送鸡蛋。
“小姑,我有大喜事要跟你说。”孟红珍凑过来拽她的手臂。
“大嫂,你稍等一下,我还要再点一次卤。”
“都这时候了,还点什么卤。”孟红珍拔高了音量道:“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家文寿的亲事有着落啦!”
“文寿的亲事?”田婶子这才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是啊,我跟你说,杨秉兼杨员外看上你家文寿了,托我来透个口风。让你们找个媒人赶紧去提亲。”孟红珍一副你家占了大便宜的语气。
田婶子正要细问,就听外面传来说话声。吴文寿从县城回来了,正在卸车。
“哎呦,咱家文寿回来了。”孟红珍比田婶子这个亲娘还激动,兴冲冲地跑了出去。
趁没人打扰,田婶子麻利地点好第三次卤,搅拌均匀,才盖上锅盖出了厨房。
院子里,孟红珍正拽着吴文寿的胳膊,兴奋地说他的亲事。说杨员外多么多么看重他,杨家的女儿多么多么漂亮。吴文寿一脸尴尬想抽回手臂,却被孟红珍拽的死死的。
吴轩书也不看了,饶有兴致地在一旁听八卦。
第21章
“文寿,还不帮你堂哥把东西搬过去。”田婶子道。
“哎,娘,我马上去。”吴文寿应道。他使劲往外挣脱手臂,“大舅母,我娘让我搬箱子,您先放开我吧。”
“你这孩子,跟大舅母还害什么羞,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嘴里这么说着,孟红珍还是放开了吴文寿。
吴文寿逃也似的飞奔到吴轩旁边,“大堂哥,我们去你家。”
两人力气都大,一人扛着两个箱子就去了隔壁。
孟红珍夸道:“文寿这孩子长得真壮实,个子高,力气也大,怪不得杨家能相中他。我跟你说,跟杨员外家结亲,这可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亲事。”
田婶子问道:“他家托你来说亲的?”
“是呀。”孟红珍一副你占了大便宜的样子,“这么好的亲事,我一听就恨不得直接替你答应了。”
田婶子暗暗撇了撇嘴,不置可否。她也是杨家村人,杨员外家什么情况她还不了解?
杨秉兼自从中了童生,就自以为是读书人了,整日里在村子里摆谱装腔作势。动辄邀请好友举行宴会畅谈诗文,外表看来很是风光。
但其实他一直在吃祖上的老本,靠着田里的租子过活。偶尔不够花用了,还会卖上一两亩地。
不过,杨员外的女儿她倒是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