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柳惊风道:“你打算挑拨离间啊?”
谢无尘不置可否。他的确有这打算。此番他们江宁府只带了三千人出来,因为他们地势遥远,对勤王一事没有多大兴趣,只不过来走走过场罢了。他不可能亲自去找谢无疾的麻烦,也不想自己动这个手。既然谢无疾和蜀军同行,挑拨双方互斗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柳惊风本想说点什么,想了想,也就不说了。
探子出去后,谢无尘的目光再度回到棋盘上:“该你下了。”
柳惊风一怔。明明胜负已分,谢无尘还偏要下到最后一个子,也不知该说他是不服输,还是不识相了。
柳惊风摇摇头,一面配合地抓起棋子,一面继续讨起嘴上的便宜来:“好好好,陪你下。那你什么时候才肯陪我睡呢?谢七公子,老七,你再考虑考虑呗,你不试试怎么知道……”
=====
江宁府军这边闲情逸致,还有心下棋,是因为他们本就不为勤王而来。而眼下斗志最满的,无疑还是广晋府军与河南府军。
只不过他们的斗志并不放在对付京城的叛军上,而放在了互相较劲上。
广晋府尹刘松在院中来回踱步,天色快黄昏时,探子终于回来了。
刘松连忙问道:“怎么样,打听清楚没有?他们河南府一共带了多少人?谁带队?”
出兵之前,各方诸侯都有报上自己要带的兵马数量。只不过报多少是一回事,真带多少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越是偏远的地方,就越虚报人数。号称自己带五千人马出来,实则只带一两千。可中原一带的诸侯则会故意少报,报六七千,实则带一万人出来。毕竟他们地方近,调兵遣将容易,而且此番勤王,谁带的兵马多,谁就越有可能抢到大功劳。
探子道:“我数了他们的灶,恐怕有万人左右。据说鲁府尹这回亲自带兵来了。”
刘松捏着拳头往篱笆上砸了一下,骂道:“我就知道!”
此番勤王,各地府尹未见得会亲自前来,像江宁府就只派了谢无尘和柳惊风带兵。但重视勤王之事的诸侯当然要亲自出来坐镇,以便发号施令,见机行事。
刘松非常重视,鲁广显然也不比他重视得少。勤王一旦成功,他们的机会和利益是最大的。
刘松又问道:“他们的军备状况如何?粮草呢?粮草充足吗?兵强马壮吗?”
他一股脑问了一堆问题,探子磕磕巴巴道:“好、好像不太充足吧。”
刘松瞪他:“什么叫好像?”
探子缩了缩脖子,小声道:“府尹,我也没法溜进他们的武库查看呀……”
各诸侯军虽在许州、宋州汇合,但各自的屯所都隔着几里地。毕竟大军人员庞杂,靠得太近容易产生摩擦,且各军都有自己的机密和小算盘,不喜让别人知道。因此只能各自暗搓搓地派探子去别人那里打听消息,又想尽办法捂好自己的消息。
探子说的也是,刘松只能懊恼地叹了口气。
他和鲁广很有默契,都是报了五千人,实则带了近万人出来。而且双方离得近,留在辖地的驻军也都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增兵驰援。在人数上,他们可说都占不到什么大便宜。
但是让刘松非常忧心的,是他恐怕他自己的军备不如鲁广。
要知道中原一带的诸侯恐怕是全国各诸侯中招兵买马招的最多的,因为中原已乱了数年,遍地流寇,要是没有大军驻守,恐怕官府也早守不住了。但也因为战乱的缘故,中原各府也是最穷的。
就像刘松,他的广晋府常驻兵马有两三万人,若临时征调,还可再征出一两万民兵来。但他整个军队的兵器就只有几千把——也就是说,他的军队里甚至做不到人人都有兵器。大量士卒只能拿木棍当兵器用。
就那几千把兵器,还大都已经生锈了。毕竟中原没有铜、铁矿藏,他们用的都是武库里囤积了数十年的兵器。
因此大军人数虽多,实际的战力就很难说了。
探子宽慰道:“府尹,广晋府无铁矿,河南府也没有啊。要说乱,他们那里比我们这儿还更乱一点,想必他们也不会比我们好到哪儿去的。”
刘松叹气道:“但愿如此吧。”
第142章 谈生意
两日后,朱瑙和谢无疾到达许州,在许州驻下。
除了路途最遥远的长乐府之外,各路来勤王的诸侯几乎都已到齐了。各路人马一边安营扎寨,一边做起开战前的准备工作——都这会儿功夫了,练兵什么的倒都在其次了,打听消息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长途跋涉而来的边陲地方的诸侯们,他们以前对中原的消息都只是听说,这会儿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打听一下中原实际上到底是怎样的状况,他们又即将要面对的什么样的敌人。
除了对中原形势的了解之外,对其他各路诸侯的调查也十分重要。有人光明正大地派使节往来沟通,有人则背地里暗暗派探子打听消息。更多人是明面上和暗地里同时活动
而对于朱瑙和谢无疾来说,他们各自有各自打听消息的渠道和人手。不过等消息打听来,他们也会大方地与对方分享。毕竟眼下他们双方是盟友,并不存在利益冲突,也没必要在消息上互相隐瞒。
花了几日的功夫后,他们就将眼下的形势大致打听清楚了。
郭金里的叛军入京时约有三万人,进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又收了不少人,眼下很可能已经有四五万人了。这人数听上去很吓人,不过对谢无疾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在战事中,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影响胜负的重要条件。据他所知,叛军迄今为止根本就未打过一场真正的打仗,想必军中无猛将,士卒也不懂得如何打仗。
谢无尘不置可否。他的确有这打算。此番他们江宁府只带了三千人出来,因为他们地势遥远,对勤王一事没有多大兴趣,只不过来走走过场罢了。他不可能亲自去找谢无疾的麻烦,也不想自己动这个手。既然谢无疾和蜀军同行,挑拨双方互斗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柳惊风本想说点什么,想了想,也就不说了。
探子出去后,谢无尘的目光再度回到棋盘上:“该你下了。”
柳惊风一怔。明明胜负已分,谢无尘还偏要下到最后一个子,也不知该说他是不服输,还是不识相了。
柳惊风摇摇头,一面配合地抓起棋子,一面继续讨起嘴上的便宜来:“好好好,陪你下。那你什么时候才肯陪我睡呢?谢七公子,老七,你再考虑考虑呗,你不试试怎么知道……”
=====
江宁府军这边闲情逸致,还有心下棋,是因为他们本就不为勤王而来。而眼下斗志最满的,无疑还是广晋府军与河南府军。
只不过他们的斗志并不放在对付京城的叛军上,而放在了互相较劲上。
广晋府尹刘松在院中来回踱步,天色快黄昏时,探子终于回来了。
刘松连忙问道:“怎么样,打听清楚没有?他们河南府一共带了多少人?谁带队?”
出兵之前,各方诸侯都有报上自己要带的兵马数量。只不过报多少是一回事,真带多少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越是偏远的地方,就越虚报人数。号称自己带五千人马出来,实则只带一两千。可中原一带的诸侯则会故意少报,报六七千,实则带一万人出来。毕竟他们地方近,调兵遣将容易,而且此番勤王,谁带的兵马多,谁就越有可能抢到大功劳。
探子道:“我数了他们的灶,恐怕有万人左右。据说鲁府尹这回亲自带兵来了。”
刘松捏着拳头往篱笆上砸了一下,骂道:“我就知道!”
此番勤王,各地府尹未见得会亲自前来,像江宁府就只派了谢无尘和柳惊风带兵。但重视勤王之事的诸侯当然要亲自出来坐镇,以便发号施令,见机行事。
刘松非常重视,鲁广显然也不比他重视得少。勤王一旦成功,他们的机会和利益是最大的。
刘松又问道:“他们的军备状况如何?粮草呢?粮草充足吗?兵强马壮吗?”
他一股脑问了一堆问题,探子磕磕巴巴道:“好、好像不太充足吧。”
刘松瞪他:“什么叫好像?”
探子缩了缩脖子,小声道:“府尹,我也没法溜进他们的武库查看呀……”
各诸侯军虽在许州、宋州汇合,但各自的屯所都隔着几里地。毕竟大军人员庞杂,靠得太近容易产生摩擦,且各军都有自己的机密和小算盘,不喜让别人知道。因此只能各自暗搓搓地派探子去别人那里打听消息,又想尽办法捂好自己的消息。
探子说的也是,刘松只能懊恼地叹了口气。
他和鲁广很有默契,都是报了五千人,实则带了近万人出来。而且双方离得近,留在辖地的驻军也都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增兵驰援。在人数上,他们可说都占不到什么大便宜。
但是让刘松非常忧心的,是他恐怕他自己的军备不如鲁广。
要知道中原一带的诸侯恐怕是全国各诸侯中招兵买马招的最多的,因为中原已乱了数年,遍地流寇,要是没有大军驻守,恐怕官府也早守不住了。但也因为战乱的缘故,中原各府也是最穷的。
就像刘松,他的广晋府常驻兵马有两三万人,若临时征调,还可再征出一两万民兵来。但他整个军队的兵器就只有几千把——也就是说,他的军队里甚至做不到人人都有兵器。大量士卒只能拿木棍当兵器用。
就那几千把兵器,还大都已经生锈了。毕竟中原没有铜、铁矿藏,他们用的都是武库里囤积了数十年的兵器。
因此大军人数虽多,实际的战力就很难说了。
探子宽慰道:“府尹,广晋府无铁矿,河南府也没有啊。要说乱,他们那里比我们这儿还更乱一点,想必他们也不会比我们好到哪儿去的。”
刘松叹气道:“但愿如此吧。”
第142章 谈生意
两日后,朱瑙和谢无疾到达许州,在许州驻下。
除了路途最遥远的长乐府之外,各路来勤王的诸侯几乎都已到齐了。各路人马一边安营扎寨,一边做起开战前的准备工作——都这会儿功夫了,练兵什么的倒都在其次了,打听消息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长途跋涉而来的边陲地方的诸侯们,他们以前对中原的消息都只是听说,这会儿既然来了,当然要好好打听一下中原实际上到底是怎样的状况,他们又即将要面对的什么样的敌人。
除了对中原形势的了解之外,对其他各路诸侯的调查也十分重要。有人光明正大地派使节往来沟通,有人则背地里暗暗派探子打听消息。更多人是明面上和暗地里同时活动
而对于朱瑙和谢无疾来说,他们各自有各自打听消息的渠道和人手。不过等消息打听来,他们也会大方地与对方分享。毕竟眼下他们双方是盟友,并不存在利益冲突,也没必要在消息上互相隐瞒。
花了几日的功夫后,他们就将眼下的形势大致打听清楚了。
郭金里的叛军入京时约有三万人,进过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们又收了不少人,眼下很可能已经有四五万人了。这人数听上去很吓人,不过对谢无疾来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在战事中,人数的多寡并不是影响胜负的重要条件。据他所知,叛军迄今为止根本就未打过一场真正的打仗,想必军中无猛将,士卒也不懂得如何打仗。