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这消息着实突然,永初帝和谨妃都愣住了。片刻后,谨妃才掩不住的欢喜而笑,“你是说,你有了中意的姑娘?”
“儿臣有了中意的姑娘,是羽林郎将陶靖的千金,陶殷。”定王重复一遍,却将目光投向谨妃,“上回北苑马球赛,嘉定想要讨去做侍卫的正是她。先前在北庭,舅舅和铁衣也对她赞不绝口,想来母妃也会喜欢。”
这么一说,谨妃倒是想起来了。
那日北苑马球赛,嘉定公主想讨那姑娘做她宫中侍卫,却被定王拒绝。当时她就疑惑,不知这素来疼爱嘉定的儿子为何突然舍不得个女侍卫,原来是为此!再一想,年节之前兄长问安的信递进来,他确实对儿子身边的一个女侍卫赞不绝口,如今想来,儿子身边能有几个女侍卫,想必就是那陶殷了!
对于兄长和隋铁衣的眼光,谨妃向来都是相信的,且那日见到阿殷,虽不曾跟她说话,然而那姑娘身姿挺拔,目光端正,确实是旁人难以企及的美貌气度。谨妃出身武将之家,见惯了宫廷内外娇滴滴的莺莺燕燕,自然更偏爱这般昂扬洒脱的姑娘,闻言便笑道:“原来是她,果然是个好姑娘。”
“母妃也喜欢她?”
“当然喜欢。”谨妃最了解这个儿子,如何能不知他的心思。儿子的终身大事上,容不得她置气耽搁,当即微笑着看向永初帝,“皇上可记得她吗?臣妾只在北苑的马球场上见了一回,虽没说话,光看那容貌气度就很喜欢,确实与旁的姑娘不同。”
永初帝当然是记得阿殷的,只是没想到谨妃竟然也记得,“一面之缘,谨妃就记住了?”
“这边是合眼缘。”谨妃笑了笑,“旁的世家千金,常在宫中见面,我也记不住,可见她与旁人不同。”
她这般和颜悦色,身上那常年笼罩的冷淡稍有化解,永初帝自然也颇高兴,“既是如此,如何能不准?玄素难得看上哪个姑娘,偏偏她也合你的眼缘。果真如玄素所言,给玄素身边添个人,你心中担忧少些,这病自然也能早些痊愈。”他凑近前来,轻拍了拍谨妃的手,以示亲近。
谨妃不闪不避,“那臣妾就先谢过皇上了。”
永初帝笑着示意定王起身,道:“你那右司马的底细,朕自然清楚。陶靖虽因临阳郡主的事情贬做羽林郎将,到底也有才干,只是她母亲林修出身低微,又是妾室,便定做媵妾,服侍在你身边如何?”王爷身边的女人可分数等,最尊贵的正妃,其次是侧妃,再次媵妾,余下的便是普通妾室。
这些普通妾室与普通人家的姬妾无异,身份不算高,媵妾则比之稍高,有正式的身份,还可受邀出席宴席,得个品级。
在元靖帝看来,陶殷的母族卑微,她又是庶女身份,能做个媵妾,已是格外宽厚的了。
谁知定王并未起身,反倒行礼再拜,道:“儿臣诚心求娶陶殷,求父皇恩准,予她侧妃之位。”
“侧妃?”永初帝皱眉,“这恐怕不妥。”
“儿臣自知陶殷出身不高,但她身手出众,遇事勇敢,跟随儿臣一年,便已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如今她身居四品官职,难道还当不起侧妃之位?”
“话虽如此,那四品官只是加封。”永初帝还是不肯——固然定王心疼那庶女,愿意捧着她,可礼部的条框摆在那里,怎好违背?旁的王府侧妃都是世家贵族出身,即便是庶女出身,入王府前也会记到嫡母名下以抬身份。这陶殷母族卑弱不说,如今府中又没有嫡母可以给她借个体面的身份,如何能够拿来当侧妃?来日宫廷设宴,她借定王的身份排在旁的世家千金之前,岂不令人难办?
定王面不更色,脊背挺得笔直,肃容道:“若不能予她侧妃之位,儿臣也不能委屈了她,只能作罢。”
这话出口,倒叫永初帝一愣,继而听他续道:“总归儿臣已经孤身二十余年,再等二十年也没什么。”
“你这是什么糊涂话!”永初帝皱眉,抬了抬手,“起来再说。谨妃如今病着,正要件喜事来令她高兴,你却还是行事不知分寸。”
他这里责备,谨妃却是暗察定王神色的。
母子俩早年在王府相依为命,即便后来入宫封妃,要说最了解这儿子脾性的人,没人比得上她这个母妃。那陶家的姑娘确实讨人喜欢,定王从没对哪个姑娘上心过,既然摆出这副态度,那必然是早已定了这念头,不肯转圜的。
她心绪陡转,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那厢永初帝担心,叫人取了茶水来给她润喉,没见不豫稍减。
谨妃就势道:“十六岁的姑娘能做到四品官,着实难得。皇上向来圣明,识人善任,若碰见才华高绝、出身低微的臣子,还要夸奖英雄不问出处,怎么如今碰上这样出彩的姑娘,却又拘泥于俗礼了?我虽跟那姑娘只有一面之缘,然而看她风采,确实不逊色于铁衣。说句狂妄的话,满京城的姑娘,有几个人能比得上铁衣的?”
隋铁衣是镇守边关的女将,比起京中娇养的闺阁弱女,永初帝总会高看几分。
他上了年纪,身边年轻嫔妃虽有不少,到底也容易勾动往事回忆。年轻的时候能狠心冷淡谨妃,如今想着当年的浓情蜜意,却总会觉得遗憾,继而亏欠,听了谨妃的话,便点头道:“铁衣的风采,确实无人能及。”
谨妃续道:“陶殷既然能与铁衣相比,难道就比世家大族的姑娘差了?她能居于四品官位,足见有许多过人之处,还不能弥补那点出身上的瑕疵?玄素既然是将她放在心上,自然要格外善待,若只给个媵妾的名位,岂不委屈了她?”
她平常跟永初帝的话不多,如今说了这么一大通,难免叫永初帝稍有动容。
然而他依旧犹豫,毕竟这事关乎皇家颜面,还要考虑其他皇亲的想法。
谨妃垂眸,声音微黯,“皇上还是觉得,不值当为了玄素的些微小事坏了规矩吧?臣妾失言,请皇上降罪。”
她说话之间,竟是要下地请罪的意思,永初帝哪能坐视不理,当即一把扶住了,“你这是做什么!”
“是臣妾狂妄了。”谨妃垂首,却又露出从前那隐约冷淡疏离的态度来。
这态度像是一把刀,深深扎进永初帝的心里。
纵然当年被杖杀道士的场景震撼,他不乐意去看谨妃母子,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如今回想,他确实是委屈了这一对母子。尤其是这回姜家的事情上,太子得他宠爱偏重多年,却因怕得罪了世家,不肯去做这棘手的事情,反倒是定王迎难而上,为他解了烦忧,顶了骂名。
而今谨妃说“不值得为定王坏规矩”,自然是指这些年他的冷落慢待,亏欠定王了。
永初帝握着谨妃的胳膊,只觉孱弱。当年她嫁入王府时,还是将军府里骄纵昂扬的姑娘,骑马射箭无所不能,那般明朗娇艳的风采,无人能及。而今的她,却渐渐消瘦沉默下去,眼底的光彩早已磨灭无踪,从前的意气风发也收敛殆尽,这一切,都始于他的冷落。
他亏欠着她,永初帝很清楚。
“朕也只是怕朝臣非议。”他安慰似的摩挲着谨妃的手臂,却又扯出个笑容来,“今日原该高兴,怎的却又说起了丧气的话?既然是玄素相中了诚心求娶,且她是四品官员,身份也算体面,朕便准了此事,也算是对你生辰的一份赏赐。只是这出身上,玄素还要再想个法子,平了外头非议。否则将来即便给了她侧妃之位,礼制上说不过去,她在旁人跟前,难免也要受委屈。”
定王难掩喜悦,当即道:“儿臣遵命!谢父皇。”
谨妃也是转悲为喜,微微笑道:“臣妾谢皇上体恤。”
“玄素身边有了人,你也该宽心些。过两年添上孙子,你还这般病弱不成?”
“臣妾自当好生调养。”谨妃微笑,看向定王——是该添个孙儿了,这孩子幼时受冷落磋磨,性情太过淡漠冷厉,有了娇妻稚子,性情总能改掉几分,不至于像如今这般踽踽独行吧。她做母亲所盼望的,也不过是儿子能常有笑颜,静好团圆。
*
定王出宫后,半刻都不曾停留,立时往静安巷的陶家赶去。
几乎等了大半个月才有了这最好的契机,母子联手,倒是一举成功!不过父皇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即使他赚了这四品的官职给阿殷,令父皇同意给她侧妃之位,她的出身却还摆在那里,将来宫廷内外女眷相聚,未尝不会有人指指点点。既然不想叫她受委屈,这身份上还是得装饰装饰。
他心中欢喜,纵马到了陶家门前,正巧陶靖要出门去,便翻身下马,笑道:“陶将军!”
“定王殿下?”陶靖有些诧异,见他孤身纵马而来,忙拱手往里头请,“殿下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陶殷在吗?”定王大步跨入,绕过那方小小的影壁,就见阿殷正从那侧边的小洞门出来,霞衣长裙之外搭了披帛,随傍晚的风飘然而动,遇见轻盈之态。她似也有些意外,不自觉的加快脚步走上前,“殿下驾临,是有事情吗?”
“有要事!”定王面色如旧端肃,眼底的笑意却没能掩藏,一本正经的朝陶靖道:“陶将军,今日贸然前来,是为了阿殷的婚事,能否入内细说?”
陶靖诧然,没猜到他的意思,忙道:“殿下里面请。”
定王笑着睇了阿殷一眼,道一声“陶将军请”,便跟陶靖进正屋的客厅去了。
剩下个阿殷站在院里,有些发懵——他居然真的要提了?难道是皇后已经提了高妘之事?应该没这么快呀!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有点事情耽误了哈,见谅见谅qaq
☆、第58章 1.22
定王随同陶靖进了客厅,未等丫鬟奉茶,便拱手为礼,冲陶靖深深作揖。
陶靖哪里敢受这般大礼,心下大惊,忙侧身闪过,惶然道:“殿下这是做什么,折煞微臣了。殿下快请坐,请坐。”
定王却未入座,站直了身子,端然道:“今日贸然拜访,是有要事想与陶将军商议。”他瞧一眼正缓缓走来的阿殷,喜悦溢于面上,朗声道:“我已求得父皇准许,欲娶陶殷为妻,还望陶将军能够答应。我必将好生照料疼惜,不叫她受半点委屈。”说罢,又是深深一揖。
“殿下这是……”陶靖面上全是惊讶,甚至连躲避他的大礼都忘了,“要娶阿殷为妻?”
“是!娶她为妻!目下父皇虽只肯予侧妃之位,但我心中视她为妻,将来终会以陶殷为正妃,还望陶将军能够答应。”
按照仪程,这问名纳彩等诸般礼仪都应由礼部操办,如定王他自己贸然跑过来,却叫陶靖毫无防备。随即,他便正色肃容,朝定王施礼道:“殿下青睐赏识阿殷,微臣十分感激。不过阿殷出身低微,性情顽劣,更不通诗书礼仪,恐怕担不起这身份,有负殿下之恩。这事……”消息来得着实太过突然,叫陶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按私心,他是想一口拒绝的。
吃够了临阳郡主的苦,从前也会跟各处王府往来,他知道王府侧妃虽尊贵,却绝非适宜阿殷的归宿。且不说那正妃侧妃之位的悬殊,不说定王身为王爷不可能只娶一位姑娘,即便是那些繁琐的礼仪、宫廷内外的日常往来,就能够困住阿殷的翅膀。他最知女儿脾性,可以纵马往来驰骋,可以提刀腾挪激战,但要她在皇室的虎狼之间正襟危坐、明枪暗箭,着实是有些为难了。
然而——
陶靖看向门口,那厢阿殷正缓步行来,一双眸子放在定王身上,并不为这消息而吃惊。
她早就料到了?难道真如他所推测的,这一年多的往来,女儿已经对定王生了情意?
陶靖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如今更是倍加呵宠,也未避着阿殷,只请定王入座,而后看向女儿。从凤翔那番关于临阳郡主谋逆的深谈开始,他对于阿殷已是刮目相看,知她已不是当年柔弱无知的幼女,经历锤炼之后更懂世事,这等大事最要两情相悦,自然也该征询她的意思。她若不肯,他哪怕是抗旨,也会为女儿挡着。她若是肯,愿意为定王而入皇家险境,那么他即便赴汤蹈火,也会为女儿撑起后盾。
父女俩心意相通,阿殷碰巧也看向陶靖,与父亲目光对视。
阿殷心中顿时踏实下来,抬眉看向定王,“殿下是说,以我为侧妃?”
定王心中欢喜尚自涌动,对着阿殷,声音也柔和了许多,含笑道:“目下是侧妃,但如我那日所说,侧妃位同正妃,绝不叫你受委屈。”
“殿下不娶正妃了?”阿殷停在陶靖身边。
“不娶。”
“哪怕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赐婚,降了旨意,要殿下迎娶呢?”
这也是陶靖想问的话,父女同心,齐齐望过去。
定王目光微垂,落在阿殷身上。他微微笑了笑,语气中却是傲然——
“我只娶想娶之人。父皇即便赐婚,我若不应,又能如何?”
这一点阿殷并不怀疑,从他至今未曾娶妃便能看出来。然而今日万寿寺里,皇后跟高夫人的往来言语她却清晰的记得,更记得皇后对高妘的赞赏嘉许。
身在定王府这么久,对于朝堂上的事情,阿殷也渐渐了解不少。她知道皇上想要削除京城世家的势力,两方角逐,那些与京城世家利益无关的权臣的立场便更加重要。而高妘的父亲高晟,便是这样的人物。皇上对高元骁兄弟的器重,对高相的赏赐,未必不是拉拢。而今日皇后赞许高妘,自然也是想以皇家婚事,让高相更加忠心的办事。
她往前行了半步,想起今日万寿寺的事情来,心里便有些发堵,琉璃珠子般的双眸紧盯着定王,追问道:“哪怕皇上为殿下择定权臣之女,于殿下极有助益。哪怕皇上威压胁迫,降旨让殿下迎娶正妃,即使雷霆震怒,殿下也是这样说吗?”
这话说得有点奇怪,不止定王,就连陶靖都觉得女儿不似往常,均朝着阿殷望过去。
她平常对定王总有敬惧,态度也恭谨,今日却是立得笔直,双目毫不避讳。
陶靖固然觉得这有些失礼,然而女儿的婚姻大事,自需慎重,遂笑着朝定王拱手,“阿殷说话失礼了,还请殿下莫怪。不过恕微臣斗胆,微臣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绝不愿她屈居人下。殿下对微臣和阿殷的赏识擢拔,微臣心中铭记,必当报答。不过婚姻乃终身大事,一时间委实难以决断,殿下容臣思量几日可否?”
定王倒也不强逼,拱手道:“这是自然。至于方才的问话——”他看向阿殷,眼眸深邃,笃定道:“不管何时,都是如此。陶将军是忠勇至情之人,应能明白我此言是出自真心。”他原本就是威仪端贵之姿,这话说得严肃认真,陶靖倒有些意外。
“阿殷,”陶靖瞧一眼后面稍有怔忪的女儿,在她肩上拍了拍,“先回屋去。”
这便是他要单独跟定王说话的意思了,阿殷应声而退。
出了屋门,回身瞧一眼定王和父亲并肩走过去的身影,阿殷双手不由得揪住了衣袖。纵然先前定王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她却总觉得那只是他当做甜言蜜语来说,并未太过认真。而在方才,他当着父亲陶靖的面毫不迟疑的应答时,她却是有所触动的。
定王的秉性为人,她不能说是了如指掌,然而这一年的接触,却也知之不少。他虽是王爷之尊,却久负杀神之名,经历过墨城那场惨烈战事,对于军伍之人,有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对武将军士,态度便格外严肃端正,故而极得敬重。所以在阿殷看来,他对陶靖的许诺,分量要比对她的重上许多,也更令人信服。
数日来的揣摩猜度,在此时终于尘埃落定。
阿殷忍不住绽出个笑容,忽觉前几日的狭隘忐忑消失殆尽,傍晚的天气都明朗了起来。
在垂花门外站了片刻,阿殷回到后厢房,连如意都见了有些惊讶——
“姑娘最近总是心神不定的,这眉头都没怎么展开过,这回终于好啦?”
“心神不定吗?”阿殷自己都没发觉,摸了摸额头,“从什么时候开始?”
“上个月奴婢去定王府中的时候就这样了,经常出神,有时候还皱眉头,说话也不像从前那样。奴婢想问的时候,姑娘又拿话打岔过去,一点都不像从前的样子。奴婢还以为是你升官了才会这样,都没敢多问。不过现在好了,脚步轻快,脸上带着笑,瞧这眼神儿都跟从前一样了,这才是我家能杀会打的姑娘!”如意将后晌才做好的糕点端上来,“尝尝这个如何?”
果真是被那句话困扰了太久,患得患失,畏前避后,太傻了!
阿殷尝着软糯糕点,赞赏了两句,补充道:“头一回当四品官,难免不适应,往后就好了。”
如意不疑有他,自去给阿殷添茶。
*
“儿臣有了中意的姑娘,是羽林郎将陶靖的千金,陶殷。”定王重复一遍,却将目光投向谨妃,“上回北苑马球赛,嘉定想要讨去做侍卫的正是她。先前在北庭,舅舅和铁衣也对她赞不绝口,想来母妃也会喜欢。”
这么一说,谨妃倒是想起来了。
那日北苑马球赛,嘉定公主想讨那姑娘做她宫中侍卫,却被定王拒绝。当时她就疑惑,不知这素来疼爱嘉定的儿子为何突然舍不得个女侍卫,原来是为此!再一想,年节之前兄长问安的信递进来,他确实对儿子身边的一个女侍卫赞不绝口,如今想来,儿子身边能有几个女侍卫,想必就是那陶殷了!
对于兄长和隋铁衣的眼光,谨妃向来都是相信的,且那日见到阿殷,虽不曾跟她说话,然而那姑娘身姿挺拔,目光端正,确实是旁人难以企及的美貌气度。谨妃出身武将之家,见惯了宫廷内外娇滴滴的莺莺燕燕,自然更偏爱这般昂扬洒脱的姑娘,闻言便笑道:“原来是她,果然是个好姑娘。”
“母妃也喜欢她?”
“当然喜欢。”谨妃最了解这个儿子,如何能不知他的心思。儿子的终身大事上,容不得她置气耽搁,当即微笑着看向永初帝,“皇上可记得她吗?臣妾只在北苑的马球场上见了一回,虽没说话,光看那容貌气度就很喜欢,确实与旁的姑娘不同。”
永初帝当然是记得阿殷的,只是没想到谨妃竟然也记得,“一面之缘,谨妃就记住了?”
“这边是合眼缘。”谨妃笑了笑,“旁的世家千金,常在宫中见面,我也记不住,可见她与旁人不同。”
她这般和颜悦色,身上那常年笼罩的冷淡稍有化解,永初帝自然也颇高兴,“既是如此,如何能不准?玄素难得看上哪个姑娘,偏偏她也合你的眼缘。果真如玄素所言,给玄素身边添个人,你心中担忧少些,这病自然也能早些痊愈。”他凑近前来,轻拍了拍谨妃的手,以示亲近。
谨妃不闪不避,“那臣妾就先谢过皇上了。”
永初帝笑着示意定王起身,道:“你那右司马的底细,朕自然清楚。陶靖虽因临阳郡主的事情贬做羽林郎将,到底也有才干,只是她母亲林修出身低微,又是妾室,便定做媵妾,服侍在你身边如何?”王爷身边的女人可分数等,最尊贵的正妃,其次是侧妃,再次媵妾,余下的便是普通妾室。
这些普通妾室与普通人家的姬妾无异,身份不算高,媵妾则比之稍高,有正式的身份,还可受邀出席宴席,得个品级。
在元靖帝看来,陶殷的母族卑微,她又是庶女身份,能做个媵妾,已是格外宽厚的了。
谁知定王并未起身,反倒行礼再拜,道:“儿臣诚心求娶陶殷,求父皇恩准,予她侧妃之位。”
“侧妃?”永初帝皱眉,“这恐怕不妥。”
“儿臣自知陶殷出身不高,但她身手出众,遇事勇敢,跟随儿臣一年,便已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如今她身居四品官职,难道还当不起侧妃之位?”
“话虽如此,那四品官只是加封。”永初帝还是不肯——固然定王心疼那庶女,愿意捧着她,可礼部的条框摆在那里,怎好违背?旁的王府侧妃都是世家贵族出身,即便是庶女出身,入王府前也会记到嫡母名下以抬身份。这陶殷母族卑弱不说,如今府中又没有嫡母可以给她借个体面的身份,如何能够拿来当侧妃?来日宫廷设宴,她借定王的身份排在旁的世家千金之前,岂不令人难办?
定王面不更色,脊背挺得笔直,肃容道:“若不能予她侧妃之位,儿臣也不能委屈了她,只能作罢。”
这话出口,倒叫永初帝一愣,继而听他续道:“总归儿臣已经孤身二十余年,再等二十年也没什么。”
“你这是什么糊涂话!”永初帝皱眉,抬了抬手,“起来再说。谨妃如今病着,正要件喜事来令她高兴,你却还是行事不知分寸。”
他这里责备,谨妃却是暗察定王神色的。
母子俩早年在王府相依为命,即便后来入宫封妃,要说最了解这儿子脾性的人,没人比得上她这个母妃。那陶家的姑娘确实讨人喜欢,定王从没对哪个姑娘上心过,既然摆出这副态度,那必然是早已定了这念头,不肯转圜的。
她心绪陡转,忍不住又咳嗽了几声,那厢永初帝担心,叫人取了茶水来给她润喉,没见不豫稍减。
谨妃就势道:“十六岁的姑娘能做到四品官,着实难得。皇上向来圣明,识人善任,若碰见才华高绝、出身低微的臣子,还要夸奖英雄不问出处,怎么如今碰上这样出彩的姑娘,却又拘泥于俗礼了?我虽跟那姑娘只有一面之缘,然而看她风采,确实不逊色于铁衣。说句狂妄的话,满京城的姑娘,有几个人能比得上铁衣的?”
隋铁衣是镇守边关的女将,比起京中娇养的闺阁弱女,永初帝总会高看几分。
他上了年纪,身边年轻嫔妃虽有不少,到底也容易勾动往事回忆。年轻的时候能狠心冷淡谨妃,如今想着当年的浓情蜜意,却总会觉得遗憾,继而亏欠,听了谨妃的话,便点头道:“铁衣的风采,确实无人能及。”
谨妃续道:“陶殷既然能与铁衣相比,难道就比世家大族的姑娘差了?她能居于四品官位,足见有许多过人之处,还不能弥补那点出身上的瑕疵?玄素既然是将她放在心上,自然要格外善待,若只给个媵妾的名位,岂不委屈了她?”
她平常跟永初帝的话不多,如今说了这么一大通,难免叫永初帝稍有动容。
然而他依旧犹豫,毕竟这事关乎皇家颜面,还要考虑其他皇亲的想法。
谨妃垂眸,声音微黯,“皇上还是觉得,不值当为了玄素的些微小事坏了规矩吧?臣妾失言,请皇上降罪。”
她说话之间,竟是要下地请罪的意思,永初帝哪能坐视不理,当即一把扶住了,“你这是做什么!”
“是臣妾狂妄了。”谨妃垂首,却又露出从前那隐约冷淡疏离的态度来。
这态度像是一把刀,深深扎进永初帝的心里。
纵然当年被杖杀道士的场景震撼,他不乐意去看谨妃母子,然而这么多年过去,如今回想,他确实是委屈了这一对母子。尤其是这回姜家的事情上,太子得他宠爱偏重多年,却因怕得罪了世家,不肯去做这棘手的事情,反倒是定王迎难而上,为他解了烦忧,顶了骂名。
而今谨妃说“不值得为定王坏规矩”,自然是指这些年他的冷落慢待,亏欠定王了。
永初帝握着谨妃的胳膊,只觉孱弱。当年她嫁入王府时,还是将军府里骄纵昂扬的姑娘,骑马射箭无所不能,那般明朗娇艳的风采,无人能及。而今的她,却渐渐消瘦沉默下去,眼底的光彩早已磨灭无踪,从前的意气风发也收敛殆尽,这一切,都始于他的冷落。
他亏欠着她,永初帝很清楚。
“朕也只是怕朝臣非议。”他安慰似的摩挲着谨妃的手臂,却又扯出个笑容来,“今日原该高兴,怎的却又说起了丧气的话?既然是玄素相中了诚心求娶,且她是四品官员,身份也算体面,朕便准了此事,也算是对你生辰的一份赏赐。只是这出身上,玄素还要再想个法子,平了外头非议。否则将来即便给了她侧妃之位,礼制上说不过去,她在旁人跟前,难免也要受委屈。”
定王难掩喜悦,当即道:“儿臣遵命!谢父皇。”
谨妃也是转悲为喜,微微笑道:“臣妾谢皇上体恤。”
“玄素身边有了人,你也该宽心些。过两年添上孙子,你还这般病弱不成?”
“臣妾自当好生调养。”谨妃微笑,看向定王——是该添个孙儿了,这孩子幼时受冷落磋磨,性情太过淡漠冷厉,有了娇妻稚子,性情总能改掉几分,不至于像如今这般踽踽独行吧。她做母亲所盼望的,也不过是儿子能常有笑颜,静好团圆。
*
定王出宫后,半刻都不曾停留,立时往静安巷的陶家赶去。
几乎等了大半个月才有了这最好的契机,母子联手,倒是一举成功!不过父皇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即使他赚了这四品的官职给阿殷,令父皇同意给她侧妃之位,她的出身却还摆在那里,将来宫廷内外女眷相聚,未尝不会有人指指点点。既然不想叫她受委屈,这身份上还是得装饰装饰。
他心中欢喜,纵马到了陶家门前,正巧陶靖要出门去,便翻身下马,笑道:“陶将军!”
“定王殿下?”陶靖有些诧异,见他孤身纵马而来,忙拱手往里头请,“殿下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
“陶殷在吗?”定王大步跨入,绕过那方小小的影壁,就见阿殷正从那侧边的小洞门出来,霞衣长裙之外搭了披帛,随傍晚的风飘然而动,遇见轻盈之态。她似也有些意外,不自觉的加快脚步走上前,“殿下驾临,是有事情吗?”
“有要事!”定王面色如旧端肃,眼底的笑意却没能掩藏,一本正经的朝陶靖道:“陶将军,今日贸然前来,是为了阿殷的婚事,能否入内细说?”
陶靖诧然,没猜到他的意思,忙道:“殿下里面请。”
定王笑着睇了阿殷一眼,道一声“陶将军请”,便跟陶靖进正屋的客厅去了。
剩下个阿殷站在院里,有些发懵——他居然真的要提了?难道是皇后已经提了高妘之事?应该没这么快呀!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有点事情耽误了哈,见谅见谅qaq
☆、第58章 1.22
定王随同陶靖进了客厅,未等丫鬟奉茶,便拱手为礼,冲陶靖深深作揖。
陶靖哪里敢受这般大礼,心下大惊,忙侧身闪过,惶然道:“殿下这是做什么,折煞微臣了。殿下快请坐,请坐。”
定王却未入座,站直了身子,端然道:“今日贸然拜访,是有要事想与陶将军商议。”他瞧一眼正缓缓走来的阿殷,喜悦溢于面上,朗声道:“我已求得父皇准许,欲娶陶殷为妻,还望陶将军能够答应。我必将好生照料疼惜,不叫她受半点委屈。”说罢,又是深深一揖。
“殿下这是……”陶靖面上全是惊讶,甚至连躲避他的大礼都忘了,“要娶阿殷为妻?”
“是!娶她为妻!目下父皇虽只肯予侧妃之位,但我心中视她为妻,将来终会以陶殷为正妃,还望陶将军能够答应。”
按照仪程,这问名纳彩等诸般礼仪都应由礼部操办,如定王他自己贸然跑过来,却叫陶靖毫无防备。随即,他便正色肃容,朝定王施礼道:“殿下青睐赏识阿殷,微臣十分感激。不过阿殷出身低微,性情顽劣,更不通诗书礼仪,恐怕担不起这身份,有负殿下之恩。这事……”消息来得着实太过突然,叫陶靖一时间竟不知如何应对。
按私心,他是想一口拒绝的。
吃够了临阳郡主的苦,从前也会跟各处王府往来,他知道王府侧妃虽尊贵,却绝非适宜阿殷的归宿。且不说那正妃侧妃之位的悬殊,不说定王身为王爷不可能只娶一位姑娘,即便是那些繁琐的礼仪、宫廷内外的日常往来,就能够困住阿殷的翅膀。他最知女儿脾性,可以纵马往来驰骋,可以提刀腾挪激战,但要她在皇室的虎狼之间正襟危坐、明枪暗箭,着实是有些为难了。
然而——
陶靖看向门口,那厢阿殷正缓步行来,一双眸子放在定王身上,并不为这消息而吃惊。
她早就料到了?难道真如他所推测的,这一年多的往来,女儿已经对定王生了情意?
陶靖就这么一个掌上明珠,如今更是倍加呵宠,也未避着阿殷,只请定王入座,而后看向女儿。从凤翔那番关于临阳郡主谋逆的深谈开始,他对于阿殷已是刮目相看,知她已不是当年柔弱无知的幼女,经历锤炼之后更懂世事,这等大事最要两情相悦,自然也该征询她的意思。她若不肯,他哪怕是抗旨,也会为女儿挡着。她若是肯,愿意为定王而入皇家险境,那么他即便赴汤蹈火,也会为女儿撑起后盾。
父女俩心意相通,阿殷碰巧也看向陶靖,与父亲目光对视。
阿殷心中顿时踏实下来,抬眉看向定王,“殿下是说,以我为侧妃?”
定王心中欢喜尚自涌动,对着阿殷,声音也柔和了许多,含笑道:“目下是侧妃,但如我那日所说,侧妃位同正妃,绝不叫你受委屈。”
“殿下不娶正妃了?”阿殷停在陶靖身边。
“不娶。”
“哪怕是皇上和皇后娘娘赐婚,降了旨意,要殿下迎娶呢?”
这也是陶靖想问的话,父女同心,齐齐望过去。
定王目光微垂,落在阿殷身上。他微微笑了笑,语气中却是傲然——
“我只娶想娶之人。父皇即便赐婚,我若不应,又能如何?”
这一点阿殷并不怀疑,从他至今未曾娶妃便能看出来。然而今日万寿寺里,皇后跟高夫人的往来言语她却清晰的记得,更记得皇后对高妘的赞赏嘉许。
身在定王府这么久,对于朝堂上的事情,阿殷也渐渐了解不少。她知道皇上想要削除京城世家的势力,两方角逐,那些与京城世家利益无关的权臣的立场便更加重要。而高妘的父亲高晟,便是这样的人物。皇上对高元骁兄弟的器重,对高相的赏赐,未必不是拉拢。而今日皇后赞许高妘,自然也是想以皇家婚事,让高相更加忠心的办事。
她往前行了半步,想起今日万寿寺的事情来,心里便有些发堵,琉璃珠子般的双眸紧盯着定王,追问道:“哪怕皇上为殿下择定权臣之女,于殿下极有助益。哪怕皇上威压胁迫,降旨让殿下迎娶正妃,即使雷霆震怒,殿下也是这样说吗?”
这话说得有点奇怪,不止定王,就连陶靖都觉得女儿不似往常,均朝着阿殷望过去。
她平常对定王总有敬惧,态度也恭谨,今日却是立得笔直,双目毫不避讳。
陶靖固然觉得这有些失礼,然而女儿的婚姻大事,自需慎重,遂笑着朝定王拱手,“阿殷说话失礼了,还请殿下莫怪。不过恕微臣斗胆,微臣膝下只有这一个女儿,绝不愿她屈居人下。殿下对微臣和阿殷的赏识擢拔,微臣心中铭记,必当报答。不过婚姻乃终身大事,一时间委实难以决断,殿下容臣思量几日可否?”
定王倒也不强逼,拱手道:“这是自然。至于方才的问话——”他看向阿殷,眼眸深邃,笃定道:“不管何时,都是如此。陶将军是忠勇至情之人,应能明白我此言是出自真心。”他原本就是威仪端贵之姿,这话说得严肃认真,陶靖倒有些意外。
“阿殷,”陶靖瞧一眼后面稍有怔忪的女儿,在她肩上拍了拍,“先回屋去。”
这便是他要单独跟定王说话的意思了,阿殷应声而退。
出了屋门,回身瞧一眼定王和父亲并肩走过去的身影,阿殷双手不由得揪住了衣袖。纵然先前定王跟她说过这样的话,她却总觉得那只是他当做甜言蜜语来说,并未太过认真。而在方才,他当着父亲陶靖的面毫不迟疑的应答时,她却是有所触动的。
定王的秉性为人,她不能说是了如指掌,然而这一年的接触,却也知之不少。他虽是王爷之尊,却久负杀神之名,经历过墨城那场惨烈战事,对于军伍之人,有种特殊的感情,所以对武将军士,态度便格外严肃端正,故而极得敬重。所以在阿殷看来,他对陶靖的许诺,分量要比对她的重上许多,也更令人信服。
数日来的揣摩猜度,在此时终于尘埃落定。
阿殷忍不住绽出个笑容,忽觉前几日的狭隘忐忑消失殆尽,傍晚的天气都明朗了起来。
在垂花门外站了片刻,阿殷回到后厢房,连如意都见了有些惊讶——
“姑娘最近总是心神不定的,这眉头都没怎么展开过,这回终于好啦?”
“心神不定吗?”阿殷自己都没发觉,摸了摸额头,“从什么时候开始?”
“上个月奴婢去定王府中的时候就这样了,经常出神,有时候还皱眉头,说话也不像从前那样。奴婢想问的时候,姑娘又拿话打岔过去,一点都不像从前的样子。奴婢还以为是你升官了才会这样,都没敢多问。不过现在好了,脚步轻快,脸上带着笑,瞧这眼神儿都跟从前一样了,这才是我家能杀会打的姑娘!”如意将后晌才做好的糕点端上来,“尝尝这个如何?”
果真是被那句话困扰了太久,患得患失,畏前避后,太傻了!
阿殷尝着软糯糕点,赞赏了两句,补充道:“头一回当四品官,难免不适应,往后就好了。”
如意不疑有他,自去给阿殷添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